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呢,原本都是大少爷来的。对农村的事情一窍不通,脾气又大也很正常。你要是能帮他们适应了农村的生活,急他们之所急,给他们之所需……这样吧,只要你帮他们顺利完成一次秋收,这个里长就是你的了。”
“这说明你讲仁义、能力强、有耐心,谁能不服你当这个里长?”李司吏也从旁帮腔道:“怎么样,唐甲长?答不答应?”
“……”唐甲长寻思片刻,重重点头道:“好,我答应。”
“但有一条,你只能言传身教,但不能动手帮他们,那就是作弊了。”韩宜可又嘱咐一句。
他是担心平安那边,万一打小报告说自己派人帮着殿下们种地。那在皇上眼中,自己可就不光是个大喷子了。还会是个好弄虚作假的大喷子。
那可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哎,好好。”唐甲长自然满口答应。他还担心大老爷让村里人,给那几个公子哥儿干活呢。那可没法交代了。
……
唐甲长走出县衙,一众金桥坎的男丁赶紧围上来。
“怎么样,甲长?”
“县老爷同意了吗?”
“嗯……”唐甲长环视众人,待他们安静下来,才缓缓说道:
“我觉得吧,那些孩子也不是无可救药,咱们早晨可能是吓着他们了。还是去赔个不是,重新开始吧……”
众人闻言呆若木鸡,他么到底是谁吓着谁啊?
第七十九章 第一餐
金桥坎,洪家院。
五兄弟排成一溜,坐在屋檐下晒太阳,一个个脸上却写满了挫败。
唉,到这会儿他们还没把火点起来。想要去跟邻居借个火吧,全都大门紧闭,怎么敲都不开。
敲得急了,里头还会响起女人和孩子的哭声,弄得他们好像要打家劫舍的土匪一样。
没有火,就没法烧水,没法做饭。想要喝口生水,老五又不让。非说井里的水不干净,不烧开会喝出病来的……
所以就只能枯坐在那里,舔着干裂的嘴唇,听着肚子的咕咕声发呆。
“夏桀饿死在南巢,齐桓公饿死于寝宫,还有楚灵王、赵武灵王……难道这就是王者的宿命吗?”三哥流下了不甘的王者之泪。
“艹……”四哥对此只有一个字的评价。
到了过午,王者之牛都饿得哞哞叫了……
这倒好办。老四打开一袋口粮,把米倒进猪食槽里,那大水牛马上凑过来,闻了闻便低头吃起来。
“这米咋发红呀?”晋王感到奇怪。“大米不该都是白的吗?”
“红,红米呗。”老二一副很懂的样子。
“牛吃的很香,我们吃也没问题。”老四沉吟道。
“废话,这本来就是咱们的口粮。”老三白他一眼。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们也吃生米吧?”朱棣提议道。
“你先吃吃看。”老三不置可否。
“我,我来。”二哥自告奋勇,直接从猪食槽里抓了一把红色的米粒,塞到嘴里使劲咀嚼起来。
结果牙花子都咬酸了,还是没咽下去……
“呸呸,什么味儿啊……”秦王吐掉了满嘴的渣渣,不管不顾的舀一瓢井水灌下去,这才缓过来。
“唔,看来是没法生吃。”燕王得出了结论。
“是这样的。”晋王点点头。
秦王:“呕、呕……”
饥肠辘辘的朱桢,看着这几个不靠谱的哥哥,为自己能不能活到秋收,感到深深的忧虑。
其实他今早也绞尽脑汁想办法生火,甚至尝试了钻木取火,但不出意外以失败告终,双手还磨起泡来……
朱桢一边看着自己娇嫩手心上的血泡,一边默默向德爷道歉,原来生火真没那么简单啊。
“实在不行咱回去吧。父皇总不至于不要我们了吧?”这时,一直很安静的五哥开口了:“让他失望,总比让他丧子强吧?”
五哥永远这样,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当然也包括他自己的。
“那不行,我们不能让父皇失望!”四哥却断然道:“饿死我也不回去!”
“没错,要争气!这点困难算什么?我们一定能克服的!”三哥也不甘示弱。
老三老四俩货却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你,你俩先蒸锅馒头吧你俩……”二哥就没那么要强,他也不想在这儿待了。
……
就在几位殿下情绪陷入低谷时,院门口响起唐甲长一团和气的声音。
“哥儿几个歇着呢?”
兄弟几个无精打采抬起头,齐刷刷眼前一亮。都看到唐甲长手里拎了包点心,还有一口小坛子。
“哦,这是饿了是吧?”唐甲长将点心递给朱樉道:“别客气,专门从县城给你们买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