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古代小户女 > 竹笋君-竹笋君格格党(79)

竹笋君-竹笋君格格党(79)(1 / 2)

不过不能买, 过过眼瘾还是可以滴。母女二人便收拾一番,喊了正充门神的夏姐儿一道,准备出门逛逛,及至半下午再去船上做活儿。

几人方出了门子,就见张大郎正在家门口挂匾额。

虽不能换银子,但怎说也是皇帝亲自写的,最好还是得感恩戴德地挂起来,免得人说嘴, 给张家人扣个藐视皇恩的帽子。

不过张家人心里都不是很乐意,概因南水县有个拜拜的习俗, 老老少少有事没事都爱跟诸天神佛通个气儿。皇帝老子在大家眼里那也是开过光的。

假如把匾额挂在门口, 街坊们准得连去庙子的脚力都省了, 睡醒一睁眼大可以冲着门匾一二叩首。

王阿婆眼睛看不大清楚,但身子已好了许多,站在门口眯着眼盯着张大郎的腰带,伸手摸了两把,又转着念珠闭眼长叹:把匾额挂这么低,这是要折福的,到时把咱们家拜没了怎生了得,瞧瞧,才挂上去就发热了。

张知鱼牵着阿婆的手,愁道:阿婆,那是爹的腰!

王阿婆又拿眼对着上头瞧,眯了半天拍板:不能挂。

皇帝的招牌挂门上,且不说有被人拜得全家死绝的危险,再者这样难免招摇,显得张家人高人一等似的,他们又不准备搬家,做这个样子干什么,街坊都不好来往。

张知鱼眼珠一转,深明大义地说:没错,我们家庙门太小,挂门口给人偷了怎么办,我看还是抬回祠堂,让它日夜受香火熏陶,也显我们对皇帝老爷有孝心。

众人深觉这话不错,让人挑不出半点由头,当下便取了匾额又打算抬将回去,却见巷子里转出辆青布马车,上头下来一个笑吟吟的蓄了长须的中年男子,约莫四十岁左右的样子。

小林掌柜下车盯着匾额看了一瞬,笃定找对了地儿,对着众人拱手便拜,直言是金陵叶家的书铺掌柜,又从怀里掏出叶九思的信,信封上画了大桃骑猪的小像,活灵活现,跟要从画里跳出去似的。

这再做不得假,张知鱼亲眼见过叶九思画人像,知他有一手好丹青,且跟师爷又见过小宝和大桃在乡野疾驰的场景。

众人在门上叽咕几句,知道阿公狠赚了一笔,都忍不住双手合十对着匾额一拜,心说老张家真是要腾飞了,个个都是招财进宝的福星。

王阿婆心头一惊,更笃定决不能把这匾额挂家门口,自家把自家拜没了,这怎么说?

夏姐儿的嘴见着喜事就跟漏勺似的,立马就拽着小姑猪突猛进般弹到阿公门口叽咕,给老头子唬得同手同脚地出了门子。

老天爷,他赚了二百两银子,佛祖显灵呐这是。

张阿公出门看着儿子拿着匾额,左右也没个菩萨在场,一时心痒难耐,心道不如就拿此替了罢!便没忍住拜了拜,两个小的在后头有样学样,唬得张大郎一个轻跃倒挂在门上,只手朝下拿着匾额对着爹:爹,我还没活够呢。

小林掌柜带着两个小厮站在门口心说,张家果然奇人遍地,不发也难,又道他家大郎实在是慧眼识珠也。

张阿公对儿子的话充耳不闻,直将他死活抛在脑后,转头看小林掌柜,抚须道:我书卖了?

二百两银子。小林掌柜笑,拿话捧他,金陵都在说老张大夫治家有方,是个老福星!

金陵,就是那等做过王都的金陵,都在传颂他张年的美名了?

张阿公立在门口,只觉天地都蒙了一层微光,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当下便捂着胸口呼呼喘气,眼见着要倒,一众孝子贤孙见势不妙忙连抢带抬将他弄了回去。

孝子正给他爹捧茶顺气,孝媳一巴掌拍在净说鬼话的贤孙身上,竖眉:让你净传鬼话,看给你阿公唬得。

夏姐儿忍疼:不曾说鬼话,小林掌柜就是这么说的呢,娘。

一口飞锅冷不防砸到头上,闷头喝茶的小林掌柜再装不得乌龟,干咳一声关切地看张阿公:老张大夫身子可曾好些?又苦脸一叹:若有个不好叫我怎跟大郎交代。

免老,叫我张大夫就行啦。一时歇过气儿,张阿公便觉自个儿身强力壮如二八小伙,哼,一个有事业的人怎么能说老?又精神抖擞地坐直了问:我的书怎生卖的,怎么这般快就卖了。

小林掌柜见他好端端地坐着,脸上还泛着激动的红光,掂量了两句,不住地看正给阿公把脉的鱼姐儿。

张知鱼摸索一番转眼就有了定论,心说阿公身子素来健壮,怎这般容易被吓得腿软。

那头张阿公给她频频使眼色,张知鱼会意,眨眼就给这面子大过天的小老头寻出话来:不妨事,吃盏热茶顺了气儿也就好了,还是那日在乡里耙土闹的,筋骨还不曾养好。

我只有这么一个大哥,他要我做,有什么法子!张阿公伤感一叹,毫不犹豫地就将扣在大哥头上的锅加了把锁,还递给孙女儿一个赞赏的眼神,好歹维护住自个儿被二百两银子唬得腿软的脸面。

无量天尊,张知鱼为大祖父悲叹一声,又悄悄说了几句对不起。

如此小林掌柜才喘了口长气,放心地跟大伙儿说起这事来。

原来这八百册书还真有有些不好卖,一个才出了泥地的乡野大夫写的书如何卖得,乡下人不识字,城里人瞧不上,幸好张阿公有鱼姐儿提醒,在里头加了家禽走兽得病的图画,如此极大地提升了此书的可阅读性,又有成药坊帮忙,左右的乡县多少都销了些出去。

叶二郎见这样下去要折本,便打算跟脱销的书捆绑起来,要卖《伤寒杂谈》就得先买《家禽家蓄病症论》,先前的名儿被他给改了,这样显得更专业。

不想这事儿初见成效,叶二郎就从大哥信里听说了盐工的事儿,瞬间就喊停此事,将卖不出的老货跟这剩下的六百册书捆在一起,又花了一点钱请些小叫花四处念叨几个孩子救盐工的事儿主角儿是那群盐工和鱼姐儿,张阿公在里头扮演的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当家人,跟菩萨转世似的浑身冒圣光。

实则这事儿父女几个在家瞒得密不透风,张阿公压根儿不知道,但此书因此卖得极好。

时人都重名声,就爱这些有风骨人家,鱼姐儿几个孩子又那般小,赚得众举子小娘诸多眼泪,小林掌柜离开前,听说都有人在着手编戏了。

叶二郎趁热打铁,赶紧拉出横幅道:养猪和养孩子是一个道理,猪养好了孩子还能差么?张年大夫万物归一养法。

张大郎听得啧啧称奇,张阿公听得眼冒泪光。

张知鱼则喜上眉梢,她怀疑这是来了老乡。

遂问小林掌柜:叶二哥小时撞过头不曾?说过胡话不曾?

小林掌柜奇怪地看她一眼,道:这倒不曾,只是来过两个赖头和尚指着二郎说小儿抱金,以后这家要发惨!。

那会儿一家子因是庶支还被人骑在脖子上,光靠两间粮食铺子,二百亩地过活儿,要知叶家是八大盐商之一的巨贾,分出来的庶子竟然只能靠这点儿东西过活,跟打发叫花子也不差什么。

叶二郎从小跟着掌柜们学习,逮着过路的小商贾都能笑脸相迎去请教,这般二十年如一日才将叶家粮铺开遍金陵。

张知鱼点点头,这样有毅力的人不成大事那简直说不过去,又叹一回,看来是叶二哥自己爬摸滚打开了天眼,他不是穿来的。

众人说一回叶家如何如何,小林掌柜见在张家坐得半日口舌费尽还不曾说到正事儿上,心头急得要死,直骂自个儿今日撞了鬼,正事不说倒跟大娘似的光胡扯,忙咕噜噜牛饮一盏茶,打断话笑:我家东家原打算再加印八百册,又着我问问何时能写完新书。

张家诸人听故事正听得津津有味,这时才想起来还有这回事,忙看张阿公。

其实小林掌柜家里也有几个跟八九岁的淘猴儿,他也想取取经来着。

张阿公此事上很有些坚持,他是大夫,发财实非他老人家本愿,只是想平平无奇地做个流芳百世的医家罢了,遂心一横拒绝道:写医书成,教孩子么,不成。

小林掌柜吃了好大一惊,心说张家人竟这般高风亮节,钱送到门口都不要,又拿话劝他。

最新小说: 【多篇】看简介 哑巴美人 扑倒腹黑男 永不结痂的伤 重生皇女乱天下 快穿:崩坏宿主总说是系统坏掉了 洪荒之给我个面子 无尽星辰终是浮生一梦 修仙的我被全人类直播 我又抓住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