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先前佟妃说的,隆科多为人桀骜,然而当下八旗的贵族子弟,多多少少都是不是安分守己的人物,吃喝玩乐那是最平平无奇的一种,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者比比皆是。
但能得了康熙额外关照的,自然不会是草包。
元栖一时半会儿还有些不懂,这佟家之前也从未表示过对胤禛的兴趣,怎么今日突然荐了一个家族里还算看重的子弟过来,总不会是未卜先知,知道索额图没几年就要倒台,故而提前给别人抛橄榄枝?
可还没等元栖思量明白,胤禛就已经得了康熙口谕,把隆科多带到自个儿府上去了。
康熙同时坑佟家和自己四儿子的可能性有多大,元栖不知道,但她知道在太子的事儿上,康熙已经不止一次坑过太子和索额图了。
元栖还知道,皇帝这个生物是天底下最没有节操的,用得着你办事时,你就是天下第一大忠臣,用不着或者需要人背锅了,就是一副反正朕不会错,也不可能错的样子。一件事做成了,那就是皇帝慧眼识人,圣明天子,没做成,那就是奸佞迷惑,皇帝慧眼识人将其处置。
然而康熙已经表明了态度,胤禛若是拒绝,康熙心里自然不会高兴,不光不高兴,还会对这个儿子失望,觉得他没胆量办事儿。
都说伴君如伴虎,这话一点儿没错,对着皇帝,一般人只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看清自己的位置和分量,二,帮皇帝办事,三,运气好。
做好前两点,运气好些的臣子,几度沉浮,撑到功成圆满,衣锦还乡,而运气不好的各有各的下场,也许百年之后会有后人替其正名,可人死如灯灭,大家应该还是想活着流芳千古。
只可惜做皇帝的儿子没有致仕这一说法,在大家能力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运气变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九月,有人将索额图撺掇太子僭越使用明黄色一事捅到了康熙跟前,和以往不同的是,康熙并没有护犊子一般地处置太子跟前的宫人太监,只是淡淡地跟太子提醒了一句,并没有其他动作。
这若是放在从前,太子不说第一时间警惕起来,也会察觉出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然而现在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和几个兄弟的争斗之中,并没有多加注意。
太子规格本就在康熙授意之下,几乎和皇帝等同,这些年来或许是底下人孝敬讨好,又或许是有人暗中使坏,太子在规格上也时时有些小毛病,不过都是被康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父子俩感情甚好,又如何会在意这些?
所以这一次,一如往常的,毓庆宫只是处置了与此相关的几个宫人。
作者有话说:
这次会更新到完结的,我尽量多更新,抱歉抱歉
第一百零五章
八月是小弘晖的三岁生辰,前不久胤禛奉命去苏州巡视吏治,元栖做主叫四福晋跟着一块儿去了,府里除了侧福晋,还有几个元栖赏下去的侍妾格格,虽然品性都不错,但元栖到底不放心弘晖留在府里,索性把人留在宫里暂住些日子。
康熙对自个儿的儿子要求甚是严格,胤禛当年不满六岁时,就已经过上了上书房的作息,每日天不亮就要起身背书,如今小弘晖自然也是一样。
元栖睁眼的时候,便听到外头隐约有说话声,叫了人进来一问,刚刚到了卯时,小弘晖就起来了,侍候的人替他穿戴好了衣裳,便径自捧着一本书,站在烛火底下奶声奶气地读着: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元栖不免一阵好笑,凝神细细听着,这几句过后他的声音就渐渐低下去了,而后是轻微的翻书声,她还没来得及惊讶这样小的孩子竟然能认了这么多字,便听到弘晖又开始重复上面那几句。
待她穿戴好衣裳,推了门进去时,便看到伺候的几个宫女都站在弘晖不远处,弘晖这时候已经坐下了,书平摊开在他膝盖上摇摇欲坠,圆溜溜的小脑袋也一顿一顿,嘴里含糊不清的念叨着那几句。
宫女给她行礼时面上的笑意还在,她原是四福晋跟前的宫女,后被调来了弘晖身边做大宫女,她解释道:福晋平日里和太子妃,大福晋们来往,知道小阿哥们都是约莫这个年纪开始认字,便寻了些启蒙的书读给弘晖阿哥听,想是弘晖阿哥听得多了,记下来几句,又时常瞧见郡王晨起捧着书读,便也学着郡王的模样捧着书。
元栖倒没说什么,弘晖每日大约戌时一刻就睡了,这个时辰起,也没有睡眠不足的问题,皇家的孩子认字早也不是什么坏事儿,不过看着弘晖怎么也撑不起来的上眼皮,她还是发了话:今儿是弘晖的生辰,就算了,叫他再睡会儿。
幼童生辰,也不好热闹太过,慈宁宫照例赐了东西下来,毓庆宫和大阿哥那儿,都是遣了和弘晖同一辈的孩子们过来。
毓庆宫来的是侧福晋李佳氏所出的大格格,二格格,和另一位李佳侧福晋所生的大阿哥弘晳,大阿哥府里来的是伊尔根觉罗氏所出的两个格格,还有小阿哥弘昱。
毓庆宫的两个格格也才六七岁的年纪,大福晋的两个女儿年纪稍大些,一个十二岁,一个十一。
大福晋身子不好,早几年就把这两个女儿送来了宫里,养在惠妃处,惠妃惯来疼爱孙儿,不过眼见两个格格身上穿着上好的绸缎衣裳,绣花也精致华美,行为举止稳重妥帖,却也不失少女的活泼,便可知道惠妃对孙女的教养也是下了心思的。
正说着话,才出门没多久的宁楚格又折返回来,身后带着一个年纪和自己相差不多的小姑娘进来了。
没等元栖问,那小姑娘便忙福身行礼,奴才伊尔根觉罗氏给皇贵妃主子请安。
又见大福晋的两个格格面色不对,元栖便已经猜出了八成,一抬手,起来吧,你是大福晋的妹妹?
伊尔根觉罗氏刚应了声,宁楚格便迫不及待道:额娘,她衣裳脏了,我带她回来换一身我的,您等会儿再问话好不好?
......
伊尔根觉罗氏作为大福晋的妹妹,自然是见过十一公主的,只是从前都是远远看上一眼,也听说过十一公主素来得宠,性子强势,只是这一回却是不同。
隔着一道屏风,她在宫人的服侍下换了衣裳,一转头,便瞧见十一公主紧盯着她,一双丹凤眼微微上扬,眼波流转之间,似乎是有了什么打算。
伊尔根觉罗氏心头一紧,镇定道:奴才多谢公主相助之恩。
她是得了姐姐大福晋的话,进宫来给惠妃请安的。大福晋接连生育,身子早就亏损了,往年一入冬就要卧榻休憩,今年更是早早便病倒了,太医来瞧了许多次,都道是不好了。
原本按着规矩,再怎么都是轮不到她来给惠妃请安的,只是这一次,她听姐姐十分隐晦地和额娘提起过,想让她嫁入直郡王府为郡王续弦,一来,家里和直郡王的姻亲不会断,二来,便是姐姐留下的四个格格和一个阿哥还需有人照料。
她不知道惠妃娘娘是如何想的,只是今日既然应了她入宫请安,想必是不会反对的了。
从惠妃娘娘宫中出来时,她没走两步便遇到几个小太监,嘴上只道是直郡王有请,那时候她思绪已然乱成一团,哪还有心思辨别话中真假,跟着人走到了半路,才堪堪缓过神来。只是那时候她已经不知道身在何处,那小太监见她不愿走,态度便强硬起来,直要拉着她走。
而后的事情,公主都已经知道了,那位策棱大人路过,叫我从那儿一直走,便能遇到公主您。
伊尔根觉罗氏把其中细节略过不谈,只道自己是一时失神走岔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