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一声暴响,一块突出近尺石角应声崩折而堕,“哗啦啦”一声跌在板面上,像海碗坠地般,四散碎裂。
老道吓得打一冷战,脸色死灰,骇人叫:“你……你会……会掌心雷?会……会五雷天心正法?”
老人呵阿笑,说:“这是内家练气术登峰造极的境界,不是掌心雷。少林的老一辈佛门弟子,武当的张三丰,都有此造诣,不必藉兵刃之力,可杀人放丈外,伤人于无形。贵派的人如果不听我老不死的劝告,哼!你听着:我这人修真百年,依然未能修至清净无为的境界,对入眼的不平事,仍难无动放衷,因此成不了仙。要是不听我的劝告,我便不会慈悲你们,届时休道言之不预。你可以走了,下次见面,恐怕就没有这般便宜啦!走!”
老道脚下发虚,走不动。老人却自己先走了,只见灰影冉冉而逝,宛若流光电火。
老道惊得冷汗彻体,久久不能动弹。
过了汉中平原,从沔县的旧汉城的渡过汉江,便算是踏入南栈道的北口了。
这一段江流,本地人不叫汉江,叫沔江,设有官渡,东岸的渡头设有茶亭,便利等渡的客商歇脚。
已经是巳牌时分,西行的客商早已启程西渡,出栈东渡的客商尚未到来,因此渡夫们挤在河岸的树荫下倒头大睡,这段时光最为清闲。
茶亭中,灰袍怪老人倚坐在亭柱下假寐。
远远地,东面大踏步来了一位客官。这人生得方面大耳,留着一绺斑白长髯,年已花甲开外,一双老眼依然光亮无比,满脸风尘之色,他身材硕长健朗,一表人才,只是身上穿得褴褛而窝囊。一身青袍已快变成灰色,七绽八补像是花子爷的百宝衣,衣尾挟在腰带上,胁下挂着一个中型包裹,右手点着一根短手杖。
他到了渡口,喃喃地说:“只有我一个人,得等上好半天方能过去了。”
渡夫不会为一个客人而摆渡,必须等十来个方肯开船。因此,他只有等待,进入茶亭放下包裹,用茶勺舀起一勺茶,拭掉口旁的尘埃,一面喝茶,一面注视着倚坐在亭柱下睡觉的怪老人。
一只红头苍蝇在老人的头部盘旋片刻,突然停在老人的道髻上。怪老人举手一挥,赶走苍蝇喃喃自语道:“来得不是时候,走吧,回去喝西北风,免得碍手碍脚,有什么不放心的?”
灰髯老人一怔,心说:“这位老兄语含玄机,不是对苍蝇说话哩!”
他喝干茶勺的茶,呵呵一笑道:“老兄,是嫌我碍手碍脚,来得不是时候吗?”
老人睁开昏花老眼,扭头盯了他一眼说:“不是你碍手碍脚,难道是我不成?”
“呵呵!你老兄要我回去,回哪里?”
“由何处来,就回何处去。”
“为什么?”
“你又没聋,不是说你碍手碍脚么?”
“老兄未免太专横了些。”
“专横总比钓名沽誉好。”老人撇着嘴说。
“你说我钓名沽誉?未免太不客气了吧?有说乎?”
“你比我有钱,穿得却比我破烂。你只读了半部经书,只会说一句有说乎,说的话缺少之乎者也,何必冒充书虫?”
灰髯老人吃了一惊,走近道:“老兄,你的话有因而发。”
“要是没有因,谁愿和你废话?”老人冷冷地说。
“请教。”
“是不是请教回程之道?”
“然哉。”
“少掉文,臭得紧。二十岁的青年人,他有他的天下,他有他的抱负。年轻人贵在自立,敢作敢当,他闯的祸自己会消弭,用不着长辈出头,更用不着长辈像奶娘般疼他呵护他,你说对不对?”
“老兄,你神通广大哩!”灰髯老人惊叫。
“没有神通,便不会在这儿等你了。”
“你这人很利害。”
“会移山倒海,会未卜先知,会千变万化,当然利害。”
“你的意思,是不要我插手管事?”
“不错,不要你多管。”
“他……”
“他应付得了,不必耽心。”
“但……”
“天大的事,他也可从容应付。你,值得骄傲,可以调教出这种聪明机警的门人,足证你没偷懒,只可惜!”
“可惜什么?”
“你自己只会些鸡零狗碎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有其师必有其徒,因此他也是只会鸡零狗碎的半桶水,岂不可惜?”
“你认为我也是半桶水?”灰髯老人不服气地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