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鲜卑正和匈奴开战,遵照老祭师的计划,绝大多数首领和勇士都在草原鏖战,为部落迁徙争取时间。祭师则为组织部民,避免中途遭遇突袭,部落陷入混乱。
鲜卑虽然善战,实力终归不如匈奴。
按照老祭师所言,参战的勇士能撑多久撑多久,实在撑不下去,猎鹰会告诉他们部落前进的方向,设法脱离战场,联合向南逃跑。
这种安排,很有祸水东引的嫌疑。
但一切为了生存。
鲜卑会献上百万牛羊,大量的金玉,并将单于大帐移动的路线告知汉人。作为交换,他们希望能得到庇护。
更何况,就算没有鲜卑到来,汉朝一样要和匈奴分出胜负。
一片天空容不下两只雄鹰,一座猎场容不下两支狼群。
是雄霸草原的匈奴,还是厚积薄发的汉室,鲜卑人没有十成把握。鉴于现实情况,唯有把宝押在汉室身上,才能保全部族。
鲜卑首领和祭师态度恭敬,用不算流利的汉话,表达他们愿意归降汉朝,献上牛羊金玉,为汉朝作战,换得汉朝庇护。
赵嘉沉思片刻,开口道:“三公子,这么多鲜卑南下,草原上的战事绝对不小。”
看样子,他们甩锅相当成功。
魏悦点点头,召来两名飞骑,命其持自己的令牌速往云中城送信。此时城门已关,非要事不得出入。数万鲜卑归降,事关重大,必须上报,由郡城定夺。
被告知就地扎营,无召不得靠近边郡,鲜卑人并无不满,连声应是。没有被立即赶走,就是不错的讯号。继续努努力,应该可以留下。
羌部和乌桓的捅刀行为,可以日后再报。目前最要紧的是获得汉朝庇护,能在靠近边郡的草场游牧,让部落得以生存。
鲜卑首领和祭师再三行礼,向魏悦表达感谢。
藉由火把的光亮,赵嘉仔细打量马前的鲜卑人。
长相的确迥异汉人,也和匈奴不同。轮廓更深,须发皆黄。眼珠子有绿色,也有蓝色,脸上一圈大胡子。摘下皮帽,发尾绑着打磨过的骨头。
赵嘉看了两眼就失去兴趣,知晓接下来的事都将由郡城安排,不需要自己,当即和魏悦告辞,率领更卒返回军营。
是夜,要塞内灯火通明,巡逻军伍增多一倍。
望见远处的灯火,鲜卑人半点不感到紧张,反而生出安全感。在数月奔波之后,难得睡了个好觉。
由于归降胡人超过五万,魏尚连夜写成奏报,遣人日夜兼程送往长安。
长安的回信来得很快,许鲜卑在郡边游牧,却未比照来投的匈奴、羌人和乌桓,授予首领爵位。
获悉此事,羌人和乌桓人都是鼻孔朝天,走过鲜卑营地,恨不得下巴仰过对方头顶。
鲜卑人早有心理准备。
他们的到来,势必会引来大批匈奴。汉朝和匈奴固然要开片,却不会乐于被人利用。老祭师的主意,无异于是在刀尖行走,如果汉朝天子发怒,他们非但得不到庇护,或许还会被两面夹击,彻底灭族。
如今的情况已经相当不错。奢求更多,反而会弄巧成拙。不如低调些,老实放牧,让部落安顿下来才是上策。
赵嘉身在军营,看着五百更卒在校场飞奔,一个个光着膀子、汗流浃背,思绪不自觉飘远。
他莫名有种预感,今明两年,边郡绝不会太平。
鲜卑的到来是一则,景帝的病况是另一则。一旦匈奴大举来犯,不想凌辱之恨再次上演,就必须把来犯的敌人挡在郡外,不容许他们踏足汉地半步。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匈奴的战斗力,他亲自体验过,如果对方使出全部力气,必然又是一场鏖战,战况会相当惨烈。
“县尉,十圈已毕,胜者已出。”
文吏曾随赵嘉出生入死,见过赵嘉对抢夺抚恤之人的处置,如今已是死心塌地,唯赵嘉马首是瞻。
汉风尚武,且有恶邻在侧,注定战功大于一切。
无论长安还是边郡,没有战功就注定被人看低。从高祖向下数,哪怕是诸吕乱政时期,朝堂中声音最大的,永远是战功彪炳的狠人。
正因如此,魏尚以从子为继承人,族中先时还有疑虑,在魏悦率云中骑杀出凶名之后,质疑的声音顿消。哪怕是魏俭的舅家,也没有就此事再开口。
文吏相信,跟着赵嘉不愁没有战功。即便有一天战死沙场,有这样的上官在,也无需担心父母妻儿无人照料,在自己身后受人欺凌。
更卒跑完十圈,短暂歇息片刻,跑在最前的三队分到大块羊r_ou_,中间四队能分到带r_ou_的骨头,落在最后的三队就只能分到一碗r_ou_汤。
看着旁人大口吃r_ou_,落后的更卒凶狠地咬着蒸饼,两口饮尽r_ou_汤。发誓下回必定争先,绝不会再成为倒数。
汲取上一次经验,对于训练计划,赵嘉做出一部分调整。
唯一不变就是负重跑。皮甲、长戟、大盾、弓箭和佩剑样样不落,绑上一截断木,重量不足再加石头。
赵县尉骑在马上,目送更卒撒丫子跑远,身后掀起大片尘土,下令小吏骑马跟上,中途不断加速,能跟上马速者,多分一条羊腿。
“三次优胜,赏粟。”
在奖励的刺激下,更卒们拼尽全力,跑出非人的速度。
赵县尉十分满意,临近役期结束,圈定五十余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结果没想到,郡城突然横叉一脚,王主簿从天而降,翻阅记录更卒成绩的简牍,从前到后,一口气要去一百五十人。
这是要作甚?
看着提笔画圈的王主簿,赵嘉按下额角青筋。再看竹简上的人名,眼角一抽,刚按下去的青筋又鼓了起来。
不是说养不起吗?
这样截胡良心不会痛?
王主簿面上带笑,下笔干脆利落,显然良心一点不痛。口称多亏云中盐场,要不然,仅凭郡内的储备,还真养不起这样的军队。
“此乃赵县尉之功。”
赵嘉默然。
他不想说话,只想静静。
王主簿要人不算,还在军营蹭饭。一顿吃下去十张蒸饼,小半扇羊肋,就饭量而言,丝毫不亚于军中壮汉。偏偏还是一副清风朗月、济济彬彬儒雅范。
看着空掉的碗盘,赵嘉决定尽快把人礼送出营,免得剩下的更卒也被圈走,一个都留不下。
进入八月,更卒陆续还家,准备今岁秋收。
因采用牛耕和堆肥法,加上天公作美,地里的谷穗粒粒饱满。依照老农的推算,每亩少说能收两石。
这样的收成在边郡绝对是丰产。
为确保不出差错,临近穗熟,农人们陆续在地头搭起窝棚,夜间就睡在这里,压根不惧嚎叫的野兽。
青壮彪悍,老人和少年也不遑多让。
赵嘉一次到畜场,亲眼见到卫青和阿稚抬着一头野狼。据说是被守田的长伯打死。没用弓箭,抄起镰刀直接断颈。
越近收割,众人的情绪越是紧张,一是提防北边的匈奴,二是担忧突降大雨。
懂得天候的老农告诉赵嘉,近期恐有雨,最好尽快收割。哪怕还是晴空万里,赵嘉也不敢轻忽,迅速组织人手,抓紧收割粟麦,脱粒晾晒,收归谷仓。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十分正确。
就在最后一批粟米送入粮仓时,雨云自北飘来,晴空被遮挡,天空中黑压压一片。闪电突然落下,劈中一株榆木,树身起火的同时,雷声轰鸣,大雨倾盆。
边民庆幸赶在雨落前收割,保住一年的收成。
胡市中的羌人和乌桓人纷纷走出帐篷,站在大雨中,满脸都是兴奋。
雨水驱散炎热,也预示南北的商队将大批到来。还有极西来的商人,各个财大气粗,每次都能让他们大赚一笔。
今年,郡城出现一种新盐,洁白如雪,没有任何苦涩的味道。只是售给汉人和胡人是两个价格,归降的胡人取中间价,也可以用战功抵充。
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卖方市场,爱市不市。
有的时候,胡商捧着大把黄金,商贾也不乐意出售。叫价再高也没用,直接叫来伙计,当面把人轰走。
态度如此恶劣,胡商依旧趋之若鹜。
草原的盐本就稀缺,这样的新盐更是珍宝。被撵不要紧,厚着脸皮多去几次,说不定生意就能做成。
想买到货物就要舍下身段,就如当面汉朝从草原寻购马匹,期间没少被胡人坑,可为了建成马场,照样要打落牙齿和血吞。
然而,汉朝买马是为揍趴匈奴,等匈奴趴下,当年下黑手的胡部都会拎出来挨个收拾。这些胡商的目的只为赚钱,为了赚钱,什么都可以不顾。
羌部首领合计之后,用斩杀的匪盗首级换得新盐,准备在胡市中出售。售价比进价高出几十倍,照样有西来和北来的商人争相来抢。
南来的商队也盯上新盐,有的背靠世家高门,不是有魏太守和彭氏在前面挡着,以赵嘉的官职和爵位,估计真心扛不住。
又一波来人被打发走,不等赵嘉喘口气,就有郡城来人,言魏太守有召,让他速往府内一趟。
知道事情不小,赵嘉没敢耽搁,迅速上马驰往郡城。
同魏尚当面,才知渔阳公主已到封地,同行有南宫侯张生和太子舍人公孙贺,以及长乐宫卫士丞张次公。
“公主要见你,近日当需动身。此外,渔阳盐场也该建起来。”魏尚将一册竹简和一只木牌递给赵嘉。
去渔阳?
魏太守的话在脑子里转过两圈,想到同行有太子舍人,赵嘉大致能猜到,此行的真正目的为何。当下接过竹简和木牌,决定安排好县中诸事,即刻启程前往渔阳。
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置渔阳县,汉改郡治, 辖地在后世的天津。
自云中郡出发, 需横穿定襄、雁门、代郡及上谷四地, 距离着实不近。之前彭修为节省时间,来回都是一人三马, 或是停靠设在各郡的商铺,其后以飞禽送信。
赵嘉身为沙陵县尉,非遇战事, 不得离郡内太久。可谁让渔阳公主手持天子密诏, 点名要见他。就算是距离再远, 他也得整理行装,快速出发。
带着竹简和木牌返回畜场, 赵嘉找到虎伯熊伯, 言他要离开一段时间, 家中诸事暂托于两人。
“如遇不能解之事, 可遣人往要塞寻三公子。”
如今上门找麻烦的,基本都是冲着新盐。遇到这样的情况, 他倒是能扛一下, 两位老仆则是不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请魏悦帮忙。
至于人情什么的, 反正已经欠下不少, 不差这一回。
“郎君要去渔阳?”听赵嘉要远行, 虎伯和熊伯都面露惊讶,感到十分突然。
“是。”赵嘉点点头,言公主召见, 不去不行。另外,按照当初的计划,渔阳盐场也该动工,正好顺便解决。
“此去甚远,郎君需多带护卫。”虎伯道。
“魏使君已有安排。”赵嘉道。
魏太守不只给了他竹简和木牌,还有一份名单。名单中都是百战老兵,此次将作为护卫,与他同往渔阳。
之所以安排这些人手,除了确保途中安全,也为给彭氏提个醒,不要因赵嘉年少就小视于他,也别想着在自己的地盘搞事。
彼此合作,互惠互利,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敢再玩背后捅刀那一套,不提新到的渔阳公主,魏太守就和他们没完。
除了魏太守安排的人手,赵嘉还准备带上季豹季熊,另外再选二十名更卒。这些更卒都曾随他出塞,为人信得过,身手也十分了得,都是今后的亲兵人选。
藉此机会,可以让他们多和队伍中的老兵学习。
三十名老兵尽是百战ji,ng锐,曾随魏尚出生入死,动手就是取命。最ji,ng锐的七八人,一个能战两三个云中骑,始终不落下风,堪称真正的人形兵器。
据悉,被王主簿圈去的更卒,成为正卒之后,就是由这些ji,ng锐带领训练。
关于训练方法,王主簿知道部分,捡能说的和赵嘉透出几句。听过之后,赵嘉唯一的感觉就是头皮发麻。这样的训练方式,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练兵,完全就是要手搓兵王!
此外,王主簿告诉赵嘉,此法并不稀奇,之前没用,一则是边军体魄虽强,终究存在极限,把握不好度就会折损人命,得不偿失,自是要慎之又慎;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郡内钱粮有限。
无论哪个朝代,军队都是吞金大户。
纵然有好的练兵方法,后勤跟不上也是白搭。
值得庆幸的是,赵嘉制出新盐,不过数月时间,府库就变得丰盈。魏太守请示过长安,得到景帝允许,郡武库迅速征发一批工匠,开始大批量制造兵器铠甲,甚至有部分马铠。
同时,堂邑侯陈午接到天子旨意,抓紧赶制新马具,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云中。
军费充足之下,云中郡成为一部战争机器,开始轰隆隆运转。
随着渔阳公主抵达,封地内的税收大多会成为献费,经由长安发往边地诸郡,作为军费补充。
在天子的密诏中,辽东辽西的盐场也会纳入进来。
不需要多长时间,借新盐和军市、胡市之利,边郡会陆续运转起来,筑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抵御乃至出击草原。
经魏尚提点,赵嘉掌握其中关节,为渔阳之行做了充足准备。
明面是渔阳公主要见他,事实上,真正站在背后的该是景帝。
紧张归紧张,该做的事必须要做,该上禀的也不能烂在肚子里。
他官职和爵位不够,无法直接向天子上疏,渔阳之行是难得的机会,可以向长安尤其是未来的汉武帝揭示,筹集军费的方法有很多,向种田的百姓苛以重税实为下下之策。
“郎君,带我们一起去吧。”
赵破奴和卫青寻上赵嘉,希望能加入出行的队伍。
“一起去?”赵嘉想了想,笑着点头道,“好,秋收之后,畜场中无有大事,把阿信和阿敖叫来,准备一下,和我同去渔阳。”
“诺!”
赵破奴和卫青大喜,回头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公孙敖和赵信。
队伍要经过雁门郡,赵嘉有意和刘荣见一面,当下叫来云陶,让他回家询问父母,是否要给云梅递送书信,亦或是随队伍一同出发。
闻听此言,云陶双眼发亮,表情中满是兴奋。
“郎君,我也能去吗?”
“当然。”赵嘉俯身拍拍云陶的发顶,“能去。不过要你阿翁和阿母点头。”
“谢郎君!”
云陶着急回家询问父母,整个下午都有些魂不守舍,把骆驼的食料送进牛栏,还和搬运草料的阿鹰撞到一处。
后者不满呲牙,挥舞起拳头。被赵破奴抓住领口,到底哼了两声,接受云陶道歉,拉起拖车转身就走。
三十名老兵从郡城赶来,赵嘉正忙着准备途中所需,将他们暂时安顿在畜场,待到一切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启程。
孙媪和妇人们抓紧准备干粮,烹制r_ou_干。
为出行方便,赵嘉命人开粮仓,取磨好的米粉,用ji蛋和面,大量制成面条,水煮后油炸。成品晾干以开水冲泡,没有太多调料,加点新盐和辛味的酱,连汤带面很能管饱,滋味也是不错。
“比踅面好。”尝过西汉版的伊面,几名老兵咂咂嘴,都有些意犹未尽。干脆捧着空碗围住锅台,没到片刻的功夫,就是三碗汤面下肚。
他们口中的踅面,可追溯到高祖时期,是淮y侯所部发明的一种军粮。
以面粉开糊蒸煮,制成大面饼。面饼切条,士兵随身携带,吃时用水煮开,很能管饱。实在来不及,直接干吃,同样能填饱肚子。
没有后世的调料,这种军粮的滋味自然有些寡淡。不过以当时的条件,让军伍吃饱是首要,没谁会想不开,一门心思追求味道。
和踅面相比,伊面用油炸过,保存时间更长。加上赵嘉不计成本,合面时加入ji蛋,哪怕仅有盐和酱,滋味也是相当不错。
至于油炸食品不健康,赵嘉耸耸肩膀,表示在亩产两石、吃饭成问题的西汉边郡探讨这个问题,纯属于耍流氓。
伊面问世,第一批面饼很快落进众人肚子。
赵嘉吃完一碗,觉得还少些滋味。看到从半人高的木栏后飞出,羽毛五彩斑斓的雉ji,登时双眼一亮,左手握拳敲在右手掌心。
他怎么把这个忘了!
“孙媪!”
赵嘉放下碗,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孙媪面前,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说过一遍。孙媪郑重点头,亲自到ji舍抓出五只肥ji,收拾干净,加上大块猪骨,开始熬煮高汤。
煮好的高汤盛出放凉,再凝结成块,存放到罐中。随着天气转凉,可以保存很久。而加入高汤的伊面,味道自是更上一层楼。
妇人们拿起长筷,将炸好的面夹起,码放到木盘里。
起初面团大小不一,看起来也不甚美观。随着炸得多了,手艺愈发熟练,炸出的面饼都接近圆形,重量也十分贴近,抓起一块,刚好泡开一碗。
加入高汤的伊面香味扑鼻,尤其得少年和孩童们喜欢。
第5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