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在寒假时,已经来过一次;如今欧美已经开学,但林瑞东却想着来体验春节,奥黛丽赫本就直接给他请假,一家人来到香港团聚。
一家人在深水湾79号,其乐融融。
“你怎么不让瑞寰来洛杉矶读高中,这样我也能照看一下的,兄弟三人也可以经常接触!”坐在沙发上,奥黛丽赫本埋怨道。
这个男人既然想家族团结,她便秉承这个理念,更何况大家相处确实很好,三个女人都一起扛过枪,上过战场。
林志超笑着说道:“要的是培养他的独立性,自然不需要有大人看着他,更何况我已经找到了他寄宿的家庭,让他体验寄宿三年生活。”
他对自己这个安排很得意,当然也征询过林瑞寰的意见。而寄宿家庭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既不是林志超的朋友,也不是林志超的手下,而是长江工业集团的一个客户。
不过林志超拜访过,所以他觉得这样安排没有问题。
奥黛丽赫本说道:“我会偶尔去看他的,带上他两个弟弟!”
唐彩芸连忙表示感谢,儿子再聪明,今年也不过十三岁,她很难离开香港,所以有奥黛丽赫本偶尔去探望一下,还是不错的。
林志超说道:“尽量少去探望,不要给予金钱,他的三年高中生活,评价只有在寄宿家庭、学校才能体现出来。而且,这个寄宿家庭我特意拜访过,很有文化、素养的一家人。”
他有他的想法!
见状,奥黛丽赫本马上说道:“好吧,我明白你的想法了,那可以邀请他来洛杉矶万,在节假日的时候。”
她必须理解男人的想法!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这个不错!尽量不要去寄宿家庭打扰,免得闹出一些事出来,晚点让瑞寰联系你就行。”
林瑞寰作为他的大儿子,倾注了最多的精力,读完大学才二十岁,林志超是希望他选择在美国工作两年,或者读一个硕士回港。
这样一来,1971年回港,正好见证长江实业上市的过程。
关于子女留学方面,林志超的打算是:在1967年的前一年,将林瑞江、林瑞海、林瑞楷这三兄弟,也全部送到加拿大、英国、美国去留学。几人最小的林瑞楷,在1966年也不过12岁,相当于中学就开启留学生涯。
第一是提前留学也有好处,第二是那一年香港不太平,分散‘投资’更好。
到了大年初二。
林志超带着一大家子,来到唐仲源家,包括奥黛丽赫本及两个儿子。
而唐仲源一家,已经搬到了深水湾77号,是今年年初搬进的。整个深水湾77号的重建工程,仅用了4年时间,速度比深水湾79号建得快不少。
主要原因就是,满足岳母宋巧玲的迫切愿望,搬进花园别墅居住。实际上,唐家在半山的花园洋房也不错。
别墅里,林志超、唐仲源、唐显千、唐友千坐在客厅的沙发里,喝着茶,而宋巧玲则带领女人孩子们在别墅参观和游玩。
唐显千已经工作三年半,唐友千已经毕业半年,唐仲源现在已经是在培养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今年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小儿子则留在自己身边培养。
唐仲源的事业分为两部分——纺织和成衣,至于地产算不上他的产业,旗下也就荃湾一处大型工厂,北角和柴湾各一幢工业大厦。
“尼日利亚那边做得怎么样?”林志超随口问道。
唐家就是他扶持的,没有他,唐家可能已经回沪市改造了,这个才是唐仲源最感谢林志超的地方。当年他还想着政局稳定下来,就回去,是林志超劝下了他。
而唐家的纺织、成衣,都离不开林志超的扶持,特别是成衣产业,就是当年的长江制衣。而如今尼日利亚的产业,更是林志超提出来的,否则根本轮不到唐家。
“发展很不错,目前我们已经有6家纺织厂、2家染厂、1家制衣厂,资本额已经达到2000万港币多……尼日利亚政府部门,对于我们给予了很好的支持和保护,非常希望我们继续加大投资。”唐显千恭敬的向姐夫汇报。
唐仲源补充道:“虽然他们希望我们加大投资,但我们还是一点点追加投资,第一可以吊着他们的胃口,第二是预防政局不稳。”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三年半的发展,已经是很快了,岳父考虑得很周到。”
聊了一阵,唐仲源笑着说道:“瑞寰今年十三岁了,再过七年也能回来帮你了,这孩子既聪明,又稳中,一看就是做事的料。”
林志超笑着说道:“还早,我希望他二十二岁再回来,要么在美国工作两年,要么读个硕士。若说帮手,有彩芸、彩英看着,我已经是不急着考虑其它了。”
唐仲源父子三人这才明白,唐家的另外两个女人,同样是林氏家族的实权派。林志超并没有一些老牌商人的顽固思想,让女人在家照看儿女,而是鼓励妻子到公司工作。
第291章 【动静有些大】
又是一年的春天(1962)。
林志超从海外归来,此行他得到两个明确的信息——世界航运已经复苏,对油船的需求增加;美国股市自去年底开始下跌,不到三个月时间标普500已经跌去16%,依旧在继续下跌。
这两个信息都在他预料之中,但林志超依旧每年会花三四个月时间在海外,收集各种信息和处理人际关系。
航运复苏,油船需求增加,这意味着去年打造的10艘十万吨以上的大油轮,租赁没有压力;毕竟香港航运的优势已经出来,那就是价格低,海员能吃苦。
标普下跌16%,说明林志超押中一个‘股市转折点’,虽然克里斯等人建议他抄底少量的资金,但林志超毫不犹豫的否决;真正抄底的时机,一定是十月份的‘导弹危机’期间。
这天上午。
安达臣大亚矿产举行了开采典礼,林志超邀请了不少置业商朋友参加。意思自然是不言而喻,就是希望大家照顾照顾生意。
以林志超的作风,在业界是非常好的风评。
首先,地产界的旺盛,是和林志超的创新手段息息相关,分层、分期、公共屋契、私人屋邨……
其次,长江置业庞大,但并没有恃强凌弱,至于和张玉良家族的竞争,都是在合理范围内,并没有使出什么恶意的手段。
最后,林志超多次帮助和指点濒临破产的置业商——何显、廖宝珊,在业界备受尊重。
正因为如此,不管是中天钢铁厂,还是现在的安达臣大亚石矿,两种建筑材料,自然会在业界更容易打开市场。
随着一声声炮声响起,安达臣大亚石矿正式开始投产。
飞艇泰笑着讲道:“林生,炮声一响,财源广进!”
林志超拱拱手,回礼道:“听说你在加大投资挖沙,以后香港建筑业就靠你的沙子了,哈哈!”
飞艇泰苦笑道:“我那个海沙生意,一年多则盈利百万,少则盈利几十万,随便盖幢楼,都能赚好几倍。”
林志超好奇的问道:“不会吧!沙子可是香港紧俏的建筑材料,你赚这点,大伙你们信么?”说完,他指着周围的人笑道。
今天来参加的有马锦灿、廖烈文、李高福、彭国真等老牌地产商,也有新晋地产商郭德胜、李兆基、陈曾熙等。
“不是很信!”众人纷纷笑着摇摇头。
飞艇泰见大家不信,只能解释一通。
原来,海沙是由政府进行招标‘挖沙点’,如果你中标的话,只能在定点挖,而且挖到的沙子得交给政府统一价格收购。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海沙是矿产,其次是海沙可能含有黄金,故政府在放开粮食、煤炭之后,任不放开海沙,而是实行专卖经营。
飞艇泰挖沙,以前是招聘几百艘的临时驳船挖沙,挖一立方是三港币多的开销;这些驳船都是人工挖沙,根本完成不了一年的指标,因为这些驳船还会跑去运煤炭;而次年还得承包给他们,而支付的预付款总是换不清——即给了一定的费用,但挖的指标不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