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王真是博学啊!为臣也是这样认为。”刀干孟忙赞道:“加上原先的征南将军和副将军也都被召回南京了,现在只剩下个皇帝的干儿子独撑场面,他能稳住局面就谢天谢地了,是不可能,也没能力大规模用兵的。”
“有道理……”众大臣纷纷点头,都觉得刀干孟肯定没猜错。
“但他有可能会派几千人规模的援军。”思仑发又沉声道:“身为目前云南的最高长官,相信这点权力他还是有的。”
“肯定有。”刀干孟点点头,然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很简单的加法题,几千明军就能靠着又一座又矮又小的土城,愣生生拦住他们五万麓川军。要是再来几千明军,怕是他们派五万援军都不一定能赢。
而且据信使所说,那俄陶又聚起了几万兵马,虽然不敢靠近定边城战场,却一直在外围对麓川军进行骚扰。
元江的那直也彻底站在本民族的对立面了,说不定也会派兵去支援……这些原本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不利状况,都随着刀厮郎在定边城的严重挫败,变成了有可能。
因为它打破了麓川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神不能流血,神话也容不下失败。
要是这些不利因素都发生了,那刀厮养再带五万人去,还真有可能一样没法搞定。
那时该怎么办?难道再派五万?那可就真成大王所说的添油了……
思伦发烦躁的起身,在精美的地毯上来回踱步。众大臣大气都不敢喘,唯恐干扰了大王的思路。
思索良久,思仑发终于站住身形,沉声道:“本王决定全国总动员,亲率三十万大军前往!”
“啊?”
“什么?”一众大臣目瞪口呆。
“何至于此啊大王?”就连刀厮养都赶忙劝谏道:“真用不了那么多人的。”
“本王不只是为了救人,还要给他们一记痛击!”思伦发却斩钉截铁道:
“如果沐英不来增援的话,就先全歼定边城的明军,然后进兵大理,兵锋直抵下龙关,就不信他还敢见死不救!”
“那是断然不敢的。”刀干孟断定道:“大理可不是区区景东可比,那是云南旧都,一旦失守,明朝在整个云南的统治都可能崩溃,后果谁也承担不起,别说他是皇帝的干儿子,就是亲儿子都不行!”
“确实,丢个景东府,都能让明国皇帝把他儿子招回去处分,那沐英怎么敢丢失大理?不要命了?”刀厮养也赞同的点点头。
“嗯。”思伦发微微颔首,提高声调道:“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明军主力身上,取得了一场大胜,让国人知道,我麓川军就是不比明军差!”
说着他叹了口气道:“本来,攻下景东之后,这一目的就达到了。可让刀厮郎这一折腾,又得重新来过了。”
“是啊,真该死……”刀干孟一伙人,与刀厮郎、刀厮养兄弟,素来不睦,闻言马上附和。
刀厮养心中暗恨,赶紧岔开话题道:“那敢问大王,我们真要攻下大理么?”
“视情况而定。”思伦发缓缓道:“若是那沐英非要当缩头乌龟,就是不来增援,那就把大理吃下来,效果也是一样的。”
“没错。”群臣纷纷点头。“大王高见。”
第一零九九章 总动员
“总之,一定要在明军集结就位之前,大胜他们一次。”思伦发重重一攥拳:“有这场大胜攥在手里,我们才能放心跟明朝大军周旋到底!”
说着他语重心长道:“诸位,我麓川国的命运已经来到十字路口,是一蹶不振,还是一飞冲天,就看这场战争了!”
“是!”群臣齐声应道:“臣等愿为大王粉身碎骨!”
……
于是当天,麓川政权便下达了动员令。
这个年轻的政权,是为战争而生的,动员能力相当出类拔萃,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全部三十万大军便集结完毕了。
思伦发在勐卯的王宫前,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仪式。
他穿着父王留下的金盔金甲,对自己的臣民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训话。
“我们傣人历史悠久,在三江上游,已经繁衍了数千年了!从勐达光到前后果占璧,我们的祖先,建立了一个个伟大的国度,始终君临这片土地!”
“我的父王,伟大的思汗法,继承历代伟大先王的遗志,重建了傣人的政权,并将其发扬光大,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国度!我们傣人至上的乐土!”
“嗷嗷……”台下的麓川兵便兴奋的咆哮起来,想到自己缔造的这个伟大国度,怎么不自豪的热血沸腾?!
“但现在,明朝人不愿意让我们的国家继续存在,决心要消灭我们,因为他们有句老话叫自己睡觉的地方,不能躺着别的男人。”待士兵们安静下来,思伦发接着煽动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