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菁华笑笑,她亲热地去挽玉莹的肩膀,她忘了她是男装。
玉莹一错身,闪在玉琦怀里,小脸蛋通红,说道:“你……动手动脚,不是好人。”
玉琦笑推她道:“莹妹,叫华姐姐,她是假的。”
菁华笑道:“我姓赵,叫菁华,是琦哥的好朋友。”
小姑娘突然扑入她怀中,笑说:“啊!怪不得没有头巾味,刚才我看清姐姐的脸蛋,才不信是男人哩。”
玉-接口道:“华姐,请到里面坐,小弟就来。”
小姑娘一手牵了菁华,一手牵了玉琦,奔到门口飞起一脚,将虚掩的大门踢开,显然,她顽皮得紧。
三人冲入厅中,奔向内院。厅内刚走出一个庄家汉打扮的老人,猛一抬头,突然讶然惊叫。
小姑娘拖住两人冲入,叫道:“三伯,大哥回来了。”
叫声中,踏入内院,进了天井。
内厅中,出现了一个雄伟的中年人和一个雍容慈祥的中年妇人;两人虽是村夫打扮,但那超凡脱俗的容光,说明了他们定然不是等闲人物。
玉琦一看中年人的面容,只觉脚下一软。
小姑娘叫道:“爹,妈,看谁回来了?”她放了手,自己奔到了母亲身旁。
玉琦奔到厅口,眼中热泪盈眶。
“爹妈……”他只叫了一声,便向前一栽,扑入厅中。
这两人正是玉琦的亲生父母,在激动中也叫了一声“珀儿”,便已珠泪滚滚。
玉琦沉重拜倒,匍伏在双亲膝下,浑身都在颤抖,不由喃喃地轻唤。
小姑娘轻轻地走近感动得盈盈欲涕的菁华身畔,附耳轻声说:“姐姐,我陪你先去见奶奶。”她牵着她的手,走向内间。
且按下这一家子在悲喜交集中重逢的故事。
在凤阳府南面十五里左右,白云山北麓洪都观的大殿中,出现了神剑书生的身影。他踞坐在一张大蒲团中心,衣衫不整,搂住一名身材丰满的美貌女道姑,放肆地探手在她怀内,两人放浪形骸地狎玩,无视于后面神龛上的吕祖塑像。
四周围,绕着一双男女的是六名相当娇媚的妙年女道姑,不时荡笑,并不时插上一手儿。
这里,是凤阳女冠清虚道姑的老巢,也是凤阳府轻薄少年趋之若骛的好去处;这儿的风流女道士,在上流社会里,是颇负盛名的。
神剑书生外表倜傥出群,更有令女人神魂颠倒的能耐,早年是这儿的常客,近些年来方极少走动;因为清虚道姑不知为何离观他往,许多年不见踪迹了。
观中女道姑,有些还是旧人,她们与神剑书生曾有香火交情,他的光临,受到盛意的接待是意中之事。
他在这儿等了三天了,清虚道姑仍未见回来。但他并不焦急,他相信她必能得手,也必会完成他所期望的事,所以安心等候;反正观中有的是女人,可以疗疗饥渴。
他却没想到,在凤台至凤阳这段行程中,准备接待玉琦菁华的人,比他更焦急,因为根本就等不到人。
等不到人,神剑书生更为欢喜,这证明了清虚道姑定然已经得手;只消等她带来了确讯,他就可以带着狂喜的心情,回报河南秘窟,再进行另一步盛举了。
大殿中火盆旺盛,温暖如春。他在蒲团上左拥右抱,将怀中的女道姑,剥得一丝不挂,上下其手,淫笑道:“乖乖!这儿的吕祖殿,该供和合二仙才对哩。”
女道姑不住浪笑,喘息着说:“好人,我们不就是和合二仙么?”
另一个道姑压在神剑书生的左肩上,吃吃笑道:“啐!谁说只有二仙?”
神剑书生嘻嘻一笑,一把将她拉倒,一拉她腰中的系带,一揭衣襟儿。乖乖!这些女道姑除了一件外袍,里面什么也没穿。他揉着她的酥胸,笑道:“哦!说错了,该说和合仙群。”
蓦地窗门一动,“唰唰唰”进来了三条娇小的人影。
众女道士惊叫一声,慌忙将外袍掩起。
神剑书生闪电似站起,掩起外袍,并抓起搁在蒲团旁的一把连鞘古剑。
可是当他一看清来人,神情一弛道:“咦!你来干啥?”
来人正是池缣和小芳、小菊两女侍。她们一身劲装,外罩软缎披风,腰悬长剑。
池缣怒容满面,恶狠狠地叫道:“你把他擒到哪儿去了?”
神剑书生不在乎地问道:“谁擒住他了?”
“你装得挺像,把他交给我。”
“爹有手示,擒住则杀,你不是晚了些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