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二十年,八月十五日。
当上杉清定在安排好相模、伊豆两国的防务后,率军途经骏府城之际就停了下来。
因为,此时来自下野的捷报刚刚送抵上杉军本队。
随即,清定就令同族重臣山本寺定长为大将,率三千余军势经海路先行前往三河,负责安抚已经投降的三河、东尾张诸将。自己则是与绫姬、宇佐美定满等人进入骏府城之中稍作休整,以及着手进行关东八国、东海道诸国(伊豆、骏河、远江、三河、尾张)、奥羽两州、甲斐等地的仕置。
所谓仕置,不仅指在占领地筑城置兵的军事措施,更包括了一些对于被征服地进行支配的政治举措。
毕竟,此次上杉家大举越山南下之后,先后静谧了相模、伊豆、甲斐、骏河、远江、三河、下野、磐城、东尾张等地。
其中,三河、远江、骏河、甲斐四国的指出检地就达到了九十四万石。
再加上下野一国在攻灭了皆川家、壬生家、那须家等敌对大名、国人领主后,兼并都贺郡、河内郡、盐谷郡、那须郡、芳贺郡、寒川郡等地全境,获得指出检地三十万石。
至于磐城方面,因击败白河结城家,获得白河郡、白川郡两郡之地,指出检地四万五千石。
若是再算上东尾张的春日井郡、知多郡、爱知郡三郡各一部,那上杉家此次领国就增加了一百三十七万石(指出检地)。
当然,若想尽快掌控这些新夺领地,清定很快就意识到交通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任何一个王朝都是通过交通体系完成对帝国的控制,交通网络的发达与否直接决定了其体量的大小和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同时,也能吃到经济红利,完成不同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
只要拥有完善的交通体系,不管哪里出现危机,上杉家都可以作出最快速的反应。同时,交通体系的完善也加强了各地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
所以,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不过,在此之前,清定经过再三权衡,还是颁下了对上杉景信的处分——株连程度过大、杀害僧侣以及妇孺、未能及时稳定甲斐一国局势、于北巨摩郡迟迟未能击败阻遏进军的武川众、攻打要害山城之际伤亡过大、间接导致寿桂尼绝食自尽,进而导致部分今川家旧臣的不满。最后,处以所领减封的处分,并以下野那须郡大田原城为居城,领有一万石知行地。
古志长尾领仅剩下的栖吉城一万石知行地由上杉景信之弟长尾满景领有,古志长尾家家督也由长尾满景来继任。
之所以清定会选择将上杉景信一脚踢至新夺的下野那须郡去,实际上是做给那些才降服于上杉家军门之下的国人领主们看的。
只要是违背上杉家的法度,就算是一门亲族众次席,也会遭到领地减封的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