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并没有对着摄像机镜头像做电视广告一样直夸“妙茶”的好,但在这样一档著名的节目里频发给一瓶饮料数个特写镜头,莫宁光这么看着,就知道第二天谢灵谢董事长的行为会引来多大的反响。
事实上,没有过完这个夜,网上已经炸开了锅,关于谢灵与文森特、与“妙茶”、与顾准的讨论瞬间成为当时最火的话题。
这讨论让莫宁心烦,随手关了电脑,她扯了枕头,重重的弹回床上。
对主任承诺的独家特稿让莫宁忧心忡忡。想了好几个选题,都被自己毫不留情的毙了。莫宁的担忧李涵看在眼里,她也跟着担忧了好几天,就在周五的下午,她终于忍不住将一个信封递到莫宁手里,趁着大办公室没人的时候压低声音说:“莫宁姐,这个……你仔细看看。”
莫宁看了一眼李涵奇怪的神色,又低头去看她递给自己的信封,是一封匿名信。莫宁狐疑的打开它,抽出里面一沓厚厚的纸,是一沓打印稿,第一页的标题上写着“河源公司员工自杀案真相”。
莫宁一看到这行加粗的标题,心里就闪过一阵寒意,这封信与之前她看过的电子版内容相差无几,唯一不同的是在末页的空白处,有近五十个亲笔签名和红色手印。
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什么时候收到的?”
李涵吞了吞口水:“收到有两个礼拜了。”
莫宁点点头。
“我去查过,上面共有四十九个签名,里面每个人都是河源公司市场部的员工,除去三名已经辞职外,还有四十六个仍然在河源公司任职。出于保密考虑,我没有联系签名当中的任何一个人。”
莫宁低头吸了口长长的气,好半晌没有说话。
李涵不确定的说:“这封信没有邮戳,是直接放在您信箱里的。”
“给别人看过吗?李主编?”
李涵摇头:“没。”
其实莫宁在应承主任一篇特稿的时候潜意识里就是想做河源公司这篇,然而材料不够,内容不多,河源公司的根基又太硬,这篇稿子想发,除非有十足的把握。负面新闻莫宁虽然没有发很多,但篇篇精品,大多能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做到了一定的知名度,其他的稿子更要小心翼翼,这也是莫宁不轻易做这类新闻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