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风起刈羽 > 第573章 侵攻伊势

第573章 侵攻伊势(1 / 1)

就在江户之乱爆发的同时,位于上杉领西面的织田家也没有闲着。

自从织田信长攻灭了与织田弹正忠家有着宿怨的织田伊势守家,且让织田家在自己的手中统一。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反而将目光投向了与尾张接壤的伊势国。

现如今,名义上伊势国是归世袭罔替伊势国司一职的北畠家(伊势北畠家)所统治,但实际上北畠家并不能统领伊势一国全境。

到了室町幕府的末期,身为朝廷指派的国司而非幕府守护转而长成战国大名的,唯有伊势北畠家、土佐一条家以及飞驒姊小路家这三家,皆是各自有各自的缘由,并称为“三国司”。

其中,位于伊势北部的桑名郡、员弁郡、朝明郡、三重郡等地是由被称之为北伊势四十八家(北方一揆)的北势诸侍所统治,关家、神户家、长野工藤家三家国人领主则是分别领有铃鹿郡、河曲郡、安浓郡三郡。剩余的一志郡、饭高郡、多气郡、度会郡、饭野郡五郡,以及大和宇陀郡、伊贺伊贺郡一部、志摩英虞郡一部才是北畠家的治下领国。

而北伊势四十八家的旗头、总大将是领有三重郡二十四乡的千种家。加用家、梅津家、上木家、宇野部家、多湖家、后藤家、种村家、赤堀家、楠家、稻叶家、南部家、萱生家、富田家、浜田家、阿下喜家(片山家)、白濑家、高松家、茂福家、饭田家、木俣家、畑家等四十八家国人领主们皆听从千种家的号令。

因此,千种家也在北伊势诸郡被称之为‘北伊势总大将’。

这千种家可不是普通的国人领主,前身可是出自村上源氏久我家庶流的六条家,算得上是中级公卿。其家祖更是被称之为‘三木一草’之一的千种忠显(另外三人为楠木正成、结城亲光、名和长年)。

楠木(クスノキ)、结城(ユウキ)、名和伯耆守(ホウキ)的读音中都有一个“キ”,而千种(チグサ)的读音有一个“グサ”。“キ”在日语中谐音“木”,而“グサ”在日语中谐音“草”。因此楠木正成、结城亲光、名和长年、千种忠显就被合称为‘三木一草’。而千种忠显更是‘三木一草’之中出身最为高贵之人。

随着‘三木一草’四人先后阵亡,导致南朝一方逐渐处于军事劣势。

但千种忠显之子千种显经在其父阵亡以后,继续扛起对抗北朝一方的大旗,与北畠亲房(后醍醐天皇侧近‘三房’之一)、度会家行(伊势神宫外宫神官)、藤原隆信(九鬼隆信,九鬼家家祖)、野吕隆俊等人为首的南朝方诸将联手,一次又一次击退了北朝方的攻势,还在伊势三重郡境内站稳了脚跟,与盘踞在南伊势诸郡的北畠一族是遥相呼应。

尽管北朝一方拉拢了盘踞在伊势中部安浓郡境内的长野家,可依旧奈何不了北畠家、千种家等盘踞在伊势境内的南朝一方诸将。

随着南北朝之间的对立结束以后,足利义满为了尽快消弭战乱,以及要想切断通过接纳南朝来反抗足利将军家统治的源泉,便赦免了长期追随南朝一方的北畠家、千种家、楠木家等,认可他们所占据的地区。

但手中无兵无地的南方一方公卿们就没有那么好的结局了,曾在南朝出仕的公卿大多未在北朝担任新职,就这样消失于历史中。

例如,阿野实为(南朝内大臣)、六条时熙(南朝中纳言)、三条实兄(南朝权大纳言)在陪同后龟山上皇入京以后没有出任任何官职,而是随侍隐居在嵯峨的后龟山上皇。阿野实为和六条时熙负责奉后龟山上皇之意经营领地,下达院宣。另外,阿野实为之子阿野公为也随侍上皇,虽然有史料称他为“阿野前中纳言”(应永九年,1402年)和“内府公为”(享德四年,1455年),但他实际上并未在统一后的朝廷中任官。三条实兄之子三条季久似乎也随侍着后龟山上皇,没有任官的记录。

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是花山院持忠,此人虽在《尊卑分脉》等宗谱图中被记载为“花山院忠定之子”,但实际上是“南方近卫息(南朝关白近卫经家之子)”。

据伏见宫贞成亲王的《看闻日记》记载,应永二十三年(1416年)忠定去世,时年三十八,无嗣。此时“南方近卫息十二岁”(他在宗谱图上的位置关系并不明确,但从年龄推断,可能是陪同后龟山天皇出京的近卫经忠之孙),曾一度成了花山院长亲(南朝内大臣,此时已出家)的养子,随后又以花山院持忠之名成为花山院忠定的养子,并继承家业。持忠后来官至内大臣,于文正二年(1467年)去世,被追封为太政大臣。

以近卫家和西园寺家为代表,争夺家督之位的两个派系往往分属于南、北朝,家族在京都公家社会中的位置大多已被北朝一方的家系所占据着,曾在南朝方出仕之人即便回到京都也不再有立足之地。考虑到这种情况,“南方近卫息”通过继承花山院家、改换姓名,在公家社会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以说是完全侥幸。

最新小说: 万岁爷总能听见我的心声(清穿) 郎君怎么如此主动[女尊] 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 抓住她的胃 小治愈 你这个神好烦[西幻] 獒犬玫瑰 捡个土匪当相公 被送进人外反派的后宫后 全能大佬为现代人直播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