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穆简怡拿着这次的成绩单去寻了几位博士,确定按照两个人的学习情况,八月份的生员试问题不大,简穆简怡很是心满意足。
而且因为去吐蕃而耽误了的课业,简穆简怡也已经补得差不多了,年中考过后,简穆简怡很是松了一口气。
简穆在把昭老侯爷的画像送去工部之后,就没什么特别需要他着急完成的事了,然后在旬休时简怡与叶四娘的「约会」中,简穆便作为陪客,和叶四娘的陪客叶二郎见面了。
叶二郎老早就想见简穆了,或者说,他老早就想看看简穆的「设计图」了。
简穆有简怡提醒,来时也没空手,他把自己之前画过得一些建筑练习带了来。简穆没学过建筑学,但他学过两年的建筑建模,结构是不是符合现实规定不知道,但那两年的学习对简穆的空间想象力的提升帮助很大。
简穆的部分练习稿也进行了建筑结构的拆解,有时候,简穆还会在素描稿的旁边补充剖面图或者平面图。他做这些都是以复习、提升画技为目的,对建筑本身并没有太过关注。
叶二郎却看得十分新奇,指着各个部分,与简穆一问一答,有时候简穆的画中有明显的结构错误时,叶二郎还会给简穆讲解建筑学知识,光一面墙,叶二郎就给简穆延伸讲解了诸如山墙、檐墙、槛墙、扇面墙等等墙体的区别和特点。简穆好多时候听得云里雾里,只能从美学角度以及上一世了解到的知识勉强与叶二郎探讨,叶二郎却在和简穆的交流中自觉受益匪浅。
叶二郎把简穆带来的稿子都看了一遍后,才以十分遗憾的口吻感叹道:简穆,你发现没有,如今连一本详细讲解大齐建筑的著作都没有,我见过的也就是一些园林的图样,还是园林建成后才请画师描绘完成的风景图。我有个南边来的朋友,我和他提到「花滚」时,他竟然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自己对自己住的地方完全不了解,多可悲啊。
简穆:真是对不起,我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东西。
腹诽归腹诽,简穆面对叶二郎说起建筑时的滔滔不绝,以及他眼中那种纯粹的欢悦光芒,就建议道:叶大哥这样喜欢,何不自己编著一部书?
叶二郎刚刚还沮丧着没有建筑类的书籍,听到简穆如此说,又怂了,两只手直摇出了重影:著书!我哪儿行啊!提到书籍,叶二郎还是会先想到经史子集,他不喜欢看那些,但对书籍本身十分崇敬,也认为著书之人必是要有大学问的。
简穆却不这么认为,他上一世在学校图书馆读的第一本小说就是一个16岁的孩子写的,还写得挺好呐。
叶二郎虽然已经26岁了,但可能是因为沉迷于研究中,性格特别直白单纯,简穆看他就像在看一个大孩子,便鼓励道:又不是要写出什么绝世名作,就像叶大哥刚刚说的话,就写一部介绍大齐别大齐了,大齐太大,先从京城开始吧,你把京城各类建筑的构造、特点、标志性建筑这些记录下来,若能完成,也不失为一件有意义之事。
叶二郎是真没想过这种事,被简穆这样一说,似乎也不是不能做,叶二郎的心就有些活动起来。
简穆见叶二郎还有些踌躇,干脆拿过自己的一张画稿翻到背面,然后用随身携带的炭笔帮叶二郎规划起来。简穆曾经给刑部的画师写过教材,虽然比较简略,但也知道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主旨,起好名字后就可以编辑目录了。
主旨刚刚已经说了,至于名字和目录,简穆问叶二郎:名字就暂且定为《京城营造》吧,叶大哥不满意以后再改就是。叶大哥,若写这样一部书,你是想根据建筑用途进行分类,还是想根据建筑的不同部位来介绍它们的特点?
对一个拿不定主意的人而言,给出选项的问题是最容易得到回应的,简穆的问题又很具体,叶二郎对著书的心虚感就淡了几分,转而将念头转到具体的内容上:从部件上分吧,部件之外再以材质来区分,木、瓦、石、画这些
聊起擅长的专业知识,叶二郎的话又多起来,思维也发散开来,简穆总觉得,叶二郎其实也是有想过把自己头脑中的这些东西写出来,只是少了一个人在背后推他一把罢了。
简穆和叶二郎两个人头挨着头聊得太过投入,本来坐在包厢内另外一处下棋的简怡和叶四娘被吸引了注意力,也凑了过来,然后,一个「臭皮匠」外加三个「门外汉」花了一整日的时间,在聚贤茶庄的包厢里完成了《京城营造》的第一版目录。
叶二郎捧着那张写满了字的宣纸,就像捧着多年的梦想一般,激动的脸都红了。叶二郎唰地转过头,眼睛亮晶晶地看向简穆:简穆,你愿意给我的书画插图吗?很多地方用文字难以描述,有插图会更直观。
简穆被叶二郎坦率直白的小模样看得心都软了,强忍住笑,应承道:好啊,我旬休时若无事,就去找叶大哥。
此时,包厢内的四人都没想到,这部《京城营造》后来改名为《大齐营造法式》,成为了大齐朝廷认证的第一部 关于建筑设计以及施工要求的规范典章。
不过那已经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
只说现在,简穆简怡除了为叶二郎高兴外并没想太多,不提简穆,简怡对约会的认知还停留在「待在一起就是约会」的阶段,自然不觉得扫兴,而叶家兄妹对简家兄弟的好感度则是噌噌噌地往上涨。特别是叶四娘,她有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就是直觉简穆简怡对她和很多别的男性对她的态度有些不同,比如在她第一次有些忐忑地开口对《京城营造》的目录提出意见时,他的二堂兄都有些意外,但简穆简怡却只关注她的意见可不可行,完全没有任何讶异或轻慢的反应。
叶四娘一时没琢磨清楚自己的想法,但心情却十分不错,即使被母亲抱怨回家过晚,也没再像往常那般烦闷。
六月下旬时,继母终于到达京城,让简穆意外的是,陪同继母前来的还有她的娘家嫂子和侄子侄女。
也是因为庄大娘的存在,简穆简怡简以及憬琛这次没再搬去卢氏的别院,因为让人家女娘住他们三个谁的屋子都不合适,最后只得继母一行人住去了别院。
庄大娘年芳十五,若不是继母这次进京就是为了操持简怡的婚事,而简穆那个不适于早婚的消息已经被卢氏放出去了,按照上一世看电视剧的经验推测,简穆准得怀疑他这位继母是想把庄大娘嫁给自己或者简怡。
刨除了这种可能性,庄大娘来京最大的目的就只剩下两点,一是单纯来旅游的,二就是来相亲的。而根据简穆几日的观察,他肯定了,庄大娘是被继母带来,和简憬琛相亲的。
简穆简怡对此有了共识之后就没再理会,反正简憬琛只小他们一岁,这时候相亲也不算早了。但是,简老爷子却有些不满,他认为庄氏有些急了,一是简怡的婚事未成,简憬琛又小了一岁,可以再等一等,另外就是,简憬琛才学不错,与京城这里的人家联姻的机会也很大。
当然,这不是说庄家就不如京城这边的人家,庄大娘的父亲目前在洛城做六品市令,仕途前景算是不错,但既然已经有了庄氏这一层姻亲关系在,为了简憬琛未来的政治前途考虑,简老爷子更偏向于简憬琛通过娶亲再获得额外的人脉资源。
只不过,简老爷子终究与简憬琛隔了一层,庄氏心仪于娘家侄女,简老爷子纵心中不满,也没有宣之于口。
大人们这些事,简穆简怡都没注意到,就算注意到了也不会太在意,继母虽然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但对于简怡的婚事还算尽心,才到京城不久,继母就找了官媒人去叶家提亲。
简怡也是在这事之后,才有了真切的「自己要娶亲了」的真实感,纳采当日的晚上,简怡就跑来简穆的房间,要求和自家哥哥一起睡。
现在天气闷热,简穆要不是看在今日是简怡的好日子的份儿上,非把他踹回自己的房间去。
简怡却没察觉到自家哥哥的心情,盘腿坐在简穆的床上,兴兴头头地对简穆宣布:哥,我要成亲了哎!
简穆靠在软枕上,翻着叶二郎新写出来的规划,随口应道:别着急,六礼走完至少还要大半年,你先和叶家娘子多熟悉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