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敬生严肃的说道。
老人的脸上瞬间浮现出那种在绝望中压抑多日后看到希望的第一缕笑容。
“有95%的把握这已经很高了。只要真能治好我的病,要怎么治疗,我绝对配合。”
为了活下去,老人爆发出强烈的求生欲。
此刻,便是让老人花光所有积蓄,把棺材本掏出来治病,他都愿意。
与老人的激动相比,老人的儿子要显得冷静许多。
“爸,这事您先别着急。”安抚好老人,让其重新坐下后,老人的儿子看着李敬生用一种严肃的语气道“李医生,咱也是通过熟人介绍来的,有什么话,我就直说了!”
李敬生点头。
“请说!”
第64章 纠正大院误诊,田总来电
“我爸这个病你确定真的有治好的希望吗?说实话,自从我爸查出来是这个病以后,我已经问过六家医院,他们都说只能住院治疗试试,把握不大。你说有95%以上的治好希望,到底是真话,还是为了忽悠我们在这儿花钱治病才这么说的?”
这话当面质问,其实很伤人。
有些家属特别爱较真,往往喜欢把丑话说在前面。
在医生眼里,这类家属往往不好打交道,难相处。
“我行医这么多年,从不忽悠患者做不必要的治疗。如果确实没把握,我会直言不讳的告诉你们。还有,这个病不是由我来治,而是由疾控或者传染病医院来治。”
李敬生一字一句的回答道。
“那就好。我们最怕的就是人财两空,只要真能治好我爸的病,便是花再多的钱,我也愿意。如果我们耗尽家财,到时候我爸的病越治越差,或者就只是纯粹吊着一口气,每天生活在痛苦与折磨中,那我们宁愿不治。还不如拿着这笔钱,陪着我爸四处走走看看,该吃吃,该喝喝,陪他走完最后的人生路程。”
老人的儿子听到李敬生这么说,他选择相信。
不过从他的语气以及眼神当中,都能感受到一丝危险气息。
此人的性格可能有些偏执。
如果李敬生忽悠他们去指定医院治病,骗光他们的家产,到时候老人的病又没有治好,此人很可能做出一些极端行为。
比如杀医。
“治疗这个病费用应该不会很高。至少与你说的耗尽家财相去甚远。”
李敬生给患者与家属交了一个底。
治疗结核病,主要就是抗结核用药打针,不严重的话,在疾控中心就能治疗,免费。严重的话,在大医院治疗,可能需要两三万元,少一点的也要近万元。
这个主要视病情而定。
如果出现并发症,或者有其它严重症状,要用一些昂贵的药,治疗费用肯定要高出不少。
“那大概要多少钱呢?”
老人的女儿追问道。
“唔……老爷子的身体还算硬朗,如果不出现其它严重症状的话,一万元以内应该可以治好。”根据李敬生的了解,病情轻微治疗大概六千元左右,不过考虑到有可能会出现波动,所以报高了一些。
基本上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给患者报价都是报高不报低。
如果考虑到患者的治疗意愿不强,家庭条件较差,会说一个前期费用。
其实等到初期治疗完毕,病情有好转,这时候家属看到了希望,再穷也会想办法凑钱。
医生与护士这么做不是为了坑钱。
而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
有些家属和患者,本身特别穷的情况下,听到治病要好几万,很可能直接就放弃了。
这种情况就特别可惜。
所以,医护人员有时候其实是用心良苦。
“真的只要一万块钱就能治好?”
老人与一双儿女异口同声的问道。
看着这一家三口,李敬生不禁哑然失笑。
“那你们希望治好要多少钱?”
老人的儿子讪讪的笑道“一万块钱倒是真心不多。”
“医生,治疗肺癌真的只要一万块钱就够了?”
女家属忍不住问道。
“肺癌?谁跟你说你爸得的是肺癌?”
李敬生翻着眼问道。
“难道不是吗?我们在大医院找权威专家看的,他说是肺癌早期,治疗费最少也得五万元以上,考虑到手术后有可能复发,要做放化疗的话,费用会更贵,三四十万都有可能。”
女家属这回终于抖出了实情。
他们不但在大医院看过,还诊断出来是肺癌。
李敬生听后只觉得异常滑稽。
从未想过有这么一天,他居然有机会纠正大医院的误诊病例。
“我的初步诊断结果是肺结核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你们信任我,最好现在就去疾控或者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李敬生解释道。
“对了,你很可能也已经不幸被感染。以后与老爷子接触时,一定要戴好口罩。你与丈夫、孩子等人接触,同样要戴好口罩,以免再传给其他家人。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飞沫传播。”
听到李敬生给出的诊断结果,三人均是感到极为震惊。
“不,不是肺癌?”
老爷子惊诧的看着李敬生,脸上全是怀疑与不信。
在患者心目中,肯定是大医院的专家更值得信赖,更权威。
一家小诊所的医生,难道比大院的权威主任还厉害?
“我再重申一次,我的诊断结果是肺结核的概率大。”
李敬生非常严肃的说道。
三人相视一眼后,老人的儿子扶起老人对李敬生说道“我们先到那边商量一下。”
“没问题,我这里有口罩,你们把口罩戴好。”
李敬生一人给了他们一个口罩。
肺结核的传染性比较强,这里是诊所,必须尽力防止传染病交叉传染给别的顾客、患者。
“唐姐,你等会忙完把输液室与检查室消一下毒。还有,记得戴好口罩。”
“明白。”
唐萍答应着,把手头的事情忙完,拿着消毒液进去消毒去了。
李敬生坐在诊台后,静静的等着那一家三口商量出一个答案来。
隐隐听到老人说道“一万块钱并不多,我的退休工资就有七千多一个月,我自己出就行了。我决定按李医生说的去传染病医院治着试试看。”
“爸,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您想过没有,万一您不是肺结核,而是肺癌,到时候把病情延误了怎么办?医院的木主任可是说了,让我们尽快考虑手术根治,拖得越久越不利。”
“要不再去其它大医院复查一下呗!这个李医生好像还真有点本事,咱们刚进来检查,他就说病情比较严重。然后他说我有可能已经感染了肺结核,我想想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平时咳嗽也有过,但是最近几天老是浑身没力气,不想动。”
……
三位家属在休息区不断商量着,争取找出一个最有利,最稳妥的方案。
李敬生的手机这时候响了。
摸出来一看,利通医药田总。
李敬生的嘴角扬了扬,下意识的看向墙上的时钟。
五点四十七分。
马上快六点了。
这个吊毛,肯定现在才查看那张进货清单。
嘿嘿,此一时,彼一时,李敬生已经有了新的进货渠道,根本不必再受这个吊毛的闲气。
没有接通,而是直接按静音,扔在桌上不管它。
妈的,被这个吊毛晾过好多次,最过份的就是这次。
从昨天一直晾到现在。
求爷爷告奶奶的话说了一箩筐都没用。
让这个吊毛着急去吧!
两万的进货量,对于利通医药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可观的业务了。
果然不出所料,第一个电话没接,田总马上又拨打第二个电话过来了。
什么时候见到这货如此热情过?
除了刚开业拿第一批货,后面再没对李敬生热情过。
第二个电话还是没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