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有点儿编故事了,少年A安抚科学家们,众人一起在秘密实验室中等待救援。
少年B冒险出门,在混乱的苏联街头穿梭,躲过了一次又一次军人闹事的危机,终于来到大使馆求救
毕竟不可能说我联系特工嘛宋冀宁摊手。
这过程也太精彩了,跟电视剧似的,我们当时没那么危险吧?
嗯艺术需要加工?
季椽和宋冀宁觉得有点儿假的剧情,观众们却看得津津有味。这要是电视剧,他们可能会说一般般,但这是被解密的历史,是央视确证真实发生的故事,大家自己觉得精彩。
天才少年科学家,在绝境中力挽狂澜,拯救了一群前苏联顶级科学家,还把他们带回华国,继续核武研究,简直是比梦想照进现实还精彩!
随着电视的播放,网上热搜急速蹿升,少年A和少年B,前苏联留学生,核电磁脉冲等相关词占据热搜榜前几位。
你们说,这故事是真的假的?有网友问。
真的,央视没必要编假故事来哄观众。
我记得我国有发设过有过核电磁脉冲的相关新闻
对,我也记得,当时新闻头条是第二核武。
接下来便是当年核武研究中的一些资料,归国后的少年A和少年B主导了第二核武的研究,之后电磁脉冲武器成功发射,其前所未有的破坏力被国际称为第二核武。
电视画面回到演播台,卢云敬佩的说:我国的第二核武能研制成功,确实要感谢这两名少年。只是,为什么突然解密了呢?
钟闻义笑道:当年将他们的档案保密,是因为他们年龄还小,要保护他们。如今解密,自然也是为了保护他们。
哦,他们遇到什么危险了吗?
危险倒没有,只是钟闻义话风一转:卢云,你有关注这两天的博客吗。
我天天都在看博客新闻,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件事?
嗯嗯嗯?什么事?
观众们也好奇极了,急忙打开博客。没有博客号的也赶紧注册,博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注册量,几乎瘫痪。
有博客号的不停发问:最近有什么新闻吗?
你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就听电视里,钟闻义说:这两名少年,在第二核武的研究结束后,还参与了很多研究,为我国科研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后,其中的少年A在最近休假时,到一所大学当了物理老师
啊啊啊啊季椽的学生在电视机前尖叫:是季椽老师!
网上也一片兴奋:季椽!
是那个季椽吧?
刚注册的新人求问,季椽是谁?
电视里,钟闻义讲述了这次博客造谣事件的真相。
一名叫刘海洋的博士(不打码照片),嫉恨季椽获得物理老师的职位,在网上编造谣言,引导网民肆意辱骂季椽。
这真是太恶劣了。卢云感叹。
是啊,一个为国做出许多贡献的科学家,因为默默无闻,便遭到肆意诋毁、辱骂。所以中科院决定解密少年A和少年B的名字。钟闻义笑着伸出手,屏幕上显示两张照片:他们的名字是季椽,宋冀宁。这两人现在都是中科院院士,他们一生致力于科研,不懂阴谋诡计,请不要欺负他们。
瞬间,博客用户成片注销,再次差点造成博客瘫痪。
然而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那些当初骂季椽最凶的博客注销成功前,被全国网民不停拉出来戳脊梁骨,还有人从博客信息中找到他们的单位电话投诉。
季椽不知道网络是什么情况,只扶额头痛道:这么宣传,我以后要怎么教书?
宋冀宁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膝上,打开博客看了看,冷冷一笑,关闭网页,打开一份文档递给季椽。
反正很快就没时间教书了。
季椽接过,看到文档上的几个大字:《中国空间站计划》。
第230章 全文完结
季椽看文件的时候,晚间新闻播了件刑事犯罪的新闻。某市青年刘某洋利用网络造谣攻击他人遭到逮捕,警方提醒广大网民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季椽没有理会电视新闻,点了下书标继续翻看资料。
宋冀宁从厨房洗碗出来,擦干净手:好了,缘缘先去洗澡吧,回来再看!
嗯。季椽放下电脑,起身揉了揉,问:刚才那个就是造谣者?
他一听这罪名就知道了。
嗯。
什么原因?
他想留校当老师,你挡了他的路。
哦。季椽一开始就猜到这个原因,点点头:我先洗了。
宋冀宁:换下的衣服先放到脏衣篮里,等下我一起洗。
知道了。
电视里还在播放晚间新闻,宋冀宁没有告诉季椽,被抓的不止刘海洋,还有很多在网上造谣生事辱骂季椽的都被抓了。只是三五日的拘留,希望他们能反省吧!
宋冀宁拿起遥控器,关掉电视。
到差不多凌晨2点,季椽才看完那份厚厚的计划书。揉揉眼睛,季椽问宋冀宁:所以我要准备辞职了?
不急,还有时间。
这份《中国空间站计划》,目前还只是份计划书,中科院和深空技术研究院,航天工程办公室还在开会讨论,最终确定后才会通知他们过来。
但季椽和宋冀宁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空出时间,以便召集时能立即赶过去。
宋冀宁随时都可以,季椽那边,学校已经教了半学期,不能突然走人,好在离期末还剩一个半月,教完这学期足够,下学期就不行了。
第二天回学校季椽就跟校长提了只教到这学期的事,校长依依不舍极力挽留。他现在终于明白李泽业学长的意思了,季椽在本校当老师的事,可以大大提升学校名望,他不舍得放人走。
季椽笑了笑:校长还是赶紧招人吧,到时中科院召我,不想也得走。
校长这才不敢再纠缠。
季椽回教室上课,发现教室坐满了人,多了很多不认识的学生。看来都是昨天从电视和网络知道他,好奇来听课的。
季椽也不在意,如常上课。身为物理学老师,他当然希望更多人来喜欢物理,越多越好。因此上课很用心,务必要将这些好奇学生留下来。
一直到学期末,他的课堂上都是满座的,即便非理科专业的学生也爱来听课。
物理真的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