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王人没在贵州?”咬柱震惊道:“而是在普定堡?”
“将军才知道吗?”胡勇也一脸意外道:“我们殿下又没有隐藏身份,还以为将军早就知道了呢。”
“这么说我这几天一直是在跟楚王殿下交手?”咬柱神色数变。
“准确的说,是跟殿下麾下的西平侯。”胡勇知无不言道:“这点小场面还用不着我们殿下亲自动手。”
咬柱脑瓜子嗡嗡的,根本没把他最后一句听进去,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问道:“殿下派你来干什么?”
“送信。”胡勇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呈给咬柱。
咬柱从亲兵手中接过那封信,撕开信皮,掏出信瓤展读起来。
‘将军见字如晤,你我虽各为其主,然交战数日,将军指挥有度,正奇相合,颇有大将之风。然北元气数已尽,国运已属大明。将军固勇,亦于事无补矣。天兵一至,必摧枯拉朽,灭此朝食耳。’
‘本王有怜才之心,不忍见玉石俱焚。将军鏖战至今,已为元廷尽忠,俯仰无愧。何不早日归附,仍可享高官厚禄,为忠臣良将。本王必具酒以待,与将军一醉。望将军三思,本王静候佳音。’
最后是龙飞凤舞的落款——‘朱桢’。
咬柱看完后,满脸感动的叹息道:“想不到本帅的知音居然在大明。”
“我家殿下是出了名的惜才爱才,如今将军得到我家殿下的赏识,实乃天赐良机,请将军千万不要错过。”胡勇便沉声道。
“本帅会好好考虑的,但兹事体大,必须要跟下面人好好商量一番,敬请稍候。”咬柱说着便吩咐亲兵道:“带这位使者下去好生款待。”
待胡勇跟着亲兵下去,咬柱脸上笑容顿消,一拍桌子道:“赶紧传令下去,停止拔营,重新安营扎寨!”
“是!”亲兵立即下去传令。
不一会儿,帐外就炸了锅,众将领纷纷前来求见,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让他们都进来吧。”咬柱沉声道。
亲兵便将那些蒙古将领还有土司首领放进帐中。
一进来那帮人就大声嚷嚷起来:“元帅,恁弄啥嘞?!”
“怎么说走又不走了,不兴这么玩人的!”
“下面人都要造反了……”
咬柱也不跟他们计较,待他们吆喝完了才指了指桌上那封信:“你们先看看这个再说。”
众将便拥上前,凑头看起那封信来。
看完之后,全都惊呆了。
“真的假的,楚王在普定堡?”副帅难以置信的抬起头,看着咬柱。
“应该是真的。”咬柱点点头,点点头道:“之前不是接到消息说,西平侯陪他到了贵州吗?正是因为有他在,贵州兵才会倾巢而出。他跟着大军一起到普定堡,也在情理之中。”
“还真是。”副帅点点头:“我们不是早就猜测普定堡里有高人吗,没想到竟快高到天上去了。”
牛乞也恍然大悟:“怪不得水东水西的兵,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原来如此……”
“那元帅什么意思?真的归顺吗?”当雄和木乃问咬柱道。要是咬柱决定归顺,他们是不会反对的。
“归顺个屁!”副帅却冷笑道:“要归顺我们当年早就归顺了,还用等到现在?”
“这老六跟他爹一样幼稚……”其余蒙古将领也纷纷切齿道:“朱元璋要灭我们蒙古人的种,我们是死也不会向他们投降的!”
他们本就是不愿意接受明朝统治,才逃到云南投奔梁王的。尤其是朱老板禁止蒙古人本族结婚,只能跟汉人通婚之后,大量找不着媳妇的蒙古人,都逃到了云南来。才让梁王的势力发展壮大。
此时的云南,是不折不扣的蒙古反明大本营。梁王拒绝归顺大明,也跟这种浓浓的反明氛围有直接关系,他要是敢投降,估计第二天就会被愤怒的蒙古同胞扔到滇池里去了。
几个土司首领见状,全都不敢吭声了。
有人愤怒的就要撕掉那封信,却被咬柱拦住道:“慢着,此信本帅有大用。”
第九四八章 我为楚王狂
“有个卵用?!”众将以为他起了投降的念头,登时就不干了。
“元帅,你要是敢投降,休怪我们不客气!”
“你们胡说什么,本帅怎么可能会投降?”咬柱没好气道:“都安静点听我把话说完。”
“你讲。”众将这才闷不做声。
“我们不投降,但是可以跟明朝议和,让他们保证永不进犯云南!”咬柱看看众人道:“这你们不会反对吧?”
“当,当然不会反对了。”众将点头道,他们还巴不得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