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你更不用担心,娘能连这点事都不懂吗?微服私访最重要的就是保密!”胡贤妃很专业道。
……
夜里回到被宫人们戏称‘动物所’的东五所,朱桢仔细斟酌了跟自己去江西的人选,又嘱咐汪妈,这次随驾去崇明,帮自己打好掩护。
汪妈虽然很担心,但殿下的话不能不听,只好眼泪汪汪答应下来。
然后朱桢叫来了负责伺候自己宠物的宦官们,告诉他们自己要出门一段时间,命他们伺候好自己的宝贝们。
其实他挺想带一只藏狐上路的,这小东西长得太解压了。只要跟它对视,大脑就会停止思考,获得宝贵的安宁。
不过,为了避免水土不服,还是少给动物换地方的好,这点道理老六还是懂的。所以把它留在宫里的好。
……
翌日,老六来到诚意伯府告辞。
他先到灵堂中看了愈发消瘦的刘璃,却已经找不到什么词安慰她,也不能告诉她,自己要去干啥,只能默默的陪着她片刻,就到后面去见师父了。
卧房中,又充满了久违的汤药味。那天之后,刘基就没能再下地,人也眼看着憔悴下去。过去两年好容易养起来的精气神,正在肉眼可见的消失……
朱桢走进去,唤了声“师父”。
好一会儿刘基才睁开眼,缓缓问道:“皇上怎么说?”
“我家老头子派沈立本为钦差,去彻查师兄的死因。”朱桢说到这时,刘基的脸上浮现出失望之色,直到听他接着道:
“让我也去江西,但微服私访,看看他们会唱一台什么戏。”
“这样啊……”刘伯温缓缓一叹道:“皇上慎重是对的,事关黄册,容不得半点差池。”
“我明天就要启程了。”朱桢低声道:“师父还有什么吩咐?”
“……”刘伯温沉默片刻道:“我有种感觉,刘琏的死,是一场残酷杀戮的序篇。有些底线是不能突破的,否则就是这个鱼死网破的局面了。所以你千万不要大意,你们父子的敌人,将是空前强大的。”
“能有多强大?比苏州大户还有哪些海寇还要强吗?”朱桢问道。
“当然。”刘伯温微微颔首道:“这一回你们的敌人是全天下的乡绅官吏……用你的话说,是整个大明的统治阶层。所以,你父子看似强大,实则孤立无援。但既然你父皇决心向他们宣战,你也只能豁出去跟他们拼了。”
“那师父呢?”朱桢轻声问道:“你站在哪一边?”
“原本,我是打算置身事外的。”刘伯温昏黄的眼珠,陡然射出精光道:“但他们既然杀了我儿子,那我也只能豁出这条老命去,跟他们拼了!”
看到他这样子,朱桢也就放心了,知道师父应该能等到自己回来……
第四六九章 少东家和表妹
翌日,楚王殿下的仪仗,浩浩荡荡出了江东门,登上停在码头的大船,顺江而去了。
然而,楚王殿下本人并不在队伍中,当天晚些时候,他和他大舅他二舅,还有一众护卫,扮成一队商旅,走陆路出了聚宝门。
表面上,他大舅胡泉是商队的掌柜,二舅胡帛是商队的护卫头领,罗老师自然是账房,老六则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呃,是东家的公子跟着出来长见识的。
其余精挑细选出来的护卫,扮成商队的伙计和保镖,拢共三十来人。
因为是在大明的腹地行动,正常商队最多也就雇佣十来个护卫,所以人数再多,就太显眼了。其余的护卫只能化整为零,远远跟在商队后面保护了。
一行人离了南京城十余里,忽然外围保护的护卫发出信号,胡泉马上退后查看。不一时,带着个小叫花子来到老六面前。
“少东家,恁瞧瞧这是谁?”大表哥挤眉弄眼道。
朱桢骑在马背上,一眼就看到那段修长白皙的天鹅颈。“刘璃?”
“小师叔……”刘璃摘下头上的破斗笠,她脸上也故意抹得脏兮兮的,没想到还是被一眼认出来了。
“你怎么跑出来了,我师父知道吗?”朱桢赶紧翻身下马,把她拉到一旁,小声问道。
“我给爷爷留书了,告诉他我也想去南昌,可二叔死活不带上我,所以我就跟着小师叔去了。”
“什么叫‘跟着’?”老六一脸黑线道:“你这明明是跟踪好不好?说的好像我把你拐走了一样。”
“小师叔怎么也学人嚼字眼开了?”刘璃低头摆弄着衣带道:“我吃饭很少的,也不用坐车骑马,就跟着你……们就行。”
“不行,你二叔不带你,自有他的道理。”朱桢却仍摇头道:“所以我也不会带你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