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吧,明日誓师大会见。”徐达一挥手,众将便告退出去。
只有两位王爷和颍国公没动。
待众将退出节堂,傅友德这才问起徐达身体怎么样了。
“就是刚才说的,活了,但也不中用了。”徐达苦笑一声道:“前天试着骑马,结果腿上没劲儿,根本上不去,被人扶着上了马也坐不住。”
说着他叹息道:“说起来我还比你年轻好几岁,结果你还能生龙活虎带兵打仗,我却只能看着了。”
“你这不是生病了吗,能把命捡回来就谢天谢地了。”傅友德安慰他道:“再说你的功绩已经震古烁今了,总得留给我们点露脸的机会吧?”
徐达闻言对傅友德歉意道:“本来我的意思是,直接让你当这个大将军,但皇上最后还是让我挂着这个名头,真是对不住老兄啊。”
“大将军哪里话?末将当这个左副将军,就已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再给我个大将军,哪能镇得住场子?”傅友德苦笑不已。
他说的是真心话,看着出征名单上那一串年轻气盛的王爷公爷,他就头大如斗。
心说这南线北线就是不一样,征云南时自己还能跟沐英、郭英、金朝兴那帮人面前,稳住征南将军的架子。现在来到北线,面对这一堆的王公,他还真是支棱不起来。
幸亏有六王爷给他当监军,不然他都不敢接这个差事。
第一二五一章 又让老子当坏人
“我明白你的担心,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徐达沉声道:“我最不担心的就是打仗,这帮家伙个个都是好样的。但此役的重点偏偏不在战上,而是功夫在诗外。如果他们沉不住气,由着性子乱来,会坏了我们的大事的。”
“是啊。”傅友德深以为然道:“战场上军令如山,他们应该可以令行禁止,但是就怕时间一长,他们乱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举荐你,而不举荐宋国公的原因,冯胜就不会担心这些。”徐达也不讳言道:“他说不定也会一起乱来,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徐达再次强调道:“这是我们的最底线,也是永远占据大宁,将东北与草原彻底分隔开。这不是单纯战斗能办到的,必须要彻底收服兀良哈部!所以军纪一定要严,你处理不了的,就绑给六王爷,让王爷收拾他!千万不要姑息,切记切记!”
“大将军放心吧,末将记住了。”傅友德忙重重点头。
朱桢听的嘴角直抽抽,他么又让老子当坏人……
一旁的四哥小声笑道:“本来大表哥他们都带了好些玩意儿,一听说你当监军,全都留在北平了。”
“我有那么可怕吗?”朱桢一脑门子黑线。
“你自己不觉得?”老四笑道。
“好吧。”朱桢无奈的摸了摸自己的脸颊。
这时徐达进入了正题,两人赶忙住口,听大将军对颍国公道:“攻占庆州通辽之后,我就派乃剌吾等人返回纳哈出营中,游说各部归降,彼时他们被我大军围困,战不能胜,退无归途,应该会有不少人愿意投降的。”
“是啊。”朱棣接茬道:“根据乃剌吾他们所说,纳哈出所部,尤其是兀良哈部,这几年跟着纳哈出生计艰难,好容易能跟我们做点生意,又被纳哈出打击,早就一肚子怨气,所以他们才会投奔过来。”
“乃剌吾他们主动请缨,愿意去说服更多纳哈出的部下归降,应该是有把握的。”傅友德点头道。
“嗯,这都亏了六王爷当年的妙计啊。”徐达赞叹一声道:“他让老夫明白了,用贸易作为武器,运用得当的话比十万铁骑还厉害。”
“其实贸易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岳父说动了父皇,改变了原先一味强硬的民族政策。”朱桢谦虚的摇摇头道:“用允许贸易引诱蒙古各部内迁,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才是最致命的。”
“是啊。”朱棣点头笑道:“谁愿意放着好日子不过,天天在漠北吃沙子?这招釜底抽薪真是太厉害了,这才几年功夫,已经有十万蒙古人内迁了。虽然人还不算太多,但趋势已经很明显了,这时候那些蒙古王公只要不傻,都会想一想出路的。”
“不过有这个心思,和付诸行动之间,尚有巨大的鸿沟,不狠狠推他们一把,他们多半还是会选择维持现状的。”朱桢接着道:“毕竟王公贵族不用为生活发愁,跟普通牧民想的还不一样。”
“王爷说得是,所以庆州通辽两战是关键。”徐达接过话头,沉声对傅友德道:“这两仗必须大获全胜,要打的蒙古人心服口服,这样才能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要是这一仗打的拖泥带水,不干不脆,让乃剌吾拿什么去说服那些蒙古王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