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还以为您是为着太子。
保成,太皇太后迟疑片刻,才缓缓道:我护得了他一时,护不了一世。如今是前朝未定,太子这个位置不稳,皇帝也会帮着他坐稳。可等到外患尽除的时候,皇帝能腾出手来了,太子那个时候才只能靠自己呢。
说到这里,太皇太后忽而有些释然了,可话说回来,连这点风雨都不能经历的太子,又如何坐稳万里江山?
苏麻喇姑方睁了眼,老神在在道:正是这个理儿,皇上的性子您最是清楚,他整副心思都在朝政上头呢。
回永寿宫的路上,元栖紧紧把小十抱在了自己怀里,感受着软软的一团,看着他清澈剔透的眼睛,她的心才终于落到了实处。
说来也奇怪,刚生下这孩子时,她满心满眼的都是生产时的痛楚,再一看那么一个又红又丑的娃娃,心底更是谈不上有半分喜爱。
但如今看着他整天吃吃睡睡,无忧无虑,却忍不住生出了好些怜惜和羡慕。
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知道身边所有人无时无刻不在算计着的时候,也只有看着这个孩子时,她才真正能安心片刻。
正想着,小十啊啊两声,元栖回过神来,只见他眼睛一刻不停的盯着她发髻上的步摇看,步摇晃一晃,他的眼珠子才跟着一转。
元栖抬了抬胳膊,叫他摸了摸那步摇底下缀着的一颗硕大浑圆的珍珠,这样的东西在她宫里还称不上珍贵,这么想着,她笑着哄:回去叫你青玉姑姑把那些库房里积了灰的珍珠给你串一串玩,好不好啊?
小十又是啊啊两声,好似听懂了一般,咯咯咯的笑出了声。
青玉也只是笑着,等回了宫,元栖叫她去时,方不紧不慢的提醒道:珍珠不好,容易叫小阿哥误吞了去,不如做些布玩偶给阿哥?
元栖点头应了,忽而觉得这么小阿哥小阿哥的喊着不妥,心思一来,便道:青玉,你家的弟弟们可有小名?说一个来我听听?
青玉蹙起眉想了一阵,为难道:奴才家里弟弟们的小名都粗贱了些,说出来恐污了耳朵。
元栖并不在意,笑着问:难不成是旺财,柱子之类的名字?
青玉捂着嘴一笑,总也差不离了,不过听说太子和大阿哥的小名分别是保成,保清,娘娘若也要给小阿哥起小名,何不请皇上赐了名下来呢?
大名都叫皇上起了,小名自然得我起。元栖绞尽脑汁,也不过想出来些安安,乐乐之类的名字,虽说也是含着她对小十的期望在里头的,可未免又觉得草率。
依奴才看,正是这些名字才能觉出娘娘对小阿哥的看重呢,这名字虽普通,却是天下间所有为人母共同的希望,意义非凡。一旁侍茶的宫女苓儿忽然插嘴道。
元栖沉思片刻,倒觉得她这话很有道理,笑着看了眼青玉道:你这个徒弟嘴可真巧,从我妆奁里挑一只花钗赏给她吧。
自此以后,她的小十也算是有自己的小名了安安,她此生所愿不过是这个孩子能一生平安快乐,做自己想做之事。
她这才安生没两日,挑了个午后太阳正好的时候在院里陪着小十玩儿,忽有永和宫的宫人求见,进来便先磕了两个头,含泪求她:请皇贵妃去看一看我们娘娘吧,如今茶不思饭不想的,产后正是要养身子的时候,娘娘却足足瘦了一大圈儿。
元栖敛了笑,可去请过太医了?太医是如何说的?
吃不进去饭找她能有什么用,她和德妃关系本就尴尬,她这一句,估计德妃连水也不大想喝了。
康熙和阿哥们虽然都在外面,但消息是源源不断传进宫来的,近日太子和四阿哥颇为亲近,两兄弟相处的融洽,得了康熙不少赏赐。
想必德妃就是为着这个闹脾气呢。
一旁青玉躬身提醒道:听说德妃娘娘埋怨自己这一胎又是个公主,故而不肯用饭,整日的以泪洗面,小公主出生都快一个多月了,德妃连抱都没抱过。
元栖听罢是又惊又怒,冷着脸道:她自个儿的孩子,自个儿的身子,不珍惜本宫也拿她没法子,左不过活生生把自己糟践病了,本宫再为小公主寻一位更好的养母便是!
这话就是在戳德妃的心窝子了。
纵然不明说,在场的又有谁不知道德妃此举,是因为眼见着四阿哥子在皇上跟前越发得脸的缘故呢?
这两年来除了六阿哥,她有未曾再有个阿哥,自然悔恨自己当初的行径。
永和宫,听罢宫人的转述,德妃狠狠一拍扶手,面色青白交加,接连咳了好一阵子,才喘了口气道:皇贵妃当真是这么说的?
宫人低眉敛目:奴才断不敢胡说的。
半晌,德妃才心灰意冷了似的,摆摆手,你退下吧。
她心知自己这番闹腾是没用了,本想着皇贵妃有了自己的孩子,四阿哥在她那儿自然也就排不上号了,她也就能找个机会亲近亲近四阿哥。
然而皇贵妃如今这番话,却是一点都不肯松口了。
又有小格格的奶嬷嬷过来回话,德妃也只是有气无力的应了,都是自己的骨肉,她怎么可能不疼爱小格格,只是当初怀着她时,太医那般肯定的说着是个阿哥,如今生出来偏偏是个格格,叫她如何能承受得住这般的落差。
回过神来去找那个太医时,她才知道那人在自己生产过后没几天便告老还乡,若说到这个时候她还看不出来是有人故意作弄她,她也就白在宫里这么些年了。
然而这太医是初有孕时就来照看她的,过了八九个月,当初唆使他的人留下的痕迹早没了,叫她无处可查,如今见了谁,都要在心底估摸一阵是谁指使那太医的。
毕竟到了如今的妃位,她和同是妃位的几位,早些年都有过旧怨。
德妃失意,那头宜妃宫里却又传来了好消息,宜妃的庶姐,也就是她宫里的郭贵人有孕两月了。
既然是宜妃的人,元栖自然不吝给她做脸,依着往日的份例给她添了赏,又亲自去看了一趟,表示自己的重视。
小十嘴里终于开始长牙的时候,康熙一行人总算舍得回京了,御驾回銮,她自然要率后宫众人前往迎驾。
在信了得了康熙的允准,她才安安心心用着皇贵妃的仪仗去迎驾了。
才远远的见了一面,康熙便急匆匆往乾清宫去了,这让等待许久的众嫔妃们不由都有些失望。
元栖带着四阿哥和六妃同行,惠妃颇有些酸溜溜的看着她,一别两月,未曾想贵妃娘娘已经成了皇贵妃了,副后之尊,可真是叫咱们羡慕。
荣妃一反常态,并不随着惠妃说话。
余下的几个也闷不做声,不管心里到底是嫉妒多一些,还是羡慕多一些,总之都没搭惠妃的茬。
惠妃脸色微微一变,挽尊似的提起大阿哥在今年木兰秋狝里的表现来,又成功为自己拉来了一波仇恨。
不过惠妃毫不在意。
回了永寿宫,母子俩叙过闲话,四阿哥把这一路上的见闻都说与她听了,而后不忘问道:我记得以前惠娘娘和荣娘娘是极和睦的,如今却因为大哥和三哥不和而冷淡了。若将来儿子和五弟不和,也会影响到额娘和宜额娘吗?
元栖只道是惠妃和荣妃关系竟到了明眼人都能瞧出不和的地步了,乍听到四阿哥这么一问,认真想了想才道:大阿哥和三阿哥之所以不和,便是因为他们谁都不承认自己逊于对方,你将来若因为觉得五阿哥比不上你,或是五阿哥比你还要厉害便心生不满的话,额娘不仅不会因为你和宜妃闹矛盾,反而要联起手来一起整治你才行!
望着四阿哥若有所思的目光,元栖点了点他的额头:你们去上书房是学东西的,不是为了争高低,更不是为了争夺你汗阿玛的宠爱。或者说,争夺你汗阿玛的宠爱,只是你学习的目的之一,最要紧的,当然还是学到的东西。
你汗阿玛今儿喜欢文武双全的,说不得明儿就喜欢长得好的,后日又喜欢说话好听的,再过些日子又喜欢年纪小的儿子,难不成你要通通学一遍?
四阿哥的神色由沉思转为目光一亮,他坚定道:儿子明白了,额娘的意思是让儿子不因外物蒙蔽双眼,坚持本心,才能不做下错事引来汗阿玛厌恶!
他也想明白了,汗阿玛乐于见到儿子们为了讨自己的喜欢而刻苦学习,但汗阿玛更是屡次强调兄弟们之间应长幼有序,兄友弟恭。
大哥和三哥,惠妃和荣妃如今的模样,恰好是本末倒置,成了汗阿玛最不乐意见到的情况了。
元栖满意的点点头,没忍住在他毛茸茸的寸头上摸了一把,佟氏七月薨逝,这些阿哥们按例百日内不许剃头,四阿哥头上已经冒出了一茬乌黑的头发,看着比原先光头时要顺眼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