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事情是这样的。”孔讷叹息一声道:“两个月前,明一道的王大教主忽然到了曲阜。这个王大教主神通广大,前元时就在北方叱咤风云,据说还跟王保保称兄道弟过。他最大的本事就是立教,别人用毕生精力创一个道门,他却能一年创一个道门,而且还都能混的不错。”
“还不从实招来!”朱桢断喝一声。
“真是乌烟瘴气,令人义愤填膺!我看你北孔也就府门外那对大石狮子还干净了!”朱桢提高声调道:“该让南孔的人带祖归宗,好好重振下门风了!”
“就在这说!”朱桢点了点桌案:“孟克仁是你跟班,本王也不会瞒着胡藩台吴臬台。”
“唉……”孔讷心说今天可真是颜面扫地了。但他拎得清轻重,知道对他们北孔来说,最要紧的就是不让南孔卷土重来。只要保住了衍圣公之位不旁落,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是皇上已经定了我们北孔继承衍圣公了。”孔讷已经没法从历史和传统中找根据,只能靠朱老板的决定说事儿了。“而且那孔希鲁上书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皇上不都没搭理他吗?”
“……”朱桢眉头一挑,知道戏肉来了。
“后来了解到了南孔的情况,但考虑到你家毕竟干了上百年,至少在北方也算深入人心;再说你爹对我父皇也是毕恭毕敬、千依百顺,父皇一来嫌麻烦,二来也很满意你爹这个人,所以才会对南孔的人爱答不理。”
说着,他嫌弃的看一眼孔讷,幽幽道:“可现在你爹已经没了。而且本王来兖州这段时间,告你孔家的人可不少。”
“没……”孔讷刚要死不承认,朱桢猛的一拍桌子厉声道:“你给我想清楚了再说!只要有一个字眼儿不实,本王就亲自到你孔府坐镇,非把你北孔那些腌臜事查个底朝天不可!”
“不夸张的说,山东的会道门大半都是他的杰作,那些教主门主之类,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孔讷接着道:“谁敢没事儿得罪这种邪门人物?我便见了他,结果他开门见山的说,自己是代表齐王而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华夏光复,汉家再兴,他们愿意出仕,可谓天经地义。”朱桢接着道:“而且是国朝盛事,应该隆重欢迎才对!”
这也是南宗一直瞧不起他们的原因之一。
“他说齐王殿下胞弟和母妃相继出事,自身也深陷危机。所以为了营救胞弟母妃,也为了自救,他决定自导自演一场戏。”孔讷又道:“具体就是发动百姓起来反对鲁王的暴行,只要民变规模够大,朝廷就得靠他这个以武略见长的王爷平叛,自然就不会再针对他,如果立了功,他还能请皇上赦免他母妃和八弟。”
“千万不要啊!”孔讷终于相信六王爷是下定决心要收拾自己了,而不是单纯的恐吓。他自家人知自家事,就他们老孔家那一屁股屎,哪里禁得起查?
他们北宗确实比较没有节操,还有给金朝当衍圣公起家的一支,不过被他们这一支成功的撕掉了。
于是他便艰难的点头道:“我们两家确实事先知情,但绝对没想到会闹得这么大。”
“这……”孔讷登时不敢摇头了,嘴唇翕动了好一阵,才下定决心道:“请王爷屏退左右。”
“好,那本王再问你一遍!”朱桢点点头,一字一顿的问道:“这次齐鲁民变,跟你孔家有没有关系?”
朱桢指了指桌边那口大箱子,沉声道:“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已经包括侵占民田、欺男霸女、卖官鬻爵、偷税漏税、草菅人命、豢养私军、逾越违制等几十条罪状了。”
朱桢心说那肯定是掌握了核心打法,打通了底层逻辑,才能迅速实现裂变……
“所以他需要有人帮他在全省宣扬鲁王的暴行,好让民变规模够大。干这种事,没有比王大教主更合适的人选了,但需要征得我们两家的同意。”孔讷迟疑一下,还是忍不住抖擞一下道:“在山东地儿里,我们两家坚决反对的事情,是很难办成的。”
第一二零三章 老实了
“当时为臣十分气愤鲁王的暴行,觉得这也未尝不是个治一治他的办法,加上觉得齐王也是一片诚孝,就没有坚决反对。”孔讷说着赶忙补充一句道:“那会儿尚不知道王爷会亲临兖州,不然肯定不会同意的。”
“又避重就轻了!老十为非作歹这么长时间,可见你上过一道弹章?!你孔家会为了区区百姓,开罪一个王爷?骗鬼呢吧!”朱桢一拍桌子,喝道:“把自己摘得太干净了!再跟我打马虎眼,本王现在就把这一箱子状纸送到京城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