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的国家收到这种提议可能嗤之以鼻,但对骨子里刻着极端冒险主义的日本人,却有大大的诱惑。尤其是走投无路的怀良亲王,非但一口答应,还精心选派了五百武士,赌上国运企图能一举翻盘!
如瑶和尚肩上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入境之后,他一直十分紧张,不断向大明官员询问何时上岸,明军兵力如何,还有具体的行动计划等等。
其实两名官员同样紧张,一直死死盯着岸边,对如瑶爱答不理。
“看到了。”其中一人沉声道。
“嗯。”另一人也点点头,他透过雨幕看到了岸边成‘品’字型,树起了三盏灯火,那是约定的接应信号。
“靠岸!”为首一人对如瑶下令。
如瑶点点头,用日语吩咐下去,又用流利的汉话问道:“上岸后还有走多远?贫僧得告诉武士们。”
“上岸后,跟着我们的人,差不多向南二十里就到了。”这时候,对方才肯回答他的问题:“不过有一半的山路,所以得抓紧,要赶在三更前抵达温泉宫外的山上,四更发动进攻,天亮前结束战斗。”
“也没什么特别的计划,冲进宫里见人就杀,一个活口不留。”另一个恶狠狠道。
“皇宫外有多少守卫,战斗力如何?”如瑶虽然是和尚,却是僧兵团首领,打了半辈子仗,自然知道要知己知彼。
“有四卫兵马,大概两万两千多人。”第一个官员回答道:“都是我大明最精锐的天子亲军。”
“……”如瑶神情凝重的问道:“那我们呢?”
“这边一千人,还有两千人在前头汇合。”另一个官员答道。这也是他们之前不向如瑶透漏实情的原因,就是怕这帮小日本打退堂鼓。
如瑶果然直接给干沉默了,就要让人取自己的戒刀来,砍了这两个明国混蛋。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为首的官员赶忙道:“那四卫府军在温泉宫的四面拱卫,宫中并没有多少人。其中有一卫的指挥使是我们的人,今晚他会给你们放开一条通道,让你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摸进去,把温泉宫里的人,杀个干干净净。”
“然后呢?”如瑶神色稍霁。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为首的官员正色道:“死士懂不懂?”
“明白了。”如瑶却没有生气,也没有恐惧,双手合十,宣一声佛号道:“此计甚好。”
第七八七章 你来晚了
入夜后,雨势果然大了起来。
倾盆大雨笼盖了天地,山川、河流都被雨幕遮盖,整个世界变得一片混沌。
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天际间刹那亮如白昼,竟有一支黑衣黑盔的军队,在大雨中艰难地跋涉。
雷声雨声交织,掩盖了天地间其他的声音,将这只军队的动静,也盖的严严实实。
这就是那五百日本兵和五百宁波卫官兵,下船之前他们统一换穿了黑衣,戴上黑色的头盔,除了便于夜行,还可以作为分辩敌我的标识。
他们从童家营上岸,一直跋涉了十余里,终于在射乌山与先一步抵达的两千叛军汇合。
这两千叛军的来源十分复杂,有胡惟庸自己蓄养的死士,有各位侯爷派来的私兵,甚至还有陈尚海、方大佟残部。
总之为了能在正规军外,拼凑这三千兵马,胡惟庸使尽了浑身解数。好在这三千兵马都怀了必死之心,战斗力应该是有保证的。
……
射乌山在汤山以北三里外,从山上就能看到对面汤山下,明军大营的灯火。
先一步抵达的叛军首领,是个叫刘遇宝的前明军指挥使,后因为犯罪被贬为配军,发配广西。
所幸他是吉安侯的老部下,吉安侯便托关系将他从广西秘密弄回来,一直养了他三年。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该他回报吉安侯了。
刘遇宝已经探明对面明军的情况,向后来者介绍道:“四卫府军围着汤山驻扎,负责北面防务的是府军后卫,指挥使毛骧正是咱们的人。”
宁波卫带队的是林贤的大儿子林评,微微讶异道:“想不到毛骐的儿子,也加入咱们了。”
那毛骐虽然不是淮西出身,却也是在滁州时就入伙的老人。当时他跟李善长同为朱元璋左膀右臂,都参赞军务,属于功勋卓著的创业元老。
只是创业未半,他便病逝了。朱元璋痛哭不已,亲自为他送葬,又抚养他的儿子毛骧长大,并悉心栽培。
“这种亲手养大的崽子都背叛皇上,可见皇上确实不得人心。”刘遇宝哼一声。只是虽然对朱元璋百般不满,他却还是不自觉的用敬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