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问筠急的双脚直跺,这就是秀才遇到兵,而你还不能说人家错了。
她气得跳脚,咬着牙伸出手指着那侍卫:“好,很好,我记住你了。”
那侍卫又是一乐,笑道:“我每年都会被那些冒充皇亲国戚的人记住,我告诉你,我叫崔命,这样你会记得深刻一点。”
这时三楼上有人下来。
抬着一副卷轴。
“这是……?”
“天大幸事,你们真是好运,即将亲眼见证千碑石榜文!”
两人抬着卷轴走了出去,虞问筠和董书兰面面相觑——千碑石榜文?这可是流芳千古之诗词文章啊!
难道……?
两人牵手跑了出去,外面已经有侍卫维护着秩序,将一众学子驱离了少许。
一楼的教习和二楼的国子监官员走了出来,在兰庭阁第一榜的前面分两列而站。
“这是要干什么?”安六月问道。
一个不好的念头在燕熙文的心底升起,但他细想又觉得不可能。
中秋之诗词再难出精品,这是大家所公认的,难不成今晚还能有千碑石诗文面试?
过了半柱香的功夫,三楼上五位大儒来到了这里。
国子监祭酒上官文修走到了台上,面带微笑,精神矍铄。
“今日有幸与诸位才子于兰庭集共度佳节,其间诞生了许多精妙诗词,诸位已经看到。但现在,诸位将与我等共同见证一首传世名篇的诞生!”
燕熙文心里一震,愈发觉得不妙。
虞问筠将董书兰的手儿捏得很紧,董书兰浑然不知,她看着上官文修,脸上无比激动。
千碑石留名,这是何等大的才华!这是何等样的名声!
“经过吾与四位大儒经过一个时辰的研讨,这首名篇便将在此刻面世,这是吾大虞文昌之兆,是吾等读书人之楷模,尔等切莫妄自菲薄,当观之而自勉!”
“放榜!”
随着上官文修的话音落下,站在高处的二人落下了此榜。
偌大的榜单上只有一首词和一个人的名字。
燕熙文只觉得脑子嗡嗡一热便连视线也变得模糊,方文星更是脸色煞白瞬间冷汗湿透了衣衫。其余诸人难以置信,尽皆屏息了呼吸,张大了嘴。
虞问筠捂着小嘴,董书兰拽紧了小拳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许多人在低声吟唱,许多人在举头望月,许多人在闭目沉思。然后尽皆黯然,仅剩一声长叹。
问天下……还有何人能作出如此佳作!
他叫傅小官,写红楼一梦的傅小官。
他是临江人,其父为临江大地主,他自然就是小地主。
他仅仅秀才之身,他还曾作过两首词。
……
上官文修捋着白须再次开口。
“经吾等投票表决,此水调歌头一词,词意高远,立意悠长,意境无人能及,实乃千古绝唱!故,此词将刻于千碑石甲字第一列!”
人群轰然。
月满未央!
第64章 生于临江 传于未央
上京未央湖兰庭集于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出现了一首居与千碑石甲字第一列的千古绝唱,这一消息已经在上京城流传开来。
千碑石中秋诗词已有数十年未曾有过,而今却又再现,这自然是文坛极大的盛世。
它就如一块巨石落于那未央湖里,在上京城掀起了偌大的浪涛。
几乎就在那首词出现后的半个时辰之内,位于秦淮河的花船红袖招上,便由花魁雪飞飞首唱了出来。
据说,这首水调歌头由胡琴胡大家亲自重新谱曲——胡大家醉心于酒,已经十数年未曾谱曲,但她在见了这首词之后,沉默数息,就将流传数百年的原曲调给改了,这一改,便是面目全非,却又更加动人,红袖招上所有的客人都见证了此词此曲之美妙,言说胡大家果然宝刀未老。
当朝枢密院枢密使燕师道第三房夫人的幼女燕小楼也在此间,她是和秦秉中之孙秦成业秦若雪两人一起来的,因为秦秉中说兰庭集那地方无趣,不如在这红袖招听听曲儿。
燕小楼是想去兰庭集的,可她哥哥燕熙文不愿带她,倒不是兄妹间有什矛盾,单单就是燕熙文觉得兰庭集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你一小姑娘去颇为不妥——燕小楼已满十四,迫于兄长平时的威严,她便只好来到了红袖招。
没有人料到今年的中秋夜,兰庭集会出现能够登上千碑石的诗文,甚至还位于千碑石甲字第一列!
想来兰庭集在那一刻定是万众欢呼的盛况,而作出此词的那人,定若璀璨明星了。
燕小楼有些失落,如果能够亲眼目睹那一幕,会是多么的美好。
当水调歌头的曲声在红袖招响起,当雪飞飞将那词缓缓的唱出,燕小楼才知道这首词,果然是千古之绝唱!
那么,是谁写的这首词?
会是哥哥吗?
上京文人无数才子满地,这是没法去猜测的。
直到最后那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直到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直到此间数十息的沉默之后,居于左侧临窗处的太常寺少卿徐云归问道:“敢问姑娘,可知此词为何人所作?”
雪飞飞未曾回答,胡琴胡大家走了出来。
她的脸上带着笑意,虽然年以三十有六,但容颜依旧姣好,甚至还多了几分雍容富贵。
她醉于音律足足三十年,精通各种乐器,所谱之曲传遍天下,无人能及,故,世人尊其为大家。
她已有数年未曾谱曲,今夜却为这首词,再次操刀。
此刻她站在台上,看着众人笑道:“此词,生于临江,传于未央,终登殿堂,留于千碑石上,为万世景仰。”
生于临江?
传于未央?
这么说,这首词是在临江那地方诞生的?
徐云归皱起了眉头,他很不喜欢临江那个地方。
秦若雪眼睛一亮,忽然扯了扯哥哥秦成业的衣袖,低声问道:“会不会是他?”
他是谁?燕小楼很是好奇的看向秦成业。
“怎么可能,那家伙在下村还不知道回临江了没有。”
台上胡大家顿了顿,又道:“此词之作者,被秦老誉为忘年之交。他所酿之天醇,足以媲美我这红袖招的添香。他著了一书,名为红楼一梦!”
秦若雪张开了小嘴儿一脸惊讶,她看着秦成业,秦成业一脸懵逼,心想那小子居然如此厉害了?
燕小楼已经知道了是谁,心里无比欢喜。
徐云归眉间成川,渐渐又散开,独自喝了一杯酒。
“而今,他作了一词寄于董府董书兰姑娘,今夜书兰姑娘将此词呈上,得五位大儒肯定,共举为千碑石甲字第一列,此词,为千古绝唱,此人……乃人中龙凤。”
“下面,由雪飞飞再为大家唱上一曲枉凝眉。”
胡大家退去,曲声再起,所有人面面相觑。
尤其是徐云归,他忽然觉得这一切仿若在梦中,是那么的不真实。
妹妹云清以仙去十年,她那儿子长大了,他人虽然在临江,其名却已震动上京。
他会是什么模样?
会不会像云清那样漂亮?
如果当年父亲不做出那决绝之事,云清会不会那么年轻就走了?
覆水难收。
一回首,不过红楼一梦。
……
胡大家坐在船尾,此处无人。
船尾摆着几道贡品,燃着香蜡,还有一个火盆。
她点燃了一把纸钱放入盆中,火光便映红了她的脸。
“你那儿子长大了。”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像变了个人儿,这是你的护佑,我是知道的。”
“他出息了,也出名了,写了书,写了诗词,都是传世佳作,我就不明白傅大官那厮怎么能生出这么优秀的儿子,想了许久,这是因为你的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