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巴夏礼不得不为自己的冲动买单,他误以为清军怯战,就下令战舰直接冲进了海河口。
他万万没想到僧格林沁将大部分火炮都隐蔽了起来,他的舰队面临着三百门各式火炮的袭击。
前有拦河障碍,两旁又遭遇交叉火力炮击,如果再继续打下去很可能全军覆没!
于是他灵机一动,搞起了诈降!
看到英法联军居然竖起了白旗,僧格林沁天真的以为他们投降了,居然下令停止了炮击!
趁着清军停火的瞬间,一旁的美国舰队司令达底那海军准将也急忙率舰队支援英法联军,经调整部署后,继续向炮台攻击。
增援舰队的位置比巴夏礼他们的好很多,并没有一头扎进狭窄的海河口,而是利用自己的射程优势在外围炮击远处的清军炮台。
战舰上的火炮仿佛苏醒的巨兽,怒吼着吐出了炽热的火焰与钢铁的咆哮。炮弹划破长空,带着刺耳的呼啸声,精准地砸向了炮台所在的位置。
一时间,爆炸声震耳欲聋,硝烟四起,炮台的坚固石墙在连续的轰击下开始崩裂,碎石飞溅,尘土飞扬,大量的清军炮手被炸得血肉横飞。
而此刻清军的火炮都瞄准了深入海河口的那些战舰,根本就来不及调转炮口。
数轮炮击下来,不少火炮都被击毁了。
联合舰队的压力大大降低!
之后巴夏礼又下达了登陆令。
英、法海军陆战队千余人,在英军勒蒙上校指挥下,分乘帆船、舢板20余只,利用舰炮火力作掩护,向海河口南岸强行登陆,企图首先夺取南岸3座炮台。
登陆之后的英法联军立刻遭到了清军火枪同火炮的攻击,当场就有几十人毙命。
好在之后他们的舰炮迅速对南岸的清军炮台进行了火力覆盖,一时间守卫南岸炮台的清军伤亡不小。
英法联军也趁机抢占了一个滩头阵地!
勒蒙上校想一鼓作气直接占领炮台,于是便命令联军全力向炮台发起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