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黄水县,赵小禹问李晓霞:“那本书打完没?”
李晓霞摇摇头,说没打完。
“打了多少字?”
“三万七千字。”李晓霞看了看文档上的字数统计说。
“我们出去整十天,”赵小禹拿过计算器按着,“平均每天打3700字,每小时是462.5个字,每分钟是7.7个字,这速度太差劲了!”
“账不是这么算的,”李晓霞争辩道,“我是初学,开始一两天只能打几百个字,后来手速慢慢快了,现在一分钟能打二十多个字。”
“所以你觉得,我让你打字没用?”赵小禹趁机问道。
李晓霞惭愧地低下了头。
赵小禹把刚收上来的五份学习总结甩给了她:“把这些也打了!”
通过两次出差的相处,赵小禹觉得李晓霞简直一无是处,本不想让她来新公司的,但赵丁旺却坚持要让她来,除了“人是你找的”原因外,还说:“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领导!”
上学时,赵小禹无意听到高美娥的老公王校长给老师们训话:“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
二者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前孙桂香也说过:“烂坯不烂墙!”
这是农村的一句俗语,也是经验之谈,从墙上拆下来的土坯,十有八九都损坏了,但是通过胶泥的粘接,就能砌新墙,再抹上泥,和好坯子砌的墙质量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才能“拆了东墙补西墙”,意思是说,没有不合格的材料,只有不合格的工匠。
赵小禹细思李晓霞的情况,她以前在两个地方当过服务员,人家不可能白白地养活她,为什么别的老板能用她,自己就用不了她?
想着想着,豁然开朗,他给她的起点太高了,就像一个掏粪工人,忽然一步到位当上了大领导,没有了具体工作,自己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以为大领导真的无事可做,只要想方设法地把公家的钱,搞到自己的腰包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