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最后登顶的,有了当今的前车之鉴。也不敢再重蹈覆辙。必须要裂土分疆,把淮西老兄弟都封王,比如你老李,保底也是个淮王,至于会不会更高,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李善长本以为自己心志坚定、不可动摇,没想到却被对方说的乱了心跳。不得不承认,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杨文裕的游说能力,跟李存义简直天上地下。
杨文裕一见有门儿,便站起身来,加重语气道:“自古便是‘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与地主共天下’,因为天下太大,凭皇帝自己根本坐不稳,只能与缙绅地主联手,可咱们洪武爷因为出身太苦,把地主老财、书生官吏视若仇寇,这十多年来已经把他们得罪尽了。”
“我们淮西的老兄弟也沸反盈天,今年开年他又在老六的蛊惑下,彻底的得罪了儒教。已然把所有支持他皇帝宝座的力量,统统得罪光了!”说着他须发皆张,挥舞双手道:
“你看他高座金台,统御万方,顺昌逆亡、不可一世,其实已是自毁长城,众叛亲离!这时候就差一个人振臂一呼,大家一拥而上,推翻独夫,解黎民于倒悬,救百姓于水火。此乃顺天意得民心之举,必得鬼神相助,一举成功!”
“现在胡相愿意做那个振臂一呼之人,只求韩国公在政变成功之后,出面为他站台。胡相也保证,一旦事变失败,他一人承担,绝不牵连我等。百室老弟可以说是进退自如,不担风险。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切不可让天下人失望啊!”
杨文裕的说辞太有煽动力,把这老谋深算的李善长都讲的热血沸腾,忍不住脱口问道:“此话当真?”
“我俩近一甲子的过命交情,我怎么可能骗你呢?”杨文裕沉声道。
“……”李善长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好一会儿才苍老的叹气道:“要是再年轻二十岁,我二话不说就跟先生干了,就像当年决定跟皇上干一样。”
“可现在我垂垂老矣了,勇气和智力,都随着血气衰退。现在我什么志向都没了,只想安度晚年,先生又何必非拉我全家百余口下水呢?”
“唉,百室老弟,你真是被酒色麻痹了警觉啊!”杨文裕沉声道:“实话告诉你吧,此时淮西勋贵中,已经有数十位投入胡相麾下,胡丞相的大计业已谋划停当了,不管你加入与否,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说着他目光炯炯的盯着李善长,一字一顿道:“你以为胡相一旦失败,你能逃得了九族全销的结局吗?”
“……”李善长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而且这会儿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面颊往下淌。
胡惟庸是他一手提拔的接班人,胡党的核心人物,全都有他的烙印。胡惟庸还是他弟弟的亲家,双方早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杨文裕说的没错,胡惟庸要是谋反失败,肯定会牵连到他。这种泼天大罪,几块铁牌牌都救不了他,更救不了他全家。
“百室,你的身家性命,早就系于胡相一身了,胡相成,你全家活;胡相败,你全家死。”杨文裕最后字字戳心道:
“你已是别无选择了。到底是窝窝囊囊的等待厄运降临,还是豁出去博一个裂土封王,自己好好想想。”
第七七九章 发动!
杨文裕说完转身就走。
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顶级说客说完话也从不回头,要的就是这个信心十足的感觉。
除非李善长出言挽留。
可是他都走到院子里,也没听见那句‘先生留步’。
没想到李善长竟然没搭理他……
这让杨文裕感到有些挫败,只好回到客房等回话。
谁知等了两天,也再没见到李善长,杨文裕终于忍不住求见,管家李贵却只说老爷偶感风寒,怕传染给先生,不便相见。
又厚着脸皮赖了三天,李善长的‘病’还没好转,杨文裕只好怏怏告辞。
李善长只让人给他封了盘缠,依然没有露面。让杨文裕意外的是,来送盘缠的居然是李存义。
将一沓宝钞塞给杨文裕的书童后,李存义送他出府。
经过小半年的修养,李存义已经不用拄拐了,只是腿还有点瘸。两人默默走出庄园,杨文裕才猛然惊醒道:“老弟能出来了?”
“嘿嘿,托老先生的福,家兄刚刚解除了在下的禁足令,过不两天我也要回京了。”李存义笑道:“这两年可憋死我了。”
“哦?”杨文裕打量着李存义,李善长这个节骨眼上放他出来,还让他给自己送行,这是个明显的信号啊。
便低声问道:“令兄可有话让你转告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