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页(1 / 1)

('

“明明是我们的事情,却要让殿下背上这么重的负担。”李亨向楚王道歉道:“真是太对不起殿下了。”

“没事的!”楚王殿下圆圆的眼睛里,写满了忧国忧民道:“父皇常常教导我们,要敢于担当。何况本王的俸禄,都取之于民,这也算用之于民了。”

三人深受感动,都觉得真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啊。跟凶残奸猾的晋王不同,楚王殿下简直是菩萨心肠啊……

……

待替殿下送走千恩万谢的三人转回,罗贯中终于忍不住吐槽道:“他们不知道殿下,还没资格领俸禄吗?”

“那是,本王兜比脸干净。”楚王殿下丝毫不以为耻道:“不然先生这个楚王侍读,也不至于还得挂在我舅舅那里吃空饷。”

不同于一上来就按正规军组建,月月有饷银的王府护卫军。得等到亲王开府之后,王府官才有俸禄领。当然,刘伯温那种皇帝亲自聘请的王傅除外。

“而是偌大一个苏州城,靠纺织业吃饭的人家不下十万户,区区二十万石粮票怎么够?”罗贯中便听楚王语出惊人道:“本王要印一百万石的粮票!”

“……”罗贯中嘴巴大张,能塞个鸭蛋进去。

但他知道,楚王此言非虚……

来到苏州后,罗贯中奉命对苏州城的纺织业进行摸底。

通过询问调查,他得出结论。苏州城的织机大概在两千具左右。

每台庞大复杂的织机需要三名织工才能操作。再加上负责牵经、掉纬的工人,每台织机平均需要五名工人,也就是一万人。

但丝织业是个长长的产业链,上游还有缫丝,下游还有染色、提花、绣缎等若干环节,再加上运输、销售人员,整个行业保守估计有五万人。

而这五万人平均月薪是一千五百文,这还不算织户等东家的利润。

苏州的粮食比较贵,一石米需要五百文。所以二十万石粮票,只够一个月所用。

“而且要开展生产,还得采购织机、生丝吧?”朱桢给罗老师现场算账道:“所以别说二十万石了,就是一百万石的粮票,最多也就撑三个来月,勉强能等到市舶船队回来。”

“好吧,我承认一百万石才够。”罗贯中点点头,瞪着老六大声问道:“可是你一共就借了二十万石粮食啊,怎么兑给老百姓啊?!”

“哈哈哈,这就是粮票的妙处了。”朱桢却得意大笑道:“本王发行一百万石的粮票,只要准备二十万石粮食就绰绰有余了!”

“为什么?”罗贯中有些蒙。

“因为苏州并不缺粮,只是工人们没有钱,买不起粮而已。”朱桢尽量用罗老师听得懂的方式解释道:

“而且工人们的工钱,不可能只用来买粮食,还得买柴米油盐酱醋茶啊。所以我们只需要顶过最初一个月,粮票就会进入流通环节。不信走着瞧吧,到那时,来兑粮食的市民就会锐减,二十万石足够了。”

“这样啊……”罗贯中将信将疑,又问道:“不过殿下,这样一来,是不是违约了?”

“哈哈哈。合同文书就在这儿,你看清楚了,上头只规定苏州府以两县承兑二十万石大米,可没规定本王发行多少啊。”朱桢狡黠的一笑,又安慰一脸不安的罗老师道:

“放心,本王还能坑老百姓不成?一定不会让他们吃亏的——等市舶船队回来,所有粮票我都会回收的!”

第三九二章 机会

楚王殿下之所以有信心靠印粮票来解决苏州的‘大萧条’,最根本的前提是他三哥为他打下的良好基础。

没有三哥把苏州城黑帮地痞一扫而光,没有三哥把苏州城的大户人家全都吓破了胆。这些人还能作妖的话,分分钟就可以给他把事儿搅和黄了。

但现在,黑帮地痞已经摸不着头脑了,大户们都还关在笼子里,不稳定因素降到了最低,他才能放心大胆的执行,自己的苏州振兴计划。

……

事不宜迟,摆平了地方官员后,楚王紧接着便接见了一群从凤阳来的本地人……

他们是洪武三年,被他爹迁往凤阳的江南移民。

那年,朱老板一共移江南十四万户去凤阳。江南一带的富豪全部被迁往凤阳,并且不许私自回去。

不过前年开始,朱元璋恩准他们可以每年清明回乡扫墓。

这些人便是借扫墓为由,从凤阳回来苏州的。

带他们进来的,是沈荣和顾元臣。

这两位去年被朱桢招募为市舶司海运委员,却一天市舶司衙门都没去。镇江腊八宴之后,便被他派回了凤阳,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对迁到凤阳的江南大户进行摸底排查。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