('
这个人情,石闵应该会给。
一个常炜影响不了大局。
以前在荥阳,石闵索要梁犊人头,李跃也给了。
“若是如此,则坐实在下与都督暗通,某一家休矣。”到了这个地步,常炜还是神色镇定。
石闵豪爽,但石闵身边的人不一定。
“先生有何良策?”李农此计虽然是针对常炜,但归根结底还是冲着黑云山来的。
“司空既然起了疑心,便绝不会轻易放过,都督在乞活军中颇有人脉,不妨快刀斩乱麻,直接派人去广宗迎接在下家眷。”
如果常炜家眷在邺城,李跃没有任何办法,但在广宗就不一样了。
董闰、祖寻、张温、高开等人的身影一一在脑海中划过。
鲁郡之战,之所以能迅速解决李农,一半是因为李农屠杀流民不得人心,另一半则是乞活军心暗中向着自己。
南北乞活军同气连枝不是一句空话。
周成攻打白马津,也是浅尝辄止,遇到阻拦就退兵了。
如今大河以南大势已定,也该提前布局,把脚伸向河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李跃记得石闵、李农没风光两三年,便迅速败亡了,其后,黑云山将面对慕容家的滚滚铁蹄。
一想到大名鼎鼎的慕容恪、慕容垂,李跃就后脑勺生凉,而慕容家的名将不只这两人。
中原百战之地,等别人的刀子架在脖子上再去想办法,为时已晚。
两年时间足够做很多事情。
“事不宜迟,某让薄统领亲自去一趟!”李跃心中忽然生出一个朦胧的构想,不过现在还不太成熟,需要仔细构思。
中原的劣势是无险可守,但优势也非常明显,只要能站稳脚跟,就能对周边产生虹吸效应,壮大后,想打谁就打谁……
如同战国时的魏国……
而历史上曹操、朱温都是这么起来的。
眼下中原没什么厉害角色,张遇、刘国都是二流货色,青徐也没什么狠人,只要自己在兖豫崛起,这些地盘都逃不过手掌心。
而关中从东汉中期就废了。
汉羌大战,董卓之乱,尤其郭李之乱,史载: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臭秽满路,几无遗类。
其后又接着马超韩遂之乱,以至于曹魏不得不大量迁徙羌氐入三辅耕作。
司马家篡魏之后,又接着齐万年之乱、秃发树机能之乱等等,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并、雍二州是首乱之地,人口不是西迁凉州张氏治下,便是随着李特兄弟南下蜀中……
蒲家能在关中玩得转,不代表李跃能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李跃扫了一眼身边的杨略,留在自己身边除了拍拍马屁没啥大用,不如送去广宗……
来而不往非礼,李农天天惦记着黑云山,自己也要去捅他的老巢!
第二百零一章 北上
常炜的到来,让李跃大为欣喜。
黑云山不缺猛将,却缺谋士文吏。
常炜学识渊博,见识不凡,可堪大用,黑云山正少他这样的人。
若能顺利救出他的家眷,肯定会对黑云山死心塌地。
李跃也曾招揽了几人,不是夸夸其谈的僧道,便是道貌岸然的名士,指点江山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而一听说李跃让他们先担任县吏,掉头就走。
这年头僧道绝非后世吃斋念佛的出家人,他们积极入仕,称霸一方。
汉末张鲁的五斗米教,发展到如今,声势越发浩大。
兖州士族虽然为自己所用,但毕竟是外人,他们也有自己的诉求和利益,可以借用他们的力量,但绝不能过度倚重。
两边之间更像是合作关系。
东汉、曹魏、西晋的覆灭,都跟士族豪强脱不了关系。
对他们,李跃既要借用,但更要防备。
相比之下,乞活军和流民则称心如意的多,流民最大的诉求就是一块安身之地,乞活军基本是自己的嫡系。
虽然南北分家,却依旧千丝万缕,将来攻略河北,肯定要从广宗乞活军入手。
“将军需属下去做什么?”杨略好奇的问道。
“当然是发挥你的特长,渗透、笼络,府库中金银钱帛,你可以随意调用,两年时间,广宗乞活军的心要向着我。”
杨略面露难色,举起断手,“属下恐难当大任。”
李跃笑道:“又不是让你去打打杀杀,我都不怕,你怕什么?事在人为,我会给你配一些精干人手,当然,如果你不愿去,我另寻他人。”
其实这事难度并不大。
已知的,就有董闰、祖寻,暗中心向黑云山的更不在少数。
而随着黑云山的不断壮大,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杨略仍在犹豫。
李跃并不着急,如果他一口就答应了,说明不知其中深浅,去了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片刻之后,杨略脸上的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属下愿去!”
“不愧是我黑云男儿!即日起,你为广宗校尉,负责广宗之事,谨记,凡事无需太露痕迹,顺势而为即可。”李跃知道他一定会答应的。
冲锋陷阵轮不到他这断手之人。
凭着昔日恩情留在亲卫之中,没有功勋,迟早被他人取代。
而一旦广宗之事成功,前途不可限量。
“属下请求张猪儿一同前去。”两人私下是拜把子的兄弟,有这等机会,自然不会忘记兄弟。
“此事你自己决定。”李跃伸了伸懒腰。
两天之后,薄武匆匆赶来。
听到北上广宗救常炜家眷,当即拍胸脯,“此事还不是小菜一碟?”
话说的太满,反而让人不放心。
薄武姬妾近日为他诞下一男婴,喜不自胜,整日酒不离手,人也晕晕乎乎的,这种状态去广宗,只怕好事也办成了坏事。
思索一番,对常炜道:“先生智略深远,熟悉广宗情势,还是有劳先生亲自走一遭。”
“此为在下家事,当然在下亲自前去。”常炜拱手。
有他相随,李跃安心不少,又为他们安排了乔装成民夫的五百斥候随行。
出发之时,薄武忽然道:“还请都督为我儿取个响亮的名字。”
李跃想起辛氏姐妹肚中未出生的孩子,心中一暖,算算时间,也快要出生了,“薄兴如何?乃助我黑云山兴盛之意。”
“哈哈,不错不错!”薄武扬起马鞭,向北而去……
枋头。
南下的雷弱儿还未有消息传回,但邺城的密令就来了。
“陛下有口谕,若将军南下攻黑云山,事成之后,恢复雍秦都督,雍州刺史。”宦官尖着嗓门道。
蒲洪身后跟着蒲雄、吕婆楼、强汪、梁愣等人,而这几人站在一起,自有一股气势。
“雍秦都督,雍州刺史乃国家神器,既然封赏,为何收回?既然收回,为何暗中授予?”蒲洪一眼看出其中蹊跷。
黑云山如日中天,朝廷却要他去攻打,这不是借刀杀人吗?
这等拙劣的计策,一看就是出于冉闵、李农之手。
羯赵反复在雍秦都督上做文章,已经失去了信用。
宦官支支吾吾,“此、皆上、意也,将军莫非要抗命?”
“上意?是石闵的意还是陛下的意?分明是出自石闵之手!莫非我大赵已归一养奴不成?”强汪勃然作色道。
连诏令都没有,谁敢信?
一个宦官自然顶不住他们这几人的气势,当场面色惨白,蒲洪一甩手,宦官顿作鸟兽散。
吕婆楼道:“近日颇多流言,言黑云山欲取关中,不知是真是假。”
蒲洪仰天而笑,“黑云军在中原为虎狼,若是入关中,则不如一犬尔!天下间能定关中者,唯我一人而已!”
十几年低调隐忍,如今下定决心,蒲洪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锋芒毕露。
加上近日投奔流民越来越多,蒲洪实力暴涨,自然也就抖擞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