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蹿开一簇的烟火,亮闪闪的,两人挨在桥边上看,谢行安轻声问道:阿栀,如今你还有什么心结吗?
晏桑枝看着河里波光粼粼的水面,她好像看到了爹娘在冲她笑,抱着还年幼的自己逐渐往远走去。
她看见所有曾经逝去的面庞,像忽闪的烟火从水面飘走。
乱世的生活在她的脑中被抛下,她能想起的,是师父的怀抱,麦芽的笑容,麦冬越来越活泼,是阿春一家不辞辛劳的帮忙,是谢行安牵着她的手。
她低低地道:没有了,此生无憾。
以前所有,她都于今生重新得到了。
此世所念亲缘俱在,平安喜乐,别无所求。
作者有话说:
正文到此就完结了,番外还有不少,会把之前没写都写上,再让我改我也是完全改不出来,一直进不了状态。
这篇文我写得太艰难了,从一开始全部锁章重写后也没有找到之前该有的灵感,所以呈现给大家的故事是还很欠缺的,反正一点点与我脑中的故事背道而驰。这点我真的深感抱歉。
也非常感谢大家这么久的追更,在本章留言,会发红包感谢大家支持。
如果对本文还比较喜欢的话,也可以来看另一本在更的新文《小镇人家》。
希望每一次都能说一句再见。
第53章 番外一 ◇
◎今生◎
【番外一】
除夕的天上总闪着一团团的烟火, 通往谢家的小道上灯火通明,晏桑枝和谢行安两个人不紧不慢地欣赏这夜色。
要说晏桑枝完全不紧张好像也说不上来,只不过她更习惯于把事情都藏在心里。
谢行安看出她越接近谢家, 话就越少,宽慰她道:我爹娘你虽然没有见过, 但我祖父阿弟都晓得你, 今日三叔、照月都在,就当是见见熟人。
不必担忧, 我只是在想到时候要说什么才好。
在家如何就如何,不用那么拘束。
谢行安拍拍她的脊背,停下来帮晏桑枝的袄子正了正,又笑着道:现下就更好了,无需担忧。
他的态度越云淡风轻, 晏桑枝的内心就更容易平静下来。
两人才刚跨进谢家的门槛, 在院子里赏烟火的一群人齐刷刷地看过来。谢母反应最快,原本还在说话,立马满脸带笑, 还喊了句,陈嫂,锅里的浮元子可以下锅了。
说完就大跨步走来,亲热地挽着晏桑枝的手, 话里一点生疏都没有, 好似她们已经认识很久了。
我很早就听过阿栀你的名字了,行安表祖母是你医好的吧,当时我听了就觉得这小娘子厉害。如今见了人, 我才发现这般投缘, 只不过伯母瞧你真的太瘦了些, 自己会做药膳,应当多补补才好。
谢母的话跟倒豆子一样,叫人连插嘴都插不上,这般地热情,倒也不全是为着谢行安。只不过从他嘴里听过一星半点晏桑枝的身世,本来就觉得可怜见的,瞧着人了,那厚袄子穿在身上,竟还这般清瘦,心里越发觉得不落忍。
这话也就多了些,谢母吹到冷风,一时发颤,赶紧拉着晏桑枝往里头走,边走还边说:外头冷,我们进去说,里头生了炉子,可别冻着了。
眼神一丝一毫都没有分给谢行安,他和剩下的人对上眼,都摇摇头默默跟在后头进去。
厅堂里生了暖炉,又关着门窗,一进门热气就冒了出来,谢母要晏桑枝坐在她旁边,不待旁人进来,又关切地问道:饭可曾吃过了?要是觉得饿,我先去给你端碗浮元子来。
晏桑枝到现下才有开口的机会,别人待她这般热情,她自然也不好木着个脸,笑着道:伯母,我吃过才来的,还不饿。除夕还上门来,真是多有打扰,特意带了点年礼过来,是些干货干果,还望伯母几个不要嫌弃。
阿栀,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谢母状似嗔怪,见了众人进来,就连忙给她引见,这是行安他爹,你就叫伯父好了,这是他祖父,阿栀你应当认得的,
晏桑枝也确实认得不少人,有熟人在,她也更放得开了一些,一一叫人。
不过谢行安有点郁闷,这些本来都应该是他的活计,现在倒好,全被他娘给抢了去,头一次被迫当了锯嘴葫芦,偏偏还插不上话。只能接收他们打趣的视线,坐在那里喝茶。
大家虽然对于两个人的关系心照不宣,不过没有定亲也不好说得那般露骨,叫人听去传开反倒不好。
所以谢三叔爽朗一笑,而后道:我第一次见着阿栀的时候可不像你们这样,我当时觉得她年纪太小了些,又是位女郎,看病应当没有像其他的大夫那样老手。
不过我谢三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你们可不晓得,她把完脉,就让我喝了碗粥,当天夜里我就能睡不少时辰。
他话里话外都是在捧着晏桑枝,就是想着怎么也要叫大家高看她一番,行医世家的可能对富贵权势都不算那么看重,但是对于医术好的人,大家一定是捧着的。
更别提后来还医好了我娘的病症。
谢三的好话点到为止。
在场的哪个不是人精,谢老爷子捧着茶附和,这在药膳上确实是没话说,我行医这么多年,确实只见到了这一个,阿栀你要是有空的时候,我还想跟你讨教,我也准备学点药膳。
当然可以。
晏桑枝一点都没犹豫,满口答应,难得有人想要跟她讨教药膳,自然是求之不得。
阿栀姐,这药膳是不是很难学?
谢行言好奇很久了,说到医术上他的话不停往外冒,我瞧每种病都要用不同的菜蔬,又各有药性,比之药材也不为过了,真要学好当真不容易吧?
学个几年应当就会觉得容易了,谢行安截过话头,他看向谢行言说道:你要是有什么想问的,晚点就来问我,改日我带着你去医馆见识一下也可以。现下就别问这些行医之事了,要是真的很想知道,我书房里还有不少书。
言外之意就是在告诉他,再提这些事,大晚上的都要押着他到书房里去把书给看完。
谢行言还是太嫩了一些,听到这威胁声也老老实实地闭嘴,旁边围着的人在那里看戏。
不过之后倒是真的没有再说起跟医术有关的话,大多说说家常,但大家也知道晏桑枝家里的那些事情,都特意避开了这些话。
等到后面浮元子上来后,满满一碗又圆又白的糯米丸子,谢母先给晏桑枝端的,她笑意盈盈地道:快尝尝,这合不合你的胃口?
晏桑枝不好推辞,尝了一口,浮元子特别甜。但她才刚咬上,就感觉牙齿硌到了,拿开勺子一看,咬开的元子里露出的是一枚铜板。
哎呀,吃到了铜板,阿栀你今年的福运只怕挡不住。
谢母说的真心实意,即使这明明是她叫陈嫂准备的,但说出来就让人觉得是真的。旁边还有莫照月附和,确实呢,我上年吃着了,那一年干什么事情都很顺利。阿栀,你今年只怕也这是这般,万事吉利。
晏桑枝也笑,可不知怎么,她鼻子发酸。怎么可能会看不出来,很久以前她阿娘还在的时候,也是这般特意将包了铜板的饺子给她吃,看她咬到了也是高兴非常。
从爹娘去世后,就再也没有感受过了。今日却在谢家得到了,她有点感慨。
晏桑枝曾经很固执地认为,谢家人虽说会礼数周全,待她应当不会很好。可是她好像真的错了,不过在一起守夜一晚,她明白谢家人当真很好相处。
祖父祖母和蔼慈善,谢父平日说话不多,但只要看他都是笑着的。大哥大嫂虽然不苟言笑,却给足了面子,一直努力搭话,他们的孩子也很乖巧。谢行言和莫照月是对活宝,总在耍宝。
哪管她不说话,大家也不会忘记她,总是时不时就找她说话,或是递点东西给她垫垫肚子。
谢母还跟她说,一个人不容易,尤其是带着一双弟妹,正好她早就见谢行安烦得不成,还得多亏有你收走他,远香近臭,出去住也好。
听得晏桑枝都觉得她是真嫌这个儿子烦人,之前那点关于入赘的担忧也渐渐放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