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国家制造(重生) > 国家制造(重生)——千萌(30)

国家制造(重生)——千萌(30)(1 / 2)

季椽制作完成后就开始写论文。

他非常擅长写论文,有几篇发表在外国杂志上的论文还被编辑评价过虽然技术水准不是很高但因为论文写得太棒所以还是采纳了,季椽可以自信的说他闭着眼睛都能写。

然而他现在只是名11岁的中学生,和同学们组成的学习小组刚刚玩成了一件在他们看来非常了不起的研究他必须以这样的心态和语气写一篇符合中学生的科学论文。

所以这令他有些犯难。

过于工整的论文绝对不行,但太过幼稚又可能上不了报,季椽看向一旁的宋冀宁:小宋哥,帮我写一篇论文。

宋冀宁:嗯?

在季椽的指导下,宋冀宁写出了一篇马马虎虎,看得出属于中学生水平的论文。季椽又稍微改了改,画上线路图,寄给《青年科学报》。

数天后,《青年科学报》编辑部。

虽然被称为编辑部,但因为报纸的严肃性,所以《青年科学报》的编辑们其实都是一群很有知识水平的专业人才。但正因为很专业,导致他们当编辑当得很痛苦。

自从恢复高考后,民众们暴发了激烈的学习热情,很多知识份子迫不及待的想要挽回自己损失的时光。

于是可怕的事情来了。

《青年科学报》每日收到的投稿信件成百上千,好的论文多来自各大学教授,也有一些民间科学家的论文让人惊艳。但更多的,则是胡编乱造的伪科学。

比如有人声称研究出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还有人声称自己在研究永动机。更夸张的连气功大师都来投稿,声称自己的气功治好了精神病人。

偶尔出现一两个还可以当笑话看看,问题是这些稿件出现频率才是最多的,光研究永动机的论文,每个月至少都能收到三五份。气功大师的更多,基本每月不少于十份。

所以《青年科学报》每期刊载稿件时,都可谓大浪淘沙,编辑们都觉得自己快淹死在这片浪里了。

又是一封乡下投稿。一名编辑拿起一封投稿信,看到上边滨江镇红星中学的地址,本能的产生厌恶心理。

不是他瞧不起乡下人,实在是来自乡下的稿件,一半以上属于各乡村的气功大师。

不过地址写着红星中学,看来似乎是中学老师,论文应该会写得比较靠谱点吧?

编辑撕开了信封。

稿件不够工整,写稿的人字不太好看,也不像成年人的笔触。

标题:《机器人的简单智能》

署名:红星中学科学学习小组

内容:是否能让机器人拥有简单智能,我们进行了多种尝试

编辑的身体不由自主往前倾:这是什么?

信寄出后,季椽便不再管,他对自己的水平还是有信心的。

那台粗糙的蜘蛛机器人除了会自己转向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方面的用处,连发条玩具都比不上。但它带来的好处迅速而有效,季勇等人瞬间就被收服了,表示如果是这方面的学习小组,他们非常乐意参加。

连宋冀宁都说:缘缘,我觉得我们可以研究这个,做成玩具专门卖给季勇这类型的傻瓜,怎么看都比研究数控机床快速容易多了。

季椽摊手:我的水平很低,让我拿这种程度的技术制造商品,我是绝对不同意的,太丢脸。

不能做得再好了吗?

可以再好一点,但也不够资格贩售成商品。

宋冀宁失望:好吧,反正也达成一个目的了。

季勇这群傻瓜因为觉得研究机器人很酷很好玩答应了,何校长这边却仍旧不肯放松。

幸好季椽很快收到了《青年科学报》的来信。

来信送到学校,信封上还盖了《青年科学报》的章,非常引人注目。因为信是寄给季椽的,李书兰便代拆了。

信中是一份工整的稿件录用通知函:

致:

红星中学科学学习小组:

您好!非常高兴地通知您,您撰写的文章《机器人的简单智能》本报已同意采用,拟于1981年10月期刊裁。特此通知。

另附:您对机器人的研究令人惊叹,就我所知扶桑不久前刚提出机器人的实用性与智能性,可以肯定的说,在智能性上,您对机器人的研究已超越扶桑,但不得不遗憾您的机器人不具备实用性。

为此,本报编辑部强烈向您推荐《新工业革命核心机器人产业》,《最优控制理论》。

期待与你的交流。

盖章:《青年科学报》

李书兰拿着信件发愣:红星中学科学学习小组是什么?

虽然论文还没有刊载,然而这封录用通知函的作用是巨大的。何校长在得知他们组成的学习小组研究出机器人,还得到《青年科学报》的青睐以后,自然不再阻拦。只是多少有些不甘心,想让季椽把其他好学生也加进去。

季椽坚定拒绝,他本来又没打算研究机器人,要不是何校长阻拦,他何必绕这一圈。

编辑部热情的来信都让他觉得吃不消。

然而更让他吃不消的事紧接而来。

第53章 来访者

红星中学的新校舍是去年刚建成的,二三年级都在新校舍上课,只有一年级和教师办公室在旧校舍。

校长终于答应季椽成立学习小组后,他便直接找了个空教室当成基地使用。

工具和配件是从家里拿的,因为数量不够,宋冀宁和季勇等人都从自家里拿了几样工具过来,勉勉强强看着像个小维修部的模样。

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跑过来转悠了几圈,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很快就没了兴趣。

季椽要做的是关于高精度一轴数控机床的一个电子改造器,功能是安装在数控机床的主机上,增强数控装置和检测反馈装置的灵活度。虽然达不到二轴的水平,但也能升级至1.5轴。

不管外界如何想封锁这个国家的科技,老一辈研究员们总能找到方法破解。

但现在这个时代还没人研究出来,季椽也只是听说,没有实际制造过。好在虽没有专业人员,他找的助手也不错,季勇等人毕竟是造过炸弹学过排雷的小红兵,动手能力很强,按季椽的要求制造一些集成电路没有问题。

季椽拉着宋冀宁陪他一起研究,顺便向他讲述其中原理,宋冀宁听得懂季椽说的内容,但他没见过数控机床,不知道主机长什么样,感觉上仍是半懂不懂。

如果像季椽所言,制出这仪器后,就有机会进入研究所参观数控机床就好了。

季勇等人想法就更简单了,他们以为季椽还是在做什么机器人,非常任劳任怨,只偶尔热切地问:缘缘,这次做的是什么机器人啊?好像很大啊?

季椽停顿一下,看向宋冀宁。

如果勇哥他们发现被骗的话,他是不承担后果的。

宋冀宁拍拍他的肩给他靠:没事,都交给我。

最新小说: 不乖(高H,1v1 强制) 偷光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 宠妻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