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不住就多看几遍呗。”李华坦然,“我来澜海之前是做传统媒体的,10年前与客户谈单确实只靠‘喝’。但现在时代变了,甲方的选择渠道有很多,媒介平台也有很多,我只靠维护客情签单,确实不够。”
“上个月我以行业专家的身份为甲方提供营销策划,对方操盘手问我‘CPA多少、线本多少、客资成本多少、有效转化多少?’直接给我问懵了。”李华之前卖的都是电台、报纸等展示类广告。他的客户属性与陈夕完全相反,大多是以曝光品牌slogan,维持品牌形象为需求,却没想到这类客户现在要求效果转化。
陈夕难以置信道:“现在品牌户都这么卷了么?他们还能挨个人问‘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我们品牌的?’并且消费者看到广告当时不一定购买,可能很长时间才下单,甲方要效果也没有意义啊。”
“是啊,我跟甲方聊品牌,他们跟我聊效果,完全不同频。”李华叹了口气,“我是以广告策略角度来与客户沟通,但甲方只在意结果。最后我说服不了他接受我的创意,他的操盘手不同意投放没有精准数据的广告,直接谈崩。”
要做实“行业专家”的身份,就要了解所有投放媒介。
所以李华学习产品知识是要能与甲方不同层面的人接轨,保持有效沟通。
“有时候挺羡慕你和马哥的,你们从商务过来对产品知识熟悉,不像我‘半路出家’,传统媒体的谈单固有思维已经形成,很难改了。”
陈夕心想:李华与林奕然同岁,都是88年的,他们都是比自己大10岁的老男人。快40的人,都那么有干劲儿,我这20多岁的小年轻,怎么能输呢。
小年轻回到工位,扯了张便签,写上:“努力工作,好好赚钱”,贴到办工桌正对着自己最醒目的位置,给自己打鸡血。
“最后一天了,加油!”陈夕小声对自己说。
“咋的了你。”张元吉在对面剔牙。他的面条吃光了,陈夕还剩大半碗。虽然平日陈夕食量也不大,但今天格外寡郁,满脸写着“丧”。
明明早上还给自己加油打气的奋进少年,在历经一上午约访客户接连失败后,中午情绪一落千丈,客户能牵动陈夕的所有情绪。
“张哥我真羡慕你,关系硬,能摇人。我这打电话不提人,客户都不跟我聊啊,签单也太难了。”李华羡慕陈夕精通产品知识,陈夕羡慕张元吉人脉广,张元吉羡慕李华是行业专家,一个羡慕一个。
“哈哈,我都不知道哪些公司有预算,嘴还笨,没你们带我根本签不了单。”张元吉说,“姓王的是产品知识专业,马哥是方案策划牛逼,我就认识几个人,咱们KA各有所长、互利互惠。”
“可你们都有专长,我什么都不行事儿,没有项能拿出手的。”
都怪林奕然拉我上贼船,我就TM不该来KA!
“啧啧,你看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张元吉说,“我们是各有所长,你是融会贯通,只不过贯通的不够彻底。”
陈夕耷拉着头:“就是说我什么都会,但又什么都不行呗。”
“呃……”话虽如此但不能说这么明显,张元吉委婉地换了个表达方式,“你要是什么都行,不就成林哥了么。澜海这20年也就出1个林哥,只可仰望不可逾越,你放平心态,比不过正常。”
KA对综合素质有极高的要求,不会审时度势的、不带脑子的、吃不了苦的都做不了KA,满足如上条件的销售已是浪里淘沙,能站在KA顶端的可谓凤毛麟角,林奕然就是这凤毛麟角。
林奕然产品知识专业,方案策划牛逼,人脉又广,一个人顶王爽、马龙飞、张元吉三个人。最重要的是,他长了张谈判专用的嘴,面访谈判林奕然若是澜海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销售的至高点是KA,KA至高点是林奕然。
午休时间陈夕没午睡,在工位上继续工作。KA级别比商务高,考核自然比商务重。他想再努力点儿,完成考核。
陈夕打开电脑,正要像往常一样在行业网站挑客户资源,突然顿住。
刚签的石材城客户,仅有5K毛利,诸如此类小单要签20单才能完成季度考核。
但如果是闪耀这种关键客户,签约一个就足够了。
李华都能改变工作方式,我为什么要墨守成规地像商务一样工作?
林奕然天天去应酬,也没看他挑线索打电话,签单却是最多。
在商务工作两年的固有思维告诉我:只有多打电话邀约客户,客户覆盖的基数大才会签单。但实际上,客户的数量不在“多”,而在“精”。
澜海将关键客户拆分成LKA与KA,二者的区别就是客户预算不同。
LKA是指本土有节点营销预算的客户,每个活动档期至少能拿出5W的预算。例如:某汽车厂商推出新车型上市,4S店在新车上市那一周会做广告宣传;某商业地产周年庆,会有为期10天左右的广告营销需求;某大闸蟹品牌在中秋前后,会有为期一个月的广告覆盖……
KA是指常年有营销预算的关键客户,每个节点至少拿出30W,全年上百万甚至过千万的预算。例如:全国连锁装修公司需要常年依赖广告业务,持续接单;政务文旅客户要做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矩阵,大力度宣传覆盖;药企要屏蔽负面新闻,宣传单品,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签约LKA客户仅仅只能勉强达成考核,签约KA客户才能赚大钱。
陈夕来KA这一年时间,每季度签约2-3个LKA客户,只为应付考核;而林奕然这些年,每个月签约2-3个KA客户,撑起澜海KA的半壁江山。
加班加点打电话覆盖客户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不是我想要的。
签约中小客户来支撑业绩考核太难,我需要改变工作方式。
我要签约能支撑我完成业绩的关键客户。
签真正的KA客户。
要签像闪耀这种高预算的、大额的、KA关键客户!
关键客户并非可遇不可求,他们就在那。俞城屈指可数的几家关键客户,所有媒体都知道他们的名字。
关键客户难在开发,可如果我不去开发,他们就一直不是我的关键客户。就像高山,倘若我不去爬,永远都无法越过。
关键客户难在破冰,签约前要花大量时间与甲方各个层面的人搞关系。但倘若我一直闭塞,不去与他们接触,当他们投放广告时,也一定不会想到我。
两年疫情拖垮很多中小企业,各个行业的龙头在疫情后脱颖而出,就像闪耀,仅仅一年时间,已经从签约时的腰部客户发展为头部客户。倘若我不与客户多接触,一昧在公司打电话,永远签不到关键客户。
陈夕打开澜海销售系统,将中小客户全部清除。打开各大品牌网站,查找高预算、广告适配行业,伏案奋笔疾书:
1.闪耀餐饮
2.腾达铝业
3.灶王城景区
4.古林装饰
5.中才教育
6.品胜教育
7.西陵药械
8.中海医药
9.奥莱地产
10.一哥木门
陈夕将这些关键客户写在破旧的A货包包里层。
这是他的关键客户名单。
这10家客户,倘若能签1家,就可以完成季度考核,喘口气,休息半年好好找个逞心如意的工作。
傍晚落日余晖洒在白皙的脸颊,陈夕紧握破旧的A货包包,手指关节泛白。
他的名单,不想别人发现,但要自己牢牢记着。
命运的齿轮在他决定签约KA关键客户的那刻,在他写下这名单时开始旋转,往后路途注定坎坷。
陈夕会因关键客户夜不能寐食不下咽,放弃很多固有原则,舍弃真我,变成心硬如铁、自信强大、睿智果决的KA一哥。
这份名单,也会将他与林奕然的命运绑定,凌乱纠缠,无法分割。
第24章 他想睡我(一更
夏夜闷热,铜锈斑驳的铁窗透不进风,陈夕趴在窗户边儿漫无目的刷手机,一刷就是两小时。晚八点,肚子饿得咕咕响,才想起要吃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