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蹦蹦跳跳地离开了,身后传来拨浪鼓的咚咚声和货郎特有的吆喝声:“货郎来喽,货郎来喽——”
孙桂香今天包了饺子,在那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她总是有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那时那地的农村人,一般只有在冬天杀了猪以后才吃饺子,在他们的认知里,腌猪肉是不能做饺子馅儿的,主要是嫌麻烦,那时的家庭人口多,吃饭的十来个,做饭的只一人,吃顿饺子,没有半天工夫吃不上。
孙桂香勤快,又爱琢磨,没有这种食材,就用那种食材代替,比如,家家户户都把酸蔓菁当成咸菜吃,吃得胃酸胃胀,还没有营养,她却经常用酸蔓菁烩菜,把凉菜改造成了热菜,把素菜升级为荤菜;人们都拿麸子喂猪,她却能把麸子做成像商店里出售的美味甜饼;哪怕没有任何蔬菜,她也能把馒头切成细条炒个菜出来。
孙桂香去油瓮里挖了一钵子油肉混合物,放进热锅里化开,油回瓮,肉剁碎,和白菜末拌成馅,包出来的饺子比鲜肉饺子都香。
马上就要进入秋收大忙季了,趁着现在有时间,好好地给全家人补充一下营养。
孙桂香包好饺子,等着赵小禹和金海回来下锅,赵天尧在西房逗着孙女玩,传出阵阵稚嫩的笑声。
赵天尧总算找到了知己。
在这个家,他很排斥孙桂香,尤其是不顾老脸向队里的人证明了他和孙桂香是清白的以后,就对孙桂香更冷淡了,基本不说话,尽量不见面,孙桂香往东,他就往西,吃饭也不上桌,一个人端着饭菜进西房吃。
赵小禹和金海每天上学,没空陪他,再说金海很讨厌他。
至于队里的人,他更没兴趣接近,“脱裤子”事件之后,他对队里的人就怀着很深的敌意,或者说是不屑一顾。
不知是因为孤独,还是因为亲情,抑或是为了给孙桂香分担一些负担,从某个时候开始,赵天尧就和孙女赵小蛇建立了很好的关系,除了晚上睡觉,两人几乎整天都在一起,出去干活时也带在身边。
他割草,就给赵小蛇扎个小捆,让她扛着回家;他拌猪食,就给她找个小钵子让她也拌;他挖渠,就给她拿把铲子在旁边挖小渠,总之,无论他干什么,都要分出一部分让她玩。
他很溺爱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女,经常让她骑在他的脖颈上,把两个耳朵让她揪着控制方向,即使是拉尿在他的脖颈里也从不生气。
他还借来锯子,制作了一辆独轮车,每天瘸着腿脚推着她到处转悠。
屋里,院子里,田野里,时时能听到赵小蛇嘻嘻哈哈的笑声,赵天尧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