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作者:来自远方
第74节
作为辅兵的羌、乌桓和鲜卑,目睹整场战斗,亲眼见证汉军层层设伏,匈奴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北逃,震撼之余,更死心塌地追随强者。从上到下,决心牢牢抱住汉朝大腿,打死也不松手!
魏尚李广所部返回边郡,山谷中的祭魂结束,李息同几位大佬达成一致,很快拟成战报。参战的边郡太守全部用印,竹简以粘土封缄,由飞骑送往长安。
等待长安来人期间,大军暂时驻于雁门,每日消耗惊人。
为筹备足够的粮秣,军需官都被召集起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身为步兵校尉,赵嘉竟也混在其间。偏偏无人觉得不对,全体接受良好。有拿不定主意的事,多少都会询问他的意见。
李息也知后勤吃紧。
以雁门一郡之力供应大军,委实有些吃力。即使有商队补充,也是杯水车薪。
但无长安诏令,材官役夫可遣,集合的正卒不能随意调动。只盼长安快些来人,清点敌军首级,将战功落于实处,尽速令各郡军伍返还。
携带战报的飞骑日夜兼程,从边郡奔赴长安。沿途近乎不停,纵然骑术ji,ng湛,抵达长安时,依旧大腿磨破,近乎不能下马走路。
抵达长安城下,飞骑头cha三枚雉羽,手中高举战报,一路高吼“捷报”。
“捷报?”
长安百姓听闻,纷纷驻足路边,翘首张望,猜测是否为边地战报。
未央宫内,刘彻听宦者禀报,腾地从几后站起,抑制不住心中喜悦。
“速呈上来!”
宦者应诺,正要将竹简送上,刘彻等不及,直接一把抢过。展开之后,越看越是激动,口中连道三个“好”字。翻阅到战报末尾,见到汉军死伤数字,激动才慢慢隐去。
刘彻坐在几后,一遍又一遍重复读战报,神情肃然。
“召丞相、大将军、大行令议,”话到中途,刘彻又突然改变主意,“罢,朕先去见太皇太后。”
“敬诺!”
刘彻摆驾长乐宫,处理到一半的政务全被丢在身后。
获悉马邑大捷,十四万南下的匈奴,仅有五万逃回草原,窦太后同样面现激动。
“自高祖皇帝以来,凡战匈奴,如此大胜实为少有,将兵俱当厚赏!”
可惜没能抓到军臣单于和王庭四角,落入包围的匈奴大当户也战死。如若不然,当可以在长安献俘,告慰先祖。
汉高祖白登之围,犹如一根生锈的长钉,扎在朝廷和百姓心头几十年,始终不能拔除。
风水轮流转,马邑一场大战,军臣单于身陷重围,差点死在汉军手里。哪怕冒顿早已作古,仍能让汉廷出一口恶气。
“几十年罕有的大胜,理当宣于各郡,广告诸侯。”
“大母,我正有此意。”
继重赏边军之后,祖孙倆再次想到一处。
携大胜之威,安百姓之心,激发尚武之志,同时震慑诸王,让他们彻底明白,刘彻固然年少,想要收拾某个诸侯王,不过是动动手指,轻而易举。
“大母,我有意启田氏为官。”刘彻话锋一转。
“田氏,田蚡还是田胜?”窦太后问道。
“舅父蚡。”
“嗯。”窦太后沉吟片刻,道,“许他何职?”
“中大夫。”刘彻早有打算。
“先帝时,他是太中大夫,如今是中大夫,倒也不错。”窦太后笑了,进而提议道,“派人北上时,无妨将田蚡加进去。朝廷宣告捷报,有人难免以为夸大,让他们自己查必然更好。”
“诺!”
田蚡和淮南王女走得近,刘彻和窦太后早心知肚明。重启田蚡为官,就是“方便”刘陵打探消息。
此番遣他往北,马邑的情报必会一五一十传到淮南国,诸侯王陆续都会知晓。
一战歼灭近十万胡骑,委实是振奋人心,却也难免令人揣测。
胜利做不得假,杀敌的数量是否有待商榷?
朝廷为鼓舞士气,激励民心,未必不会采取些手段。
窦太后提出的建议,即是针对于此。不信朝廷给出的数字,那就自己去数。数清查明,知晓边军是何等强悍,之前对天子旨意拖拖拉拉,不肯切实执行,如今都该好好想一想。
建元三年,十二月
田蚡重被朝廷启用,即使官职不高,也没多少实权,远比不上已为侯爵的王信,对他而言,仍是莫大喜事。
官佚不高不要紧,只要有了台阶,他有自信向上爬。
设法博得天子信任,总有一天,他能同王信一般封侯爵。
不等田蚡入宫谢恩,顺便和王太后通通气,又一道旨意下达,命他同太仆公孙贺、南宫侯张生一同奔赴雁门,录大军战功。
得到任命,田蚡喜不自胜。
录大军战功,非天子信任之人不可为。他已经开始相信,刘彻是真要用他,只要表现得好,三公九卿非不可期。
乐过半晌,田蚡召来老仆,命其去见田胜。
“我不日将启程北上,让他尽速来家中一叙。”
“诺!”
老仆离开不久,有健仆来报,淮南王女遣门客送来金绢,贺田蚡任中大夫。
来者是田蚡的熟人,在他落魄时,彼此没少打交道。平日里过府,都是出入自如,被拦在前院,还是破天荒头一次。
“淮南王女,陵翁主。”
闻听刘陵送来贺礼,田蚡的反应和以往不同,没有出面迎接,安稳坐在矮几后,单手抚过上唇一抹黑须,笑容颇有几分j,i,an猾狡诈。
“礼收下,人打发走,言我正忙,无暇见他。”
“诺!”
来人听到健仆传话,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当场拂袖而去。
淮南王女得知情况,并无半分怒色,气定神闲地端起漆盏,笑看立在屋角的木架。架上绑着一只隼,因腿被缚,不断挣扎鸣叫,声音尖锐刺耳,刘陵却像是充耳不闻。
“不用急。”刘陵看着盏中模糊的倒影,轻笑道,“中大夫刚封官,正是得意之时。”
“翁主,田蚡收下金绢!”门客怒道。
这分明是拿钱不办事,无赖行径,脸都不要了!
“无碍。”刘陵仍是笑,放下漆盏,道,“总有一天,他会知晓自己有多蠢。”
刘彻为何给他官职?
八成是看他同自己走得近,加以利用罢了。田蚡主动撇清关系,不被视作欲盖弥彰,就会沦为无用之物,早晚被丢出朝堂。
结交无官无爵,仅有一个“天子舅父”身份的田蚡,当她钱绢多得没处用?
刘陵冷笑一声。
如今她被宫内盯紧,一举一动被人看在眼里,不代表她真被困死。
所谓将计就计,摆设棋局,她向来不弱,连父兄都甘拜下风。
建元三年,十二月底,公孙贺、张生和田蚡奉旨出京,奔赴雁门郡马邑县。
此前,有飞骑先一步出发,携天子诏令奔赴各郡。
马邑大捷的消息飞传,诸侯王陆续上表,刘彻简单扫过,直接放在一旁,全部置之不理。
喜事接二连三。
在捷报送到当月,宫内突传喜讯,蒙天子宠幸的一名家人子身怀有孕。
刘彻登基以来,后宫中首次传出喜讯,又逢边地大胜,怀孕的家人子很快被封为良人,先后得窦太后、王太后和陈皇后召见,获丰厚赏赐。
对于陈娇沉稳的表现,窦太后满意颔首。王太后很是诧异,不愿轻信,明里暗里挑拨数次,非但没挑出陈娇的火气,反而引来刘彻不满。
其结果就是,天子连宿椒房殿十日,帝后关系愈发和睦。
馆陶获悉王太后的举动,不由得大怒,想给女儿出气。不是被窦太后和陈娇拦着,估计能当面和王太后怼一场。
“糊涂!”窦太后斥道,“娇娇做得甚好,你少添乱!”
馆陶面上讪讪,到底打消去找王娡的念头。只是私下里对陈娇透露,她已经查清,怀孕的家人子,祖上曾为柏至侯家将,被赐姓许。
“柏至侯?”
“对。这家老人很得闾里敬重,儿子愚钝性贪,孙子不类其父,更似其大父。入宫这个女子性情如何,要你自己看。能压服且罢,如其不晓事,就派人告诉我。”馆陶倾身覆上陈娇的手,沉声道,“阿母绝不让你吃亏。”
陈娇笑了,难得倚在馆陶身上,长睫微垂,声音轻柔。
“我会让自己过得好,阿母尽管放心。”
第两百零二章
许良人得宠有孕的消息,由宫内传至前朝。这是刘彻第一个孩子, 无论公主皇子, 都是大喜之事。
柏至侯许昌回到府内, 立即召来忠仆,命其速往城郊一趟, 将喜讯告知许良人家中。
“传我之言,务必谨言慎行,莫要行差踏错, 予人把柄。”
“诺!”
忠仆退出室内, 迅速往前院牵马, 准备速去速回,赶在哺食之前折返。
许翁刚自田中归家, 正在屋内烤火。遇柏至侯府来人, 忙带长子上前见礼。忠仆下马还礼, 向许家父子道喜, 并传达柏至侯所言。
“望回禀君侯,我等必查言行, 不敢有逾越。”
忠仆传过话, 没有多做停留, 同许翁告辞, 跃身上马, 飞快驰回城内。
院门关上,许翁坐在火盆边,面色肃然, 许久没有出言。许良人之父则双眼放光,头颈泛红,不停搓着双手,很有几分得意和激动。
“阿翁,这下好了!”许父喜道,“我女得宠,现为帝妻。先前市田的竖子,再无需顾忌,该令其奉上钱绢,补田价!还有,在城北看好的铺子……”
不等许父说完,许翁面现厉色,抓起木杖,用力朝儿子抽了过去。
“住口!”
“阿翁?”
许翁突然发难,许父来不及躲闪,只能举起胳膊硬挨一记。
“君侯特地派人传话,叮嘱我等小心,你不知深浅,得意猖狂,是要害了全家不成?!”
“阿翁,我没……”
“没什么?”许翁厉声斥道,“良人是何佚?视八百石而已!你竟敢妄言帝妻,被人听到还得了,谁给你的胆子!”
“阿翁,我女有孕,是天子长子!”许父揉着胳膊,不服气道,“怎么就不能高兴得意?”
许翁怒气更甚,又狠狠抽了儿子两下。
“正因是长子,才更该小心。你若是不听劝,敢得意猖狂,我就打断你的腿。做个废人总好过给全家招祸!”
见许翁动了真怒,许父再不满也不敢继续反驳,只能低下头,保证遵柏至侯所言,行事谨慎,绝不得意过甚。
“我孙应役往北,未归之前,你守着家中田地,城内的铺子我亲自来管。”为保万全,许翁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许父关在家中,不许他再入城。
“阿翁,我会小心。”
“小心?”许翁冷哼一声,“你愚钝贪婪,仗势便要欺人。口中再三保证,言行未必一致。不提其他,你可知日前市田是何人,就敢斥为竖子,还胆大包天欲迫钱绢?”
“不就是一个商人子?”
“商人子?那是天子亲命的步兵校尉,佚比两千石!没有君侯庇护,动动手指就能按死你!退一万步,真为商人子,你便要欺人?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卑鄙行径!”
许翁气怒交加,实在站不稳,只得坐回到榻边。
“我平生诚恳待人,子却如此不肖,愧对先祖。”
许父被骂习惯,许翁继续破口大骂,于他不痛不痒。乍见这副万念俱灰,消沉的模样,许父顿时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好是好。
“阿翁,我错了,我绝不再犯!”
许翁摆摆手,苍老的面容上尽是疲惫。
少顷,见儿子满脸焦急,应是真心认错,方才令他近前,道:“长安之地,城南尽为贵人。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泼天大祸。在城郊闾里,家祖的身份或许有用,进到长安城内,许家无官无爵,连姓都是柏至侯赐下,胆敢不知深浅,早晚要大祸临头。”
说到这里,许翁有些喘不上气,许父忙上前为他顺气,转身倒来半碗温水,送到他的嘴边。
“再说宫内良人,”许翁润过喉咙,恢复过来,压低声音道,“得宠固然好,有子亦是保障。可你想过没有,出头的椽子总是先烂。最要紧的是,椒房尚未有子!”
许父生性贪婪,终归不是榆木脑袋。许翁将话揉碎掰开,他逐渐开始领悟,为何柏至侯要派人传话,父亲更斥他莫要得意猖狂,以免祸及全家。
“你愚笨贪婪,又不懂得人心,所幸我孙不类你,性情果断,颇具才干。待我孙归来,你继续在家中守田,旁事一概不许管。若有人寻上门来,直接带来见我,绝不可自作主张!”
“诺。”许父低下头,不敢再有他言。
柏至侯未雨绸缪,提前递出话来。许翁约束儿子,并告诫老妻,由妻子教导儿媳孙女,一家人行事谨慎,比往日更加小心,果真避开不少祸端。
最危险一次,是许父禁不住诱惑,差点同刘陵派出的门客搭上线。被严奉舅姑之言的妻子发现,生拉硬拽,不惜撒泼,硬是拽回家中。
事后,柏至侯又派人来,透出门客身份,暗中提点许家,莫要同淮南王女扯上关系。
许翁送走来人,冒出一身冷汗,又给儿子一顿狠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许媪接过木杖,继男子单打之后,来了一场女子单打。
在许父记事之后,极少见许媪动怒,遑论和亲爹一起揍他。
好歹也是做了祖父的人,被老父老母轮换狠抽,揍得下不了榻,身上疼痛不提,心中委实臊得慌。许父整日关在屋内,伤好也不出房门半步。
如此一来,倒是让暗中窥伺之人无法下手,始终不得接近。
屡次无功而返,门客只得向刘陵如实禀报,言许翁在一日,许家针cha不进,水泼不进。想要令其就犯,恐要采取非常手段。
“罢,暂且放下。”刘陵坐在屏风前,悠然品着热汤。室内角落,木架上的隼已奄奄一息,仍不肯驯服,遇到婢仆靠近,照样会张开翅膀,尖利鸣叫。
“翁主?”门客面露不解。
“此事是我考虑不周,做得太急。”刘陵微微一笑。
许家背后有柏至侯许昌,功臣许温的后人,有列侯爵,官至太常,岂会是易与之辈。加上后宫首次传出喜讯,盯着许家的怕是不少,选这个时候动手,的确不是良机。
“许家暂且放下,待许良人生产再说。派忠诚可靠之人北上,给中大夫田蚡带句话,问他是否还记得去岁秋宴,祝酒时所言。若是记得,让他好生想一想,究竟该怎么做。”
“诺!”
门客领命退下,着手进行安排。
不多时,两个形容彪悍、歪梳发髻的游侠备好干粮铜钱,小心避开府外监视之人,出城向北奔去。
只是两人并不知晓,他们避开明面监视,却躲不开暗中视线。事情很快被刘彻得知,同时上报的,还有刘陵派门客至城郊,屡次找上许家人的消息。
“倒是快。”刘彻冷笑一声,命人继续监视刘陵。处理完当日政务,即摆驾椒房殿。
椒房殿内燃着暖香。
铜制香炉置于几上,青烟聚成纱雾,飘渺弥散室内。
陈娇靠在榻上,单手撑在额角,另一手展开竹简。长发披在身后,覆上青紫的深衣,愈显漆黑如墨,顺滑如绢。
刘彻走进殿内,自然坐到榻边,扫一眼陈娇翻阅的竹简,笑道:“在看何书?”
“庄子。”陈娇没有起身行礼,而是微微侧头,扬起白皙的下颌,现出一段粉颈,“陛下怎么这时候过来?”
“为何不能?”刘彻俯身,双手撑在陈娇两侧,“娇姊不欢喜?”
“欢喜。”陈娇顺势躺在榻上,放松惬意,明艳慵懒。见刘彻喉结滚动,不由得弯起红唇,笑意盈满美眸。被年少的天子一瞪,更是抑制不住,笑得花枝乱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