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公子凶猛 > 第985页

第985页(1 / 1)

('

然后回来做一顿简单的晚饭,吃了之后偶尔会去距离小石桥不远的兰三堂看一出戏,回来之后便沐浴早睡。

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她并没有觉得厌倦,还觉得很是安稳,很不错。

至少比在红袖招的时候惬意许多。

不用去想那么多的事,也不用去应酬那些客人们。

今日有雨,她用了早餐之后没有去院子里打扫昨儿夜里铺满了一地的落叶,她搬来了一张椅子坐在了正院的门前,看着院子里的那些枯黄颜色,眼睛微微眯着,似睡非睡的模样,脑子里似乎在想着什么,又像什么都没想。

一阵凄风忽来,院子里的那颗梧桐又飘落了几片黄叶。

就在那几片黄叶落下的那一刻,院墙上飞来了一个人,胡琴的眼睛眯得更细了一些,却并没有杀气。

那人戴着一顶斗笠,蒙着一张面巾踏叶而来,落在了胡琴的面前,偏着脑袋看了胡琴三息,笑道:“小日子过得悠闲。”

胡琴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意,她的眼睛睁开来,手从袖袋中取出,松开了握着的那一把短剑。

她站了起来,“我该不该向你行礼呢?”

“我是堂堂大夏皇太后,你当然该向我行礼了!”

“哦……太后请坐。”

她是徐云清!

她取下了斗笠,也取下了面巾,当真坐在了那把椅子上,学着刚才胡琴的模样眯着眼看着,忽然说道:“这长安的冬其实比金陵更凛冽一些……金陵已经落雪了,雪是轻柔的,这雨……”

徐云清摇了摇头,“我不太喜欢。”

“所以你没打算留在长安?所以你没去看你的儿子儿媳妇和孙子孙女们,却跑我这地方来了?”

徐云清点了点头,“毕竟大夏迁都这事还是挺大的,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来看看。我是来看这长安的,儿子那么大了,媳妇又那么懂事,孙子孙女也都很好,我懒得去看他们了。”

胡琴转身去屋子里又搬来了一把椅子,还搬来了一张桌几,生了个暖炉,取了水来煮上。

“我很久没有煮茶了。”

“我也是。”

“你在道院……可还习惯?”

“原本是习惯的,和苏苏还有个徒孙鹿儿在道院挺好,这一年道院招了三百多个弟子,都是男的,所以统统放在了外院。”

胡琴抬眼看了看徐云清,她对道院招弟子这种事情没有兴趣,却对许云清说的那句原本是习惯的有些疑惑。

“他回来了?”

“嗯,他回来了!”

“……那你是怎么打算?”

徐云清深吸了一口气没有回答,她坐起了身子,用剑鞘拨弄了一下炭火,过了片刻才说道:“我儿是皇帝,我能有怎样的打算?”

“所以你跑我这来其实是在逃避?”

“喂,我说姓胡的,咱们当年在红袖招可是同住了几年,许多人都还以为我们的取向有问题呢!我在你这住一些日子又怎么了?你一个人住着这么大个院子就不怕鬼么?”

胡琴大笑,笑得就像当年那十五六岁时候的模样。

她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大笑了,只有在最为放松的时候,只有在最为亲密的人面前,她才会如此不知收敛。

“好,我一个人住着确实也太冷清,你来陪我正好。”

徐云清瞪了胡琴一眼,忽然问道:“听说这长安城有个不夜坊,那里有三百八十家青楼?”

胡琴一怔,“怎么?莫非你还想去捣鼓一个红袖招?省省吧,我可不陪你疯了。”

徐云清俯过身子,看着胡琴低声说道:“我还听说这三百八十家青楼明儿三月三要举行一场花魁大赛,我不是说又去开一个红袖招,我的意思是咱们再次操刀,打造出一个花魁来,如何?”

就在这时,外面有叩门声响起。

徐云清瞅了一眼胡琴,“计云归不在,你还养了个小的?”

胡琴瞪了徐云清一眼,“几十岁的人了,还是和以前一样。”

她起身取了把纸伞去开了门,门外正是从不夜坊来的流云楼的头牌容朵儿。

第1212章 群策群力

御书房外的那一院子的菊花在这冬雨中显得愈发的金黄,倒是给这样萧杀的冬带来了一番明艳的色彩。

御书房里升起了一盆暖炉,倒不是因为傅小官怕冷,而是今儿个这御书房里要召开一场小规模的内阁会议,卓一行他们会参加。

他们的身子骨受不了这长安城的阴冷,听雪妃说南宫一羽腰痛的老毛病这些天又犯了。

南宫一羽和卓一行都向他提出了明年春回观云城这件事,对此他只能同意,也才意识到应该等到了夏天再将燕北溪和秦秉中请来,这阴冷的天气,他们两位老人恐怕也会觉得不太舒服。

可燕北溪和秦秉中以及老丈人董康平夫妇已经上了火车,明儿个上午就会到长安车站……这火车上可没空调,也没有暖炉,倒是有棉被,希望他们不要被冻坏了才好。

如此想着,他对刘瑾吩咐了一句:“颐养殿里的炭火要准备充分,床上的棉被要多备一两床……另外,就在颐养殿里开一个小灶,派几个御厨过去,要会做江南菜的御厨。”

刘瑾躬身应下,给傅小官煮上了一壶茶,然后退了出去。

片刻之后,卓一行、南宫一羽和孟常平三人撑着雨伞到了御书房。

“这天气……怎么说呢?其实论寒冷,它还真没观云城那么冷,但总觉得这里的冷会冷到骨子里去,莫要看就这么点小雨,不生暖炉还真熬不过去!”

卓一行踏入御书房便如此说了一句,傅小官笑了起来,“快来烤烤火,这就叫阴冷,主要还是地里环境的问题。”

“观云城距离长江很近,距离海也不远,那里有风。可长安城而今那南北大运河还未能贯通,这四面也多山,风难以进来,导致了冷空气在此凝聚,却又因不够太冷而不能凝聚成雪,才有了这样的气候……”

“赵厚,去吩咐厨房煮几碗姜汤来,那玩意儿驱寒。”

三位内阁幕僚坐在了傅小官的对面,他这才取了三份文书分别递给了他们。

“这是尚书省草拟的乡村振兴计划书,今儿个请你们来就是请你们帮忙再掌掌眼,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这计划书得在过年之前定下来,开了年就要照此施行……是一个大政策,关系到大夏六千万贫困人口,所以大意不得!”

说到了正事,三位昔日的宰辅此刻便捧着文书仔细的看了起来。

事实上这份文书他们已经看过,两天前尚书省就草拟出了这份计划书,并且举行了一场内阁会议,在那场会议上对这份计划书进行了足足一天的探讨。

现在他们手里的这份计划书是在那场探讨过后再次修订的,所以它理论上应该已经完备,但既然陛下如此重视,他们也不得不再次审视起这计划书来。

没多久,燕熙文秦墨文和宁玉春也走了进来,他们对三位老臣躬身行礼之后坐在了一侧。

傅小官为众人斟上了茶,此间依旧安静,只有翻书的声音偶尔传来,当然还有这御书房外簌簌的雨声。

半个时辰之后,卓一行放下了手里的计划书说道:“要说各项细节,里面其实都已经涵盖。老臣唯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执行。”

“这里面涉及到了七个道十六州四十三个县郡,无一例外这些县郡都是在极为偏远的地方,其中足足四十个县郡而今还未能通水泥路……那路想来也很难修。”

“当然,人定胜天,陛下既然要花这大力气来振兴这些地方,那就需要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做好监管。”

“老臣以为,此事得有御吏台和天机阁共同监督,另外……将扶贫这件事下达到各道之道台的头上,责令他们完成各自治下的脱贫任务。”

傅小官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卓老此言甚合我意,人力物力财力都不用担心,昨儿个我和户部尚书云西言了解了一下,从利亚大陆运回来的黄金已经达到了十六万吨之巨。这一次户部核算的乡村振兴计划的支出……包括修路,哪怕是山路也必须得修通,也包括架桥、修水利,以及人口的迁移等等,户部初步的核算是耗银十三亿六千万两。”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