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季椽一起做实验,不让人欺负他,再赚点钱,好好的养着季椽。
宋冀宁没有考虑得太长远,目前的规划就只有这些,只绕着季椽转。
但季椽被带走了,到了他去不了的地方,有钱也去不了。虽然季椽以后会回来,但宋冀宁不敢等。
他太了解季椽了,如果他进了实验室,碰到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在研究结果出来前,季椽是不会出门的。哪怕三年五年,季椽在实验室里都能呆得住,宋冀宁可忍受不了那么长时间见不到他。
所以在刚拿到这些资料的时候,宋冀宁就一直考虑着自己可以研究什么。
等到知识积累足够后,脑中自然而然就浮现了想要研究的东西。
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宋冀宁向蒋教授提交了自己的项目申请。
季椽是最早完成培训的人,培训的课程很重,从早上8点开始到下午6点上专业课,晚饭一小时,7点之后到实验室实习,没有固定时间,实验室忙到几点就几点。
季椽早就适应了这份强度,一点不觉得累。事实上白天的课程对他来说只是在是温习基础,等于在休息,晚上才是真正的学习时间,当然不累。
其他的同学也不差,不愧是未来的科学院中流砥柱,除了经验不足,高强度的学习和实验都没能难倒他们。
季椽毕竟占着未来和重生的优势,他的表现是最优秀的,所有授课学者都给他打了优的评价,甚至破格批准他参与一项较重要的研究。当然,职位仍旧只是实习助理。
不过在此之前,这批年轻人们还要回学校参加考试。
转眼间,已经到期末了。
将近一个学期的相处,季椽和其他同学都已经成了相交莫逆的好友,都是除了读书什么都没兴趣的人,能有相同话题的朋友很少,大家都很珍惜彼此。
没有最初相识时的冷漠,在回去的大巴上,大家聊得热火朝天。
运动控新的零传动是怎么算的,小季?
计算速度环和位置环的误差。
了解。
小季,你来评评理,这道题是我对还是他对?
张哥对了。
啊可恶
小季,这道题是哪本书上的?
《弹性力学》。
谢了。
和第一次坐大巴不同,当时季椽打招呼都没人理,现在回去时却是个个都爱找他说话,让他连休息时间都没有。
尽管年纪最小,但季椽毫无疑问是他们中懂得最多的,重要的是他性格还特别特别好,对于每人不同的性格和缺点都能包容,也愿意为他们解答疑问。于是不知不觉间,大家都习惯了围拢在季椽身边。
大巴将众人送到机场,空导院已为他们买好机票,分开的时候,所有人都对季椽依依不舍。
季椽告别朋友们,在候机室等待乘机。在大巴上还没感觉,一个人的时候,对小宋哥的思念扑面而来。
在空导院时明明没有那么想念,毕竟分开也才一个学期,即将见面了,却反而觉得焦急难耐。
好在飞机准时起飞,一个半小时后,季椽回到A市。
他是回来参加期末考试的,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虽然没有上课,但空导院显然很相信他们的能力,也不在意他们此时的学校考试成绩,只给了半个月学习时间。
季椽倒无所谓,比起考试,他更重视小宋哥。
但他急匆匆赶回学校时,没能立即见到小宋哥。
宋冀宁最近一直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连吃饭都不出来,你要进去吗?
研究?
对,宋冀宁好像自己申请了一个项目,教授批了。师兄简彭说:我不太清楚是什么项目,反正他已经研究快两个月了,两三天才出来一趟,你要找他就进去吧!
季椽看着紧闭的实验室大门,摇摇头:不了,工作时不应该打扰他。
尽管他很想见小宋哥,还是要忍下来。将心比心,他自己就不喜欢在实验时被人打扰。
两人正说着,蒋教授也回来了,惊讶的问季椽:季椽,你培训结束了?
还没有,只是回来考试。季椽问:教授,小宋哥在做什么研究项目,可以让我看看吗?
当然当然,保证你大吃一惊。蒋教授将宋冀宁那份项目申请书找出来,递给季椽:看看吧
季椽接过,看到标题就愣了。
第160章 突变理论
《突变理论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
这是宋冀宁的研究项目。
季椽并没有看过类似的论文,他也没教过宋冀宁,显然这完全是宋冀宁自己想的。
因为蒋教授说必须有特别的论文,所以宋冀宁就另辟蹊径,以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想像力,展开了一项完全不同的研究。
当然,既然已通过蒋教授的审批,宋冀宁的研究也并非完全是夸大其辞的空想。他所谓的突变理论中包含有动力学,热力学,变量数学,高维状态的超平面等等严谨的数学计算。
用普通人能理解的意思来说就是,宋冀宁写了篇项目,用各种科学数据论述宇宙中可能存在外星人,所以他现在要研究一台天文望远镜来研究宇宙。
季椽真的从来没有教过宋冀宁这些,他在未来也没有看过这篇论文,但是,以未来的机械工程发展方向而言,小宋哥现在的研究是正确的。
这里宋冀宁的突变理论只是一个想法,但其实在未来已经有了非常具体的研究,并被发展成各种项目。比如金属疲劳断裂的研究,切削过程产生的分叉和突变,机械摩擦磨损的相关研究等,都和突变理论有关。
季椽不知道宋冀宁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就是他自己重生回来,也没有想过要研究它。或许是因为他自己太习以为常,所以产生了知识盲点,看现在的任何研究都感觉没什么特别。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他比不过宋冀宁。
不只是比不过未来的老师,甚至连现在的小宋哥也快比不过了。
他的优势只是重生,但在对科学的想像力上,他始终不如宋冀宁。
当然,季椽对此的最大感觉是欣慰。
他无比高兴看到宋冀宁展露出自己的天赋,沿着前世的轨道进入中科院的那天。
虽然很迫切想和小宋哥交流他的研究内容,但等了近一个小时,宋冀宁的实验室也没有开门的迹像。
旁边的一位师兄说:我看到宋冀宁早上提着一包面包进去的,估计他今天是不会出来了。
季椽以前忙着实验时也是这样,抱着面包进去,然后利用实验空隙的几分钟吃完,几天都不用出门。虽然蒋教授有实验室钥匙,但季椽很能体谅宋冀宁此刻不想被打扰的心情,还是先离开了。
因为只有半个月考试时间,季椽也没时间继续耽搁,他不用看书也有把握的也就《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金属工艺实习》《形态设计基础》等数门专业课,但《线性代数》《大学英语》等课程,还是需要补习的。
他们都是由空导院向学校打过招呼的特殊学生,只要考试成绩不是太烂,基本上学校不会压他们的学分,因此并不需要多努力。但季椽在读书上是很认真的,跟同学借了讲义便开始全力复习起来,这一看就看了大半天,直到教室的灯光亮起,肚子饿得咕咕叫,季椽才发现已经到了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