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夜幕低垂,樊楼内的灯光依旧璀璨。晚饭时间过后,李妈妈悄悄来到方梦华的房间,神情显得有些紧张,低声说道:「教主,官家果然来了。如今已经快到楼下了,万不可惊动其他人。」
方梦华点了点头,早已料到这一刻。她轻巧地站起身,悄无声息地绕到了屏风后,隐入阴影中。尽管心中早有准备,但她依然知道此刻不宜露面,赵佶的目光若锁在自己身上,许多计划都会生变。更何况,此时她更想观察赵佶在此等私密场合下的举止。
不多时,楼下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赵佶刻意嘱咐侍卫们停留在楼梯下方,自己则独自缓步登楼。李师师已经迎候在楼上,神色间流露出轻松且优雅的微笑,仿佛这位大宋皇帝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存在,而只是她长期相熟的「客人」。
赵佶身穿简朴的便服,掩去了平日的皇家威仪,反倒像个风流雅士。他步入雅间,目光立刻锁在了李师师身上,眼中满是欣赏与爱慕。「师师,朕听闻妳又有新曲传唱京城,早已心痒难耐,今日特来听妳为朕唱上一曲。」
李师师含笑欠身,温声道:「官家抬爱,臣妾自然不敢怠慢。今日确实有几首新曲,正要献给官家聆听。」
赵佶听罢,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忙在她对面坐下。烛火映照下的李师师身姿曼妙,眉目如画,她不急不缓地站起身,朝赵佶微微行了一礼,随后走至琴前,轻轻拨动琴弦。
一声清脆的音调划破夜空,李师师轻启朱唇,悠然唱道:
「让青春吹动了妳的长发,让它牵引妳的梦,
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妳的笑容……」
这是她为赵佶献上的第一曲《追梦人》。她的歌声如同流水般婉转,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却又透着坚韧与执着。赵佶听得入神,眉宇间的疲惫似乎随着这曲调而缓解。他双目微闭,仿佛被李师师的声音带入了另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曲终,李师师轻轻收势,赵佶睁开眼,目中充满了深深的赞赏与感慨。他轻声道:「好一曲《追梦人》,仿佛唱出了我心中的许多情感。这些年虽身处庙堂,却常感心中有梦未能实现。」
李师师巧笑嫣然,继续道:「陛下若喜欢,臣妾还有两首新曲,也许能抚慰陛下更多心绪。」
说罢,她再次调音,转而唱起了《白狐》。「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这次的旋律幽怨而清冷,仿佛一只孤独的白狐徘徊在旷野,寻找着它的归宿。歌声中带着一种难以名状的缠绵与失落,令人听后心生怜惜。赵佶微皱眉头,显然被这曲调中的孤独与惆怅所打动。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心中仿佛也在回应着这曲调的共鸣。
待《白狐》唱罢,李师师稍作停顿,望向赵佶柔声问道:「陛下是否也曾有过这种难以言表的孤独?许多时候,身居高位,反而难以找到真心与归宿。」
赵佶叹息一声,点了点头。「确实,身为帝王,虽居庙堂之高,但心中的孤寂却难以言说。妳这曲子,倒是唱到了朕心里去。」
李师师微笑着继续调音,最后一曲《梧桐树》便随之而来。与之前的孤寂不同,这首曲子带着一种淡淡的思乡情怀,仿佛远在天边的故土在召唤着游子归去。李师师的声音温婉动人,歌中那份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渴望,如春风般拂过心头。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