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1 / 2)

汉侯 作者:来自远方

第87节

赵嘉挑了下眉,看向不远处的匈奴人,嘴角掀起一抹冷笑。

古有言,杀俘不祥。

虽说领兵出征的几人都不怎么在乎,但该注意的也得注意。

既然绑着不好动手,索性松绑,换成俘虏降后又叛,动手围剿就变得理所当然。

早在匈奴贵种献上首级时,看到他们脸上的刀痕,赵嘉、魏悦和李当户就知道,他们绝非真心归降。

匈奴的传统,割面祭死者,尤敬上位者。

匈奴贵种口口声声说,他们杀死白羊王和楼烦王,献上两人首级,希望能归降汉朝,却又依照传统割面祭祀,表示对死者的敬意,岂非过于矛盾。

伤口的确能以战时受创遮掩,但几人都伤在脸上,还是恰好两刀?自己掩耳盗铃就罢了,以为汉军全都是傻子,不知晓匈奴传统?

断定匈奴人诈降后,几名将校就做出决定,这些战俘一个不留,在返回途中直接动手。不料想,对方给他们带来意外之喜,让全军南归之前,还能再得一份战功。

纵容匈奴奔出营地,四处放火,为的不只是让他们松懈,更为吸引一直没露面的匈奴骑兵,设下双重埋伏,将其一举擒下。

“斩草除根方能扫除后患。如非天寒地冻,何须耗费力气,效秦将坑杀,筑土石其上,更能威慑宵小。”

魏悦策马行至赵嘉身侧,说话时语气平和,神情间未见半分凶戾,却分外令人胆寒。不提被包围的匈奴,连李当户都下意识打马向左,离开这个“危险源”。

“杀。”

接下来的一切再无悬念,汉军为节省时间,直接以箭雨覆盖,数百匈奴尽被扎成刺猬,无一逃出生天。

距营地数里外,曹时、韩嫣和公孙贺率万名汉骑,衔尾追杀数千匈奴。

汉骑跃马弯弓,箭矢挟破风声袭至,不断有匈奴跌落马背,被追袭的战马踏成r_ou_泥。

昨夜战俘冲营,这支匈奴骑兵本打算接应,结果计划未成,反而一脚踩进汉军埋伏,厮杀中损失千余人,才堪堪撕开包围圈。

饶是如此,也不代表就此安全。

汉军铁了心要斩获战功,对匈奴穷追不舍。

一路追杀过来,匈奴又死伤近千人。虽说汉骑也有伤亡,但比起匈奴的损失,近乎是微乎其微。

“手弩!”

双方的距离不断拉近,箭壶中铁矢耗尽,曹时韩嫣先后下令,调集全部佩手弩的骑兵,尽可能击杀更多敌人。

就在这时,地平线处涌现大片黑影,很快蔓延成线。

紧接着,苍凉的号角声响彻大地。

“是右贤王!”

认出来者的旗帜,匈奴骑兵大喜过望,不断打马飞驰,试图甩开身后的汉军。

汉军丝毫没有减速,硬是顶着匈奴大军的压力,击空弩矢,方才吹响号角,全体调转马头,向南疾驰而去。

右贤王骑在马上,目送汉军远走,并未下令追击。

“大王,为何不追?”大当户面露不解。

右贤王摇摇头,无意解释。

待仅剩三千的骑兵狼狈逃回,问清y山南麓究竟发生过什么,以及汉军从何而来,右贤王神情更显严峻,下令全军返回驻地,同时派出一支骑兵,快马加鞭赶往茏城,向军臣单于上禀此事。

曹时等人返回营地,带回右贤王出兵的消息。众人商议之后,决定尽快动身返回边郡。

战略目标已经达成,y山南麓再无匈奴。

朝廷很快就会下旨在河套设郡,不日将有官员驻军抵达。

大军冒险挺进草原,顶风冒雪,经历恶战,此时不宜同右贤王正面交锋。

“来日方长。”

匈奴雄霸草原数十年,本部别部加起来,控弦之士近百万。

按照长安制定的战略,取削弱之策,不停给匈奴割r_ou_放血,削减本部实力,动摇草原人心。等到火候差不多,再集结大军和茏城正面刚。

纵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能将匈奴彻底打散,逐个进行歼灭。

“出发!”

清扫过战场,汉军迅速集结,跃身上马,向云中方向飞驰而去。

长安城内,刘非和刘发同日被天子召见,得知刘彻要徙民固土,后者大喜过望,前者却是有苦说不出。

早在入冬之前,刘发就从南越收到一批稻谷和柘,尝到不少甜头,对将百越之地纳入版图很是积极。

刘非因举良策有功,得赏百越地,尚来不及高兴,就被挖去数千国民。偏偏刘彻做得无可指摘,刘发更为天子站台,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接受这个安排。

待离开宣室,刘发见刘非气不顺,没有讨嫌多言,仅自袖中取出一张绢布,当面递了过去。

“这是何物?”

“王兄看过即知。”

留下这句话,刘发告辞离开。

刘非展开绢布,看到其中记载的内容,双眼越睁越大,呼吸都变得急促。抬头见刘发将要走远,迅速将绢布收好,迈开大步追了上去。

“王弟,且慢行一步!”

刘发早有预料,笑呵呵转身,在原地等着刘非。

对于刘非的表现,他丝毫不觉得奇怪。毕竟柘糖市出后,看到搬进库内的绢帛珍宝,他的反应也没好到哪里。

照他来看,天子迁走数千江都国百姓,补偿给刘非一块百越土地,刘非根本不吃亏,反而赚大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他们都是刘彻的亲兄弟,彼此没什么深仇大恨,何必学淮南王叔,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刘彻登基以来,展现出的气度不亚于先帝,随着年岁增长,必当更有作为。

最典型的例子,前临江王刘荣,他们的长兄,这位曾是太子,要是没被废,现在早已经坐上皇位。刘彻对他尚能优容,遑论其他兄弟。

既然如此,就当摆正自己的立场。

若说刘发之前还会有些想法,经过大军南征,看到天子给予的利益,类似的心思早被扫进角落,彻底碾得粉碎。

刘非和刘发一同离开,刘彻得宦者禀报,仅是笑了笑,并未多言。

翌日,刘彻在朝会下旨,将封地徙民之事落于实处。

刘非和刘发领旨之后,刘彻当朝下达招贤令,并令各郡国举孝廉入长安,由天子亲策。

也就是说,地方有举荐贤才的任务,而政策刚刚实行,难免有所缺漏,如有人自认有才干,不需郡国举荐,可以自行前来长安。

“设五经博士,修百家经义。”

朝廷的招贤令下达,不只道、儒、法等大家跃跃欲试,连墨家、农家、医家等也纷纷应召。不少大贤被请出隐居处,携弟子同入长安。

看过送上的奏疏,刘彻先是一阵欣喜,随后莫名冒出一个念头:他是不是该专门派人走访深山老林,多找几遍,或许又能找出不少人才?

第两百四十二章

元光元年六月,朝廷举孝廉的旨意和招贤令传至各郡国, 地方官员不敢怠慢, 纷纷广派人手下至各县乡, 村寨里聚皆有耳闻。

诏令内容道路相传,大量人才涌向长安。

其中既有受举荐的世家高门子弟, 也有隐于乡野深山,专注于学问的民间大贤。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凡是有底气面君, 接受天子亲自策问, 必怀才具德, 绝非庸碌之辈。

不过人来得多了,难免会生出些是非。

春秋百家争鸣, 单史书记载, 有学说文章存世的就有近两百家。余者未留文章, 不代表学说断代。谁也不敢保证, 随着招贤令下至各郡县,不会有哪个门派的传承人突然冒出来。

各家保持传承, 继承先贤传下的理念, 彼此之间的争论自然不会消失。

例如儒家和农家, 儒家和道家, 纵横家和儒家, 名家和儒家,墨家和儒家,只要当面, 十次里有七八次会争论起来。

掰着指头数一数,这样的“结仇”概率,证明儒家非同一般的能打。做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家大佬的嘴炮级别堪比岸炮,放出去的还都是开花弹,绝对有横扫当世的气魄。

如兵家和墨家,y阳家和方技家,杂家和法家同样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彼此之间要么学说对立,要么互有重叠,谁也不服谁,自然导致互看不顺眼,见面就要开怼。

此外,墨家在先秦时分裂,先为三支后成两支,一支坚持延续传统,专注于兼爱非攻技术宅,另一支点偏技能,向游侠无限靠拢。

前者和儒家天生不对付,自是怼无止境。后者同法家存在对立,见面也是往死里怼。

由此可见,在诸家之中,墨家同样是能打的典型。

只是和儒家不同,墨家到底棋差一招,没能扛到底,向游侠靠拢被统治者打叉,留下的技术宅无法点亮嘴炮技能,其结果就是,自汉朝开始走向衰落,逐渐湮灭在历史长河。

现如今,历史悄然发生改变,各家大贤群聚长安,学说之中,不乏助君王巩固统治、开辟疆土的良策,儒家无法一枝独秀。

不出意外的话,历史上的“罢黜百家”和“三纲五常”,基本没有上线的可能。

在亲策贤才的过程中,刘彻的眼界进一步开阔。

道、儒、法三家不提,各家大佬要让天子眼前一亮,自然要拿出看家的本事,专为争个高下。

墨家和方技家先后放大招,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成功进行光学试验,更丧心病狂的在雨天玩引雷术,直接在林苑炸出一个大坑,引得京城震动。

y阳家拿出百年传承的典籍,向天子讲述y阳五行,星象排布,更总结出新的天文历法。

杂家博众家之长,主张“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并结合统治者的需要,和以主父偃为代表的纵横家联手,合举“推恩令”,用以解决诸侯王的问题。

只不过,刘彻已经放宽眼界,准备正面刚匈奴,刚完四方开地图,藉由疆土开拓,分润利益,曾经困扰他的诸侯王再不是难题。江都王刘非、长沙王刘发、代王刘登都是成功的例子。

归根结底,如淮南王一样想不开的毕竟是少数。

大家都是高祖皇帝子孙,刘彻展现出的铁腕和气度有目共睹,谁都不眼瞎,也不缺脑子,能猜到结果,何必和自己找不痛快?

待到将来疆域扩大,以推恩令为引,刘彻完全可以下诏,将刘氏子孙陆续封出去守土固疆。有国官的督促,宗亲的对比,烂泥也必须扶上墙。

即使有封国势力膨胀,重现春秋战国,那也是r_ou_烂在锅里。

无论谁胜出,地盘最终都是汉家的,蛮夷之辈想要染指汉地,纯属于白日做梦,有苗头就会被打死。

至于后世如何记载,会不会说汉朝仗势欺人,好处全往自家划拉,以汉朝君臣的行事作风,能在乎才是见鬼了。

时至八月,奔赴长安的人流车马仍是络绎不绝。

这批抵达的人中,多出不少赵嘉耳熟能详的的名字,例如ji,ng通算学的桑弘羊,公车署上书的东方朔,以及被后世称为“赋圣”的司马相如。

此时的桑弘羊还是青葱少年,进到长安,看到不同于家乡的风光,无不备感新奇。

机缘巧合之下,同魏悦的从子魏昱结识,两人的性情爱好南辕北辙,却意外地合拍,连魏俭和带桑弘羊入京的伯父都感到稀奇。

司马相如本为梁王刘武宾客,景帝时任武骑常侍,却因非其所好,一直郁郁不得志,在汉武帝登基之前因病免官。

此后历史发生转弯,窦太后没有压制新君,刘彻得以大展拳脚,登基数年间,一直忙着刚匈奴,铲百越,然后再刚匈奴,纵然司马相如辞赋超绝,天子无心品鉴,写出花来也是白搭。

这次朝廷广招人才,司马相如抓住机会,抵达长安之后,《上林赋》等名篇相继出炉。

可惜天子忙着看墨家技术宅玩器械光电,压根没心思欣赏。倒是馆陶大长公主听闻,一时惊为天人,将他请至府内,还将他的辞赋送入宫中,总算是让刘彻看过几眼。

无奈的是,司马相如依旧没能出头。

只因墨家方才唱罢,方技家紧跟着登场。

光电试验玩不过墨家那群不穿鞋的,方技家独辟蹊径,找上专录民间杂谈的家,一起鼓捣数日,竟然点亮热气球功能。

即使成品没能滞空多久,高度也将将过人头顶,好歹是不借助人力畜力,成功飞起来。

试问谁人能够做到?

历史上,率先点亮这项科技树的是淮南王刘安。只是刘安人在边郡,即使知道,也没法向这群技术宅讨要专利费。

墨家和方技家属于实干型,能动手绝不浪费口舌。道家、儒家、法家、名家和纵横家等则截然相反。

各家大佬汇聚长安,引经据典,理论联系实际,嘴炮之强,能滔滔不绝讲上几个时辰,无差别群轰都不憷。

遇上这群强人,丞相卫绾立即套上“老朽”光环,表示他不参与,真被拉进去,信不信分分钟挺尸碰瓷?

魏其侯窦婴硬着头皮被轰两日,第三日高挂免战牌,表示他学儒家不假,可他是“大将军”,合该同兵家站到一处。这种辩论之事,还是旁观为好。

殊不知,就在他提出借口的同时,一直闭目养神,颇有高人风范的兵家大佬突然睁开双眼,目放ji,ng光。很显然,正等着大将军自己跳坑。

无勇不为将,无谋难为帅,慈者不掌兵。

窦婴很快就会发现,与其被几位兵家大佬拉到林苑开虐,准备为天子演练杀敌战阵,日日经历被屠的凄惨,还不如继续挨嘴炮。

后者仅是ji,ng神折磨,前者是ji,ng神r_ou_体一起折磨,非常人能够承受。

看到魏其侯的“惨状”,刘彻不免心生同情,命人开库房,选好药送去魏其侯府,并派遣ji,ng通外伤的侍医常驻侯府,每日为窦婴ji,ng心调养。

据宦者回报,魏其侯感天恩,激动得痛哭流涕。

事实如何,从刘彻不自在地转头,以及陈娇戏谑的眼神就能说明一二。

有天子旨意,窦婴眼圈发青也得前往林苑。

然而被虐的日子太多,心理开始“扭曲”,想着独受罪不如众受罪,回头禀报过刘彻,就把王信和陈午一起拉上。

王信是天子舅父,陈午是天子岳父,大家都是外戚,一起去c,ao练军阵,为天子尽忠!

“兵者,国之大事!”

魏其侯占据制高点,借助被轰时的嘴炮经验,一口气将境界拔高。

王信和陈午能说什么?

什么都不能说,只能乖乖早出晚归,和窦婴一起饱受ji,ng神和r_ou_体的双重考验。

对练兵之事,田蚡倒是很想cha一脚。

在他看来,如果能成功,就算是加入外戚第一梯队,于今后大有裨益。

可惜窦婴陈午明摆着看他不顺眼,王信也不想同他为伍,包括练兵的兵家大佬,见到这位中大夫都皱眉,态度很是不欢迎。

田蚡寻上王太后,后者已搬入长乐宫,只是仍在“养病”,对宫权半点cha不上手。听到田蚡的请求,思量片刻,在刘彻问安时提起,结果依旧是没能成功。

“舅父未曾临战,不通晓兵法,莫如到未央宫听道、法、儒之辩。”

刘彻态度坚决,不给半点转圜余地。

田蚡偷ji不成蚀把米,只能乖乖领旨,以中大夫的官职,在几家大佬开炮群轰时,尽量缩在角落当个小透明。

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大佬们辩才冠绝一世,更因其嘴炮开不过瘾,还会抄起刀子动手。

秦汉时的学者士人和后世截然不同。做学问的同时,都能挥刀舞剑。

尤其是常年隐居山林的大贤,见到的野兽比人多,个顶个能杀虎搏熊,斩狼灭豹。若不然,早就丧身野兽腹中,哪里还能接到招贤令,带着徒子徒孙前来长安。

殿中端坐的诸位大佬,表面须发皆白,面容清癯,除下深衣短褐,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有一身腱子r_ou_。

在他们眼中,窦婴算是不错,田蚡……纯粹是弱ji,渣得不能再渣,一个眼神都欠奉。

八月下旬,抵达长安的大佬逐渐减少,各郡举出的孝廉经过初步考核,多数留下授官,仅有少数几人因水土不服,实在病得太重,未能得朝廷选用。

至九月末,一场秋雨之后,出征草原的四营踏着雨水,自边郡返回长安。

战报送达京城不久,天子即下令在y山南麓建城,设朔方郡,由边郡调兵驻守。

其间琐事太多,更要防备匈奴反扑,赵嘉和魏悦等人不得不暂缓行程,在边郡停留数月。待到朔方太守就任,五千边军进驻朔方城,四营将兵方才动身启程。

距长安城尚有数里,遇盔簪雉羽的骑兵迎面驰来。

赵嘉等人举起右臂,队伍立刻停住。

骑士策马上前,飞身落地,带给众人一个震撼的消息。

“闻大军归来,陛下出城亲迎,已至前方五里!”

第两百四十三章

大军凯旋而归,天子出城亲迎, 自汉高祖开国以来, 得此殊荣者屈指可数。

最新小说: 直女闺蜜的按摩棒gl(高h) [综英美] 哥谭打工人模拟器 重回九零:签到系统带我躺赢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入戏(作者:妄鸦)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那个可爱室友背地里居然! 胆大打更妹 重活一世 烂俗的狐狸(abo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