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便是后世杭州,在这个时代虽然不是大宋的都城,但实际上却是南宋朝廷所在。
事实上,南宋将杭州府改为临安,只是临时安顿朝廷的意思。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安顿,便是直到南宋灭亡,南宋仍旧临时居住在临安。
临安因为这层关系,城中达官显贵不计其数,文化也跟吴语区有了一点点差别,糅合了来自于汴梁的中原风气。
各色达官显贵们大多染指海贸,即便没有海船船队,也是海贸的供货商,都知道海船在贸易当中的重要性。
但问题就在这里,市舶司权力不大,但却真真实实管理着各地造船厂。
在南宋这样的封建时代,民营造船厂是干不过官营的。倒不是民营不想,而是这是封建时代,工匠是下等人。官员一句话就能决定无数工匠的去留。
在这官府垄断的时代,盐铁之外,许多行业的工匠,官府一句话就能将其从民营当中借来用上三五十年。
加上造船用的木材都是从外省,海外运来,需要朝廷协调,要经过市舶司的手。
别说现在。
哪怕是二十一世纪,船舶这样的搞技术含量的密集产业,都没什么民营资本进入。
位于钱塘江边上的小船厂只能小打小闹,三五百石的内河船只,他们造的倒是得心应手。
现在海商,或是想要染指海贸的大商人听到太子殿下想要将船厂当中的海船,以及即将造好的海船提前卖出,人人都像是闻到了腥味的猫儿。
尤其是那些私底下租赁海船的海商,他们既诧异于太子殿下居然不追究此事,只是让他们奉还海船,将租赁的费用统计出来,还允许他们去购入海船。
海商们还未升起的抵抗之心瞬间消弭,再无对抗太子殿下赵裕的心思。
毕竟太子殿下不追究,一切照旧,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至于市舶司,或是船厂的人是什么下场,他们怎么可能在乎。
俗话说的好,死道友不死贫道。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海商们说话也变得谦逊起来,这让范冲跟朱震以及太监贺洪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