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我还玩权术?”老六憨憨一笑道:“不过是见的多了,拾人牙慧而已。”
“你小子还挺谦虚。”太子哈哈一笑,接着对老四道:“这张牌杀敌一千,自损三千,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打出来的。但我们必须把它考虑进去,如果我们不顾及这张牌的存在,反而会激发它打出来。”
“这样啊……”老四似懂非懂,却也不深究。一是他好面子,二是不懂还可以回去跟他家妙云商量。
“别看父皇嘴上无所谓,但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要尽力避免百官总辞职的。那样太难看了,而且对朝廷的威信也是个沉重的打击……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要是形成惯例,日后这将是件臣子对抗君王的有力武器。”
“所以此例断不能开。”太子沉声说道。他没告诉俩弟弟,自己费了多少口舌,才说服老父亲不掀桌子。
“其实文官再闹不会致命,可武将闹事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那些叔叔伯伯,最拿手的本事就是造反呀。”朱标低声道:
“所以非但父皇,就连我也绝对不能容忍他们闹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千万别外传。父皇和我一致决定,大都督府必须拆分,不能再让他们形成合力了。但拆分的阻力也可想而知,首当其冲就是这些侯爷!”
“嗯。”老六老四点点头。虽然侯爵之上还有六大国公,但韩国公是文官。魏国公、信国公是父皇光屁股长大的发小。
曹国公是父亲养大的表哥。就连宋国公也成了老五的岳父,正经的皇亲国戚,不太好明着反对父皇了。
而且国公地位超然,一般是不会投靠胡惟庸的。
当然也有二般的情况,比如开平王之子,郑国公常茂,就跟胡惟庸联系密切。不过常茂太年轻,还纨绔傲慢不懂事理,不被将士们信赖,所以也不足为虑。
于是一干在京的侯爵,就成了拆分大都督府的最大阻力,因为在大都督府具体掌军的也是他们。
第六八六章 回家
“所以父皇决定,先把这七位侯爷手里的兵权收了,但直接收的影响太差,难免会被说成什么‘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类,很可能会引来一些难以预料的反弹的。”太子叹口气,对朱棣道:
“可要是先处罚你的话,所有人都无话可说了,七位侯爷也只能乖乖回家等候处理。毕竟连堂堂亲王都要被‘三停一禁’,区区侯爵又有什么资格讨价还价?”
“嘿嘿那是,以一换七,咱们赚大了。”老四便开心道。
“也不能那么说,在我心里他们七个加起来,也不如你一个分量重。”太子温声道:
“但从军权上考量,你手里不过王府三护卫和府军一卫,且收回来对自家也没什么损失的。可七位侯爷手里掌有内外一百六十四卫,九十万大军,大小军官一万两千九百八十人。咱们能兵不血刃把兵权收回来,确实可以说赚大了。”
“划算,太划算了!”老四喜滋滋的笑了。过一会儿又担心自己换来的成果,能不能保得住,便问道:
“可收回来之后呢?他们手里有铁券,早晚还是要回去的。”
“哈哈哈,多少人盯着他们的位置呢,一旦空出来就当仁不让了,可不会讲什么兄弟情义!”太子笑道:
“再给你们讲个好笑的……今日早朝,七位侯爷的下属本来约好了要一起上本,给他们鸣不平的。父皇却先透露了准备收复云南的计划。并当朝宣布,立下头功者封国公,次者封侯,世袭罔替!结果那帮武将一个个眼珠子都绿了,愣是没人再替他们打抱不平了。”
“哈哈哈!”哥几个爆发出一阵拍腿大笑。
“不闹这一出,那个国公八成就要从这七位侯爷里出了。费聚陆仲亨他们肯定个个奋勇争先,哪有别人立功的份儿。”老六捧腹笑道:
“而且坐在他们的位置上才好立功,所以现在七只侯关的越久越好,不会再有人替他们打抱不平了。”
“但新上来的人,没有七位开国元勋的威望,必须得靠父皇的支持才能控制住军队,这样七位叔叔伯伯手里的军权,就兵不血刃的回到我们手里了。”太子笑着拍了拍老四的肩膀道:
“所以你的牺牲,价值极大啊!”
“嗯嗯,大哥这么一说,我心里就彻底敞亮了。”老四彻底释怀道:“这样就是让我当一辈子庶人都值了!”
“那怎么可能?事成之后,什么都会还给你的。也会还给他们……当然他们的军权除外。这就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太子柔声笑道。
“舍不得媳妇套不着流氓。”老六也附和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