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手正好握着一双柔夷,偏偏桂香有意无意之间猛一抬头,星眸斜睨,玉颊生春,正好和他打了一个照面,那一股兰麝之香,直透鼻官,已是熏人欲醉,偏那桂香,又乘势反握紧了他的手,身子一直,丁香半吐媚笑着道:“王爷……您真待我太好了。”
雍王正哈着腰,低着头,一张粉脸离开他才只寸许,不由心中怦怦不已,一颗头愈低下去,这时帘幕低垂,鸦雀无声,室中愈形寂静。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玉英才从福晋钮钴禄氏处回来,走到内间一看,只见桂香正对着妆台用一张牙梳在理着头上青丝,角含春,咬着香唇在微笑着,不由微讶道:“嫂嫂,怎么这个时候又梳起头来。”
桂香脸上一红道:“这房中太热了,我倦得很,无意之间,在床上靠了一下,连头发都揉乱呢,不梳一下,篷头鬼也似的,好见人吗?”
玉英又向她脸上看了一眼,不禁诧异道;“你才吃过酒吗?”
桂香一面梳着头,一面嗔道:“你怎么今天尽查问我是何道理?这会子中饭已过,晚饭未到,我好好的又吃什么酒?不是见鬼吗?”
玉英笑道:“不是我查问你,你瞧你脸儿红红的,额角鼻准都有点汗,不是吃酒是做什么来?”
桂香自己就镜中一看,果然自己两颊红得像胭脂一样,额角鼻准微见香汗,不由又嗔着笑道:“这是因为这屋内大热了的原故。可笑方才雍王爷来,还眼巴巴的叫人给我们送大毛衣服来咧。果真在这屋内要穿上大毛的衣服,不热出病来才怪。”
玉英不禁一怔道:“方才那雍王爷又来过吗?他说什么没有?”
桂香忙道:“他是特地来看我的病的,只坐了一会,叫那荣嬷嬷替我们送两件斗篷来就走了。”
正说着,那荣嬷嬷已经笑着走进来,一手提着一个包袱,一手托着一个红本拜匣向桂香看了一眼道:“这包袱里是两件斗篷,还有几件衣服,是咱们福晋叫我送给李大奶奶和大姑娘的。”
说罢又将红木拜匣向桂香手里一塞笑道:“这是王爷教我送给您的。”
桂香且不去打开那个包袱,先红着脸,揭开拜盒一看,原来却是一对金镯,一枝翡翠簪子,不禁惊喜交集道:“我承王爷这等款待,已是感愧万分,如何又送这样贵重的东西给我呢?”
荣嬷嬷笑道:“天下事是个缘祛,这对镯子有限,只不过打造得还精致而已。这枝簪子,却是有钱没处买的东西,便是咱们福晋那一枝,也远不及这个,您瞧,这是道道地地的玻璃翠,据说值得几百银子呢!”
桂香愈加惶恐,一面谢着,一面慎重的收起来。再打开那衣服包袱一看,却是两件大红猩猩毡的斗篷,还有两件大羊皮袄。荣嬷嬷把东西交清之后,便自出去,玉英看着桂香道:“他送衣服罢了,怎么又送起首饰来?这是什么意思?”
桂香道:“管他呢,反正我这条命是捡来的,他只愿意孝敬我,终不成还退回去吗?”
玉英见嫂子说话始终有点硬邦邦的,但角之间又无怒意,简直有点猜不出所以然来,只好暂时闷在心里不提。
第十一章李飞龙
在另一方面,那李飞龙自被中凤制住着孙三奶奶送出云家堡以后,一瘸一跛,挨到山,已是天色大亮,那膝上创伤愈痛,简直一步也走不得,不由把个云中凤恨如澈骨。坐在山下一块大石上歇了好半天,看着红日已上,才看到一个农夫,赶着骡子到镇上去,连忙央求人家,又允了二钱银子的脚力钱,才把他送到兴隆集上一家店里住下来,取了汤水洗了创,自己上药好包扎起来,略进饮食之后,更不耽搁,当天便雇了一辆骡车,赶向北京而去。等到京城,已是元宵之后,伤也已平复,便在雍王府附近一家小客栈里住将下来,打算先将府中情形探明,再为下手,却苦于深深府第,门禁森严,简直无法动问。一连两天过去了,等到正月十八这一天,他又打扮成买卖人模样,踅向王府前面远远的张望着,忽见一个麻脸壮汉,一身护院把式打扮,手托着两个铁球,一手叉着腰,从府里走出来,不禁心中一动,心想:“这个家伙也许是府里的看家狗,如能套着交情,也许不难打听府里的情形。”想罢,略整衣服,立刻踅上去笑道:“这位爷台贵姓,是府里的护卫吗?”
那人一看,李飞龙虽然长得比自己更魁梧,却只穿一件蓝布面老羊皮袍子,又没穿马褂,一脸土气,分明是个外省晋京的买卖人,忙将两只牛卵也似的眼睛一瞪道:“我姓郝,谁不知道雍王府的郝四爷?你问这个做什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