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善坤送少年去西洋学习的举动得到了魏源以及左宗棠等人的大力支持。
在魏源看来这是真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留洋少年才是华夏未来的希望。
如今傅善坤的地盘扩大了不少,不仅夺取了常州;在总督苏南之后,镇江府也名正言顺的划归了永王的名下。
现在傅善坤拥有镇江、常州、松江三府。
然后他将原本隶属于松江的上海县同嘉定县下属的宝山(含吴淞口)地区组成了上海州,以作为苏南的首府。
以缓解苏州暂时不在自己手中的尴尬。
地盘扩大之后,虽然在太平军中也提拔了一些人,但各级官吏的缺口相当巨大。
傅善坤派人张贴了告示,公开招聘官吏。
左宗棠虽然是两湖名士,魏源在江南一带也是名头不小。
但是两人的号召力依旧有限,愿意参加招聘考试的生员并不多。
左宗棠说道:“若要天下士人归心,恐怕还得依靠孔夫子啊!”
傅善坤自然明白左宗棠的意思。
那些大的士绅官僚反对太平天国主要是因为利益冲突,其实和孔孟的关系并不大;但是中下层的士子就不一样了,许多人被断了科举就肢断了生路。
很快傅善坤便在左宗棠同魏源等人的陪同下,参拜了位于上海的文庙。
虽然傅善坤本人对所谓的“孔孟之道”也没有多大好感,但这毕竟千百年来中华的文化传承,将其完全抛弃,是百姓同士大夫心中难以接受的。
其实原本杨秀清同洪秀全在这方面也是有分歧的。
当初太平军第一次攻占武昌之后,杨秀清就去参拜了孔庙。
只不过洪秀全当时根本就无法染指军政大权,所以只能玩转神学,最后杨秀清还是屈从了洪秀全的神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