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是,只是船厂卫生还没打扫,工地上到处乱七八糟,怕污了殿下的眼。”杨威一边擦汗一边解释。
“本王就是要看个真实,才好回去跟太子殿下如实禀明!”朱桢板起脸道:“莫非里头有鬼?!”
“没,没有……”杨提举脑袋摇成拨浪鼓:“绝对没有!”
“那还不速速头前带路!”
“哎哎。”杨威没办法,只好侧身恭请殿下入内。
……
一进宝船厂,迎面是一排官衙。
杨威向殿下介绍道,这里是船厂提举司、帮工指挥厅以及账房、架阁库之类的衙署。
朱桢对这些官衙没兴趣,只是让大表哥带人守住账房和架阁库,自己则径直来到后院。
后院设有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等七个作坊及看料铺舍等,是船厂的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的规模大得惊人,其中仅坐落在厂区东北部的篷厂就有房屋十排六十间之多。
朱桢一间间的都看晕了,便也跳过这一环节,问那杨胖子:“造船的大木存放在哪里?”
“回殿下,在木料库。不过木料库不在这边,而是设在船厂西北角,那里通风最好,而且离着作塘也近。”杨提举忙道。
“那就先去作塘看看船,再去木料库瞧瞧。”楚王吩咐道。
“遵命,殿下这边请。”杨威领着楚王一行,穿过生产车间,来到作塘区。
作塘就是造船的船坞,与长江水系连通,中间有闸门相隔。工匠造船时,闸门放下,作塘中是干的。造好船后,闸门升起,作塘注水,大船便可直接驶入长江。
朱桢看到宝船厂共有八条这样的作塘,每条作塘长度超过百丈,宽度超过十丈。杨威告诉他,每条作塘可以同时建造三条大船,整个船厂可以同时开建二十四条!
“哇,好厉害……”朱桢一边赞不绝口,一边数着船坞中业已完工的海船。
“一、二、三……九、十。”数到十之后,他就数不下去了。
再数一遍,还是十艘。朱桢便指着眼前的作塘,问那杨胖子:“所有造好的船,都在这了?”
“啊,这么大的船别处也搁不下啊。”杨胖子不明所以点点头。
“把他给我拿下!”老六爆喝一声,翻脸比翻书还快。
侍卫一拥而上,把杨威狠狠摁在地上。
第四一二章 江阴侯
“殿下,恁这是弄啥嘞?!”杨威的大饼脸被摁在地上,拼命叫屈道:“下官为大明立过功,为皇上流过血!下官有功无过啊!”
“有功无过?”朱桢一伸手,罗老师马上从公文包中掏出市舶司的账目。
朱桢接过来,怼到杨威面前,冷声问道:“库存账目上明明有两条四千料、十八条两千料大船,为何本王数来数去,一共只有十条造好的船?!”
说着他一把揪起杨威的脑袋,对着他那张成了芝麻饼的大脸吼道:“到底是本王不识数,还是你这儿的船不够数?!”
“这……”杨威登时一脑门子汗,芝麻饼变成了泡饼,哆哆嗦嗦道:“下官,下官……”
这时,众人身后响起急促的马蹄声,然后是楚王护卫的喝止声:“什么人?站住!”
“再往前一步格杀勿论!”围子手们纷纷举起弩弓,手指扣上扳机。
“不要误会,本官乃江防总督官吴良,听闻殿下驾临视察,火速前来拜见!”那为首的骑士一身火红的蟒袍,须发花白、满面虬髯,双目如电、声如洪钟,正是大名鼎鼎的江阴侯吴良!
说着他翻身下马,看都不看那些举着弩弓的护卫一眼,大步流星走向楚王殿下。
对方已经自报家门,护卫自然不能真的格杀勿论。这位侯爷可是供在大明功臣庙里享受香火的二十一位功臣之一,谁敢动他?
朱桢摆摆手,让侍卫放他过来。
“哈哈哈……”吴良脸上挂起得意的笑容,走到朱桢面前,抱拳粗声道:“拜见殿下。半年不见,殿下又长高了不少啊。甚好甚好!”
“呵呵……”朱桢鼻子都快气歪了,却还要保持亲王的仪表,淡淡道:“侯爷也别来无恙啊。”
“劳殿下挂念,老夫好的很。”吴良拢着虬髯,粗声笑道:“殿下跑到老夫的地盘上,怎么也不提前打声招呼?让皇上知道了,还以为老夫怠慢了殿下呢。”
“太阳这么毒,杵这干个啥?”然后他不由分说,伸手去拉老六的胳膊道:“走走,老夫请你喝酒去。”
其实吴良只是貌似粗豪,实则心细如发,不然也混不到今天这步。他摆出一副倚老卖老的粗鄙样,正如之前老六用肚脐眼看杨威一样,都是故意摆出来的姿态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