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面的广场距聂家已是不远,广场上锣鼓齐鸣,有一伙卖解的江湖朋友,在推销他们的灵丹妙药之外,有一座测字摊,一座卖卜的摊位,两处卖便宜农具的地摊。人不多,只有卖解的场子围了三五十个看热闹的人。
他袍袂飘飘,背着手,迈着四方步,徐徐向前走,接近了测字摊。
测字摊只有一张木桌,摆着一个盛字的竹筒,和相当整齐的文房四宝,一只古铜香炉中,插着三枝清香,看来相当雅致。
测字先生是个年约半百的人,穿一袭已泛灰色的青袍,头发挽了个道髻,五官倒还生得端正,只是脸色带黄,有点像营养不良,健康不佳,正靠在大竹椅的扶手上假寐,可能生意清淡,隔邻卖解的场子锣鼓喧天,这位先生照样打瞌睡,不受锣鼓声所侵扰。
秋华走近测字摊,摇头晃脑念着桌前挂下的一副对联:“志不大,才不疏,平凡易过。
文堪玩,字堪味,仗此营生。”
他呵阿一笑。说:“自嘲中难掩狂态,认了命却又放不开。喂!先生醒醒,生意来也。”
测字先生打个哈欠挺起上身,睁开睡眼咧嘴一笑,说:“客官,别叫先生,折煞在下这块料,普天之下,没有几个人配称先生,客官叫我测字的好了。”
“你自称志不大,才不疏,断章取义来说,如果真是如此,非常难得,人人如此,天下间没有什么可争的事物了,阁下委实令人肃然起敬,称你一声先生,有何不可?”
测字先生从桌下拖出一张长凳,伸手虚引笑道:“请坐。闲话少说,请教公子爷……”“在下不是公子爷,是个走江湖混饭吃的,前来请先生指示迷津。”
测字先生取竹筒递过,笑道:“请任取一字,在下当为公子爷解疑。”
秋华伸手入筒,取出一个小纸卷递过,说:“出门人忌讳甚多,但我这人不同,不在乎蛇神牛鬼,务请先生直言无隐。”
“自然自然,区区知无不言,不管是祸是福,若有不中听的地方,尚祈公子爷包涵一二。”
测字先生一面说,一面打开纸卷,在桌上摊开,纸上写了一个周字。他看看秋华,再看看周字,淡淡一笑,问:“请问公子爷要问些什么?”
“呵呵!人生一世,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什么可问的?”
测字先生提笔蘸墨,先写一个吉字,说:“大吉大利,名利可以双收。”
“如何双收?”
“像在下一样。”测字先生摇头晃脑地说。
“怎么说?”
“周字从用,从口,这是说,你可以和我一样,单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可名利双收。”
“有这么容易?”
“善用其口则密,不密者皆由于口。因此,阁卜千万暗中进行,不可张扬其事。周者,密也,你明白吗?”
“还有吗?”
“谋事必须从善。周字脱去外衣便是吉,吉从士,从口,士口者,善也。即是说,你得脱下神秘的外衣,不能动手而动口,弃恶从善方可谋事有成。”
“如果我不肯善了呢?”
“用字加刀便成角,角者,畜类也,畜类挨刀,危矣!”
秋华冷笑一声,伸手闪电似的抓过竹筒。
测字先生离座伸手夺筒,但已来不及了。
秋华倒出所有的字卷,一张张打开,一一丢过说:“全是周字,妙极了。阁下,你的意思是要在下斗口不斗力,等你们召集人手以后,再对付在下。是吗?这种缓兵之计,少在吴某面前献宝。”
测字先生脸色一变,惶然道:“客官,在下不知尊驾说些什么。”
“哈哈!聂家的一举一动,全在吴某监视之下,你,还有那位卖卜的老兄,今早从聂家的侧门鬼鬼祟祟地进去,弄来这些行当在这儿做幌子,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些行当全是新的,摆测字摊的人,断不会有你老兄这份雅意!念在你老兄肚中倒有些少牛黄马宝,在下不愿给你难看,赶快收摊子走吧!”
秋华说完,丢下竹筒呵呵一笑,走向卖卜的人。
卖卜的老兄早就留心这一面的动静,不等秋华走近,丢下摊子一溜烟向人多处狼狈而遁。
四周有不少看热闹的人,好奇地跟在秋华身后议论纷纷,指手划脚。
一个脸色姜黄,肌肉粗糙的小伙子,夹在人丛中走动,一双眼睛明亮无比,与脸色极不相称。
卖卜的人逃走了,秋华淡淡一笑,走向卖解的场子。
蓦地,一名精壮大汉排众向前挤,挤近秋华身后,袖底光芒倏现倏隐,一点刀尖光芒一闪即逝,原来在袖底藏了一把尖刀,慢慢挤到秋华身后,眼中凶光乍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