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尸经 作者:姓易的
第 217 章
“常人触之,身裂‘肉’烂,血水暴涌。”
“道者触之,命殂道消,‘肉’身烂尽。”
“爩若邪孽,逐阳以害人,然,速不及牛马,常人见此物,即逃之,可免难也。”
(注释,以上的殂(cu第二声),都是死亡的意思。)
根据记载,死于‘阴’爩之祸的人可不少,那书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很像是正经格式化的年代大事记载,只不过其中的记载可跟官方的那些大事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其中记载的,全是骇人听闻的奇特事件。
就因为它记载的格式很清晰化,所以我的印象也很深刻,特别是历史上的三次‘阴’爩之祸。
第一次的‘阴’爩之祸,发生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的神龙元年。
第二次的‘阴’爩之祸,发生在宋徽宗执政时期的崇宁三年。
最后一次的‘阴’爩之祸,则是发生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执政的洪武年间。
无论是哪一次‘阴’爩之祸,都是引起了当时朝廷的震动,死伤人数也是骇人听闻,就比如神龙元年的那次事件。
“天象险生,大邪将至,秽气冲斗,帝星殂亡。”
这是武则天手下术士给她的消息,出人意料的是,这消息不光武则天知道了,没过多久,连朝廷里的不少官员都听说了这消息,当时武则天可是气得半死。
虽然气,但那时候的武则天可不比以往,她在元年正月初的时候,就已经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了。
也许是她知道自己命数将近的缘故,她并没怎么责罚那个术士,只是问了术士一句:“邪祟生于何地?”
“祟若泉涌,生于西江,显于东南三百里。”
果不其然,在这术士得到结论的第二天,距离帝都三百里之远的东南地,某个并不繁荣的山村里,忽然就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个天坑。
(注释:天坑,地面塌陷而出的大坑,深浅不一。)
那个坑并不算深,不过两丈深浅,其中的容积也不大,似是没什么特殊的地方,但等官府接到消息前往山村的时候,众人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坑‘洞’的地步,有着一层浅浅的绿水,看似浓稠,却给人一种莫名的透彻感。
天‘色’渐晚,官兵们也就在山村中驻扎了下来,说是要等朝廷里的“特派员”前来观察,这地方得暂时封锁了。
当时谁都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掉以轻心,却让得三百余人死在了这一次的‘阴’爩之祸里。
第二天一早,附近的县令又调集了不少官兵前往山村,这群官兵也没多想,就那么听话的进了山,进了村落,然后
“南至山岭,北至松头,长三里之地,尽盖血秽也。”
“烂‘肉’遍地,秽气熏天,来人闻之‘欲’呕,心惊胆碎,惧至不能行焉。”
光是这几句话就足以说明当时的场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