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梦圆听懂了对方的意思,倒也没有意外。
拯救齐冶需要长期的等待,宋梦圆还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她试探地问:如果我们得到秦顺之没有用齐冶的血救她的父亲的消息,能否发文谴责一番呢?
当然可以,要让这件事有始有终,捍卫自己的名誉,这是你们作为当事人的权利。
宋梦圆向他道谢,然后就等丁之华所预言的新闻。
正如丁之华所料,杨暄和裴雨婷同时跟宋梦圆谈到了国外友人发回来的消息。
美国已经完成了编辑病人造血干细胞的生物技术,通过这个技术,白血病病人不用他人的捐血,也可以完成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所谓的白血病骨髓移植,移植的其实是人体的造血干细胞,所以亲人一旦得了白血病,如果符合骨髓移植的条件,往往会优先考虑直系亲属,毕竟直系亲属的遗传基因相似程度要比外人高得多。可是如果有成熟的基因编辑技术的话,最理想的还是源自病人身上的细胞。可惜全球当今的基因学水平有限,对人体里的遗传因子的各种功能的认知还很浅薄,基因编辑技术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通过直接修改遗传因子治疗各种疾病还只是一个设想,只有少数发病原因明确的疾病能实现这样的技术。
美国的生物技术一直领先全球,如果只是针对造血干细胞进行特定的基因编辑,并形成一项成熟的技术,这确实有可能做到。
宋梦圆记起丁之华的调查,秦顺之确实曾经跑过美国寻求先进的治疗科技,现在看来,搞不好是美国人主动告诉她的,她才会去美国求医,顺便和美国完成了合作的谈判。
新闻至今还没有释放出来,是因为齐切云的治疗还没完成。除了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一样外,手术其他流程并没有任何变化,齐切云现在应该还在层流室里接受化疗,彻底去除病灶,再接受骨髓移植手术,然后还得继续在层流室里接受恢复治疗,整个过程至少要30天。
秦顺之回到德国后,每天都到医院通过监控看望丈夫,看着他整个人极度消瘦,无力地躺在床上。她的神情极其漠然,没人能从她的脸上看出任何想法。
这天终于有了点变化,主治医生对她说:明天就能做手术了。
秦顺之的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意:谢谢医生,希望明天手术顺利。
祝你们好运。医生回答。
翌日齐切云终于进入手术室,秦顺之在外面等待着,什么书也看不进去,也不想和人说话,只能充满焦虑地无力地等待着,不断地祈祷着,又不可抑制地闪过可怕的念头:万一齐切云死了呢?如果齐切云死了,秦顺之低头看着自己的双脚,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无非是一死了之。
万幸的是,齐切云的手术很成功,这是医生自己说的,接下来则是漫长的恢复治疗。
秦顺之长舒了一口气,不枉她努力这么久。就算有人用古怪的目光看她,背着她窃窃私语,只要结果是好的,她也不在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512 20:00:03~20220513 20:55: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万能十三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二百三十六章
========================
自齐冶回传那段被抓的视频后已经过去一周了, 人们从混乱的自相攻讦中清醒过来,发现德国诡异地没有任何动静了,只有德国总理和各国前来拜访的高官们会面的新闻, 欧盟期间也没什么太大的动静。
正常来说, 德国不该赶紧开庭拿那些莫须有的罪名起诉齐冶吗?以前又不是没发生过类似的事, 大家按当年的套路去预测德国的行动,几乎都落空了。只有一件事预测对了, 德国司法部发布了报道禁令,而且相当严厉,完全拒绝各方媒体对此进行采访报道。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事态发展都将在黑箱子里上演, 这自然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民众的不满, 不公开不透明往往意味着不公正。
越是严禁的行为, 就越有人热衷去挑战, 很快网上就多出了一条小道消息德国拟以叛国罪和盗窃国家机密罪及其他零碎罪名一起起诉齐冶,很可能要判上几百年的有期徒刑。
全球一片哗然。
这两个罪名不是一般地重, 几百年的有期徒刑就更意味明显了。国内稍有点见识的人都大骂白皮猪无耻,这摆明了要宣布对齐冶的所有权,并压榨齐冶一辈子, 狼子野心昭然可见!
但是这已经不是德国的家事了, 欧盟和英、美都在尝试在这件事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也让国内看到了一线希望。
浑水最好摸鱼。
于是外交部发言人再度发出了抗议,质问他们的公民为什么没有得到任何权利的保障, 连提出取保候审也办不到。
国内有人对此大惑不解, 外交部怎么不说齐冶早就不是德国人了呢?马上就有人吐槽这些傻子:那都是小道消息, 外交部当然不能拿这种捕风捉影的情报说事,哪怕那些消息就是真的。
然后德国驻华大使引咎辞职。
国内群众一点都不意外, 还引经论典地吐槽起这起欲盖弥彰的表演。
国家做出了一件超出国内外预测,但在情理之中的事派出一队专业的律师前去为齐冶辩护,旨在捍卫公民的合法权益。他们一在德国落地,就要求见到齐冶。德国方面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并说会为齐冶安排专业的律师队伍,这是德国政府提供的法律服务,完全符合当地规定。
国外经过有心人士的传播,很多网民终于认识到齐冶掌握了什么样的东西能够让可控核聚变技术真正落地产业化,就算是傻子也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开始用复杂的目光重新审视这起突如其来的国际纠纷,有识之士们都意识到了这其实关系到各自种族的前途命运,他们的立场开始剧烈地分化。
能够秉持纯粹正义的人们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这样紧张的背景下,西物院突然接待了领导们的视察。西物院院长和周院士、鲁院士、韦教授等人听到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询问:
听说齐冶给你们留下了新方案,可行性有多少?
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领导的问话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虽然是研究者,可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啊。
周院士当即立断,沉声道:可行性非常高,我们今年会拆掉旧反应堆,按齐冶的方案建立全新的反应装置。
成本高吗?
若是成功,我们能省下五十年的时间。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笑话:核聚变反应堆什么时候能真正突破,实现产业化?五十年后。年年都是五十年后。
显然在座的人都对这个笑话谙熟在心,其他人都为周院士捏了把汗,万一领导以为他在说笑,勃然大怒怎么办?
幸好领导没有产生误解,只是若有所思地问:你们能实现吗?
能,齐冶留下的方案简明易懂,以我们当下的技术能很快实现,她帮我们扫清了思想上的盲区,重新从数学角度审视核聚变反应堆的运作。唉,我们得承认,我们还是太轻视了模拟工程。这次我们会经过万全的建模和模拟演算,再造新一代的反应堆。
听说齐冶当时还提供了另一个方案。他话音才落,就见到周院士等人齐齐变色,这让他产生了兴趣,那个方案有什么问题吗?
西物院院长老实地说:太超前了,太复杂了,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这中间的研发过程如果没有齐冶的主导,至少要一二十年才能完成全部研发工作,要实现产业化,可能还要推迟一两年。
鲁院士叹道: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如果这份心脏方案能成功的话,占地会更小,效率会更高,所以齐冶才会考虑用这份方案来做火箭核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