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公子凶猛 > 第385页

第385页(1 / 1)

('

这在李财看来,陛下就已经释放了一个信号,傅小官此人,日后定会有大用。

自己果然没有看错,而今之傅小官已然崛起,并且势不可挡!

他居然想要见见家父……想来是因为新政的缘由,他想问问家父关于银钱进出或者调度之事。

这事儿当然得办好,所以他退了朝便急匆匆的回到了府上。

而傅小官却在退朝之后,再次被陛下给留了下来,随着陛下去了御书房,同行的还有燕北溪以及董康平——

两个老丈人一个老丈人他爹……傅小官跟在身后,心里颇有些忐忑,难不成是因为那场婚宴太过随意?

他自然是想多了,御书房里,宣帝坐在了龙台前,看着傅小官,开口便问道:“朕和燕相认为明年开年便将试点县郡增加二十处,但董尚书认为不妥,觉得操之过急,当徐徐图之,所以朕问你,你是如何想的?”

傅小官一怔,这特么可是得罪人的话啊,你是皇帝,你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呗!

可他思忖片刻,却依然说出了心中所想,“臣以为,当折中!”

宣帝愕然问道:“如何个折中之法?”

“臣以为明年可以新增十个县郡。”

燕北溪眉间一蹙,疑惑的问道:“从瑶县看来,这策略是没有问题的,从你在平陵屈邑两地的所为看来,这策略非但解决了两地百姓过冬的问题,还为明年好的势头打下了基础,为何不能多增加一些?”

“下官以为,这是因为目前这三个县郡仅仅只有西山在运作,并不能体现出此策之弊端。今日陛下下了旨意给一定规模的商人免除三年税赋……陛下和燕宰以及董岳父你们等着瞧,接下来便会出现许多的商人前往这六处地方大规模的投资。”

“这不是好事么?此策之举就是为了这些商人能够动起来啊!”

“回燕宰,让他们动起来没错,但您可不要小瞧了商人,我们的监管跟不上,他们会从中找出漏洞,并疯狂的利用。”

宣帝皱起了眉头,监管……这事情好像还没想过。

燕宰沉思片刻,问道:“会出现怎样的漏洞?”

“打个比方,我在平陵投资了十万两银子,招募了一百个工人,这达到了免税三年的条件吧?平陵县衙自然就得给我免税了,但这时候你找到了我,你是我老丈人的爹,说要将你所生产的产品通过我名下的作坊销往各地,我肯定只能答应啊,你的产品就这样销了出去,得到了税赋全免的优惠待遇,但你却并没有在平陵投资一文钱。”

“这是不是漏洞?”

燕北溪一愣,他立刻想到了许多,不要说全国,就是江南的商人若是通过这一方法避税,朝廷的税赋损失都难以承受,若是全国商人尽皆如此……明年哪里还有多少税收可言?

宣帝看向了燕北溪,二人对视了一眼,心里才明白其中还有此等大弊。

“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傅小官又说话了,“另外还有别的方面,比如每一个地方的投资结构是否合理?”

“依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在平陵设置了许多作坊,需要用到人工四万人。而今整个平陵大致有劳动力八万,但我们不能让这八万人全部进入作坊做工,因为田地还得要耕种。”

“那么正好,我从平陵招募四万农人,剩余四万从事农业生产,刚刚好。可若是再涌来许多的商人,开设了更多的作坊,导致用工人数大增加……这必然出现田地荒芜——人们都想去作坊挣现钱,谁还会有心思去侍候庄稼?”

“当各地都这样展开之后,只需要过三五年时间,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地方的农村会渐渐凋敝,时间越久,甚至许多的村庄就会消失。”

“这些去了作坊做工的农人确实挣到了眼前的银子,他们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提高,但是……当有一天商业不景气,他们想要再回农村,就会发现已经无家可归。”

“视线再放长远一点,就算商业一直兴旺,他们的后代也走上了这一条路,本县的作坊人满,他们会去外县,背井离乡若干年,村庄消失无数处,粮食价格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必然上涨,而这些农二代们,却再也无法回到农村了——他们连种田的基本技能都不具备,他们已经习惯了挣快钱的节奏,没有人再愿意回去侍候那贫瘠的土地。”

“另外还有就是无序的投资,只会导致产品的雷同,你我都织布做衣裳……最后满市场的衣裳卖给谁去?”

“所以,朝廷而今要做的不是新增加多少试点,而是将所有能够预计到的商业弊端规避,这就需要提前规范!”

第445章 问策 下

傅小官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听得三人一愣一愣的。

事实上傅小官仅仅说了一些浅显的弊端,更严重或者更深奥的他并没有去讲,讲了他们也听不明白,比如可能导致的经济危机,比如货币贬值,比如滞涨通胀或者通缩等等等等。

他能够预见,这一举国改革之举措,定然会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他希望的是这种转移是良性的,是就地发展起来的经济小镇——村民无须迁徙,自然形成集镇城镇化,村民能够在本城镇的作坊赚到银子,但又不会丢失了家里的庄稼。

农村得越来越好,而不是经济发展了,可农村却消失得越来越多。

资本逐利,若是没有管束,其后果难以想象。

宣帝燕宰董尚书三人更难以想象。

宣帝走了过来,坐在了茶台前,对垂首立在角落里的贾公公说了一句:“去把朕的那盒好茶拿来……”

贾公公躬身离开了御书房,宣帝看着傅小官,又问道:“按你此言,这商业举措岂不是有极大风险?”

“臣以为所有事情皆有利有弊,商业规范得好,能够提升商品的竞争力,能够反作用于制造商品的机械器具提升。商人能赚到银子,老百姓也能够通过劳动获得银子,国家可以在商品的生产以及流通的过程之中增加税收。

这些是好的一面,但坏的一面就是商业的竞争具有残酷性。在竞争的过程之中,必然有商人失败破产,必然有落后的产业被更先进的产业所淘汰。

这是放在国内的市场而言,但臣以为,我们的目光应该看得更远,当我们着眼于全世界的市场……陛下燕宰董岳父,你们想想。

如果某一天,将我们国家所生产的产品放在全球市场,我们如何在与别的国家竞争中获利或者说生存下来?

那是更残酷的市场环境,这就需要我们虞朝的商品具有领先性,在技术上具有更尖端的优势。那才是真正的战场,没有刀剑,却处处都是刀光剑影,一不留神就一命呜呼。

但那却又是一个灿烂的舞台,我们若是能够取胜,就能够在别的国家赚到大笔的银子,就能够主宰商品的价格,甚至于……通过商业手段,我们能够控制别的国家……”

三人都怔怔的盯着傅小官,贾公公迈进御书房的门槛时候,正好看见了这一幕,惊讶得他差点掉了下巴——

傅小官这小子,又弄出了什么惊人举动?

当贾公公把茶叶罐子递给宣帝的时候,他居然没有接,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贾公公此刻正站在他的身旁。

他正在脑子里幻想着傅小官说的那一幕——以世界为舞台,虞朝站在那舞台上,会是一番怎样的模样?

会被别国的商品杀得丢盔弃甲?还是能够攻城略地占领那处舞台?

而今国贸并没有开放,所有国家的商品并没有直接面对,但是从别国走私而来的商品却已经开始影响到少部分人的生活。

比如樊国的玉器,比如夷国的木器,比如武朝的铁器,当然而今虞朝的绸缎在这些国家据说也是畅销之物。

可这仅仅万千商品中的极小一部分,但也能说明一些道理。

如果樊国之玉器大举进入虞朝,虞朝之玉器就只能败退,如果在后续的过程之中虞朝的玉器工艺不能得到改良,那么最终它就会破产,然后消失。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