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1 / 1)

('

但上官不开口,他也不能问,只好先装糊涂陪着平安,沿河堤边走边说。

好在武人没那么多弯弯绕,都喜欢单刀直入。

没走多会儿,平安回头一看,见自己亲兵已经把临淮县的差役挡在远处,便收起笑容道:“韩老弟,我这回来找你,还有件要事。”

“请平兄吩咐。”韩宜可躬身道。

“不是我要吩咐,是陛下要吩咐。”平安压低声音道。

“不要跪!”说着他一把扶住下意识要跪听的韩宜可。

“第一道口谕就是,此事只能你知我知,绝不可让第三人知道。”平安解释道。

“明白。”韩宜可点点头,做洗耳恭听状。

平安便将五位殿下要以移民身份回乡历练的事情,讲给韩宜可。然后沉声吩咐道:

“五位殿下在家乡的安全及一应安排,皆由我二人负责。对五位殿下的情况,我们都要每日一报……”

说着他将一本小册子塞到韩宜可手中。“这是密语册,以韩大人的聪明肯定知道怎么用。回头会有人带信鸽给你,飞鸽传书可直达大内。”

“如有紧急状况,需要采用更可靠的通信手段,这本册子里还夹着一份兵部勘合,可以动用八百里加急一次。但只有一次,一定慎用。”平安又吩咐道。

韩宜可点点头,一旦动用了八百里加急,那动静可就大了,府里还有韩国公那边,肯定要刨根问底的,殿下们也就很难继续隐藏身份了。

不过他还是觉得荒谬。“平兄,我怎么感觉懵懵的,皇上干嘛让殿下当农民啊?”

“皇上说是就藩前的历练,体会民生艰难,学习种田啥的。”平安撇撇道:“咱们做臣子的也不敢多问,奉旨照办就是。”

“那么说倒也不是坏事。”韩宜可苦笑一声道:“只是咱俩这干系就大了去了。”

“那可不。”平安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所以我这才着急忙慌的来跟你通气。咱是个武夫,粗,还得你们读书人的高见。”

“让我想想。”韩宜可寻思片刻,站住道:“一是,就像平兄说的,要绝对要保密,此事只能你知我知,如果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那当然。”平安点头。

“皇上还特意吩咐,对诸位殿下也要绝对保密,要是让他们发现,咱俩知道他们的存在,历练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要是跑到你衙门里住下,你是撵还是留?”

“那都是大麻烦。”韩宜可苦笑不止,这他妈什么事儿啊?

他便接着道:“不过也不能放任不管,在殿下们不知道的情况下,适当的给点帮助,让他们能体验到百姓生活就够了,也不能太难为他们。不然,咱们将来,呵呵呵……”

“是是是。”平安倒吸口冷气道:“还是你老弟细,咱不能让他们吃太多苦头,不然殿下会记恨咱们的。”

“这些事我来安排,至于安全嘛,当然是平兄负责了。不过我这边也会留神的,有什么情况及时通气。”

“明白。”平安点点头。

两人又仔细商议一番,敲定了联络方式等各项事宜,这才分道扬镳。

第七十五章 洪武大移民

打那天之后,韩宜可的工作重心,就从河堤转移到移民事务上来了。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要尽快完成移民安置,这样还能赶上今年的春耕。

因为移民安置工作本就是两淮,乃至整个北方地方官的重中之重。

从建炎南渡算起,整个北方被异族统治了两百多年。尤其是元朝统治的八九十年里,蒙古贵族在华东华北平原跑马圈地,将大量良田变成他们养马的牧场,使汉族百姓无立锥之地。

汉人只能要么造反,要么逃亡,百十年下来,整个北方千里无鸡鸣,荒草连阡陌,许多乡村人烟断绝,彻底消失在朝廷的版图上。北方汉人锐减了百分之九十……而且是跟金朝的数据相比。

两淮地区还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主战场,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直杀的江淮一带‘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

江淮第一城的扬州城,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

洪武初年,朱元璋命太子巡视江北,朱标目睹这一人间惨状,走一路哭一路,摧心裂肺,难以自持。

朱元璋不得不提前召回太子,不然朱标能活活哭死在路上……

是以尽快恢复北方人口,便成了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头等要务。

幸好朱老板是有大魄力的开国皇帝,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强行将大量百姓,从人烟稠密的山西江南等地,持续不断迁徙到山东、河南、河北,以及两淮一带。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