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闻见他失神,奇怪地喊了他两声。
谢南枝的睫毛颤了颤,从恍惚中清醒过来,心绪有些复杂。
从他看见陈秉章的题字起,他是谁,又为何来到上京……这些问题就不重要了。
他唯一想要查明的是,当年的平襄之战,到底发生了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并不在乎北晋皇室的恩怨纠葛。无论是点破香粉的阴谋,还是设局算计邱张两家,他从始至终都在为自己的谋划铺路,整个东宫不过是他借以达成目的的筏子。
可有人却因此心存感激。
谢南枝沉默片刻,平静道:“放着吧,替我谢过皇后娘娘。”
上回进宫因为种种事由,他没有见到那位孟皇后,但堂堂将门贵女,在吃人的深宫蹉跎这许多年,其中孤苦辛酸,大约难与外人说起。即便如此,她还有狠心和魄力把年幼的太子送往北境,在兄长身边教养长大,这才养出梁承骁如今的手腕和品性,是个可敬的女子。
纪闻小心观察着他的脸色:“还有,皇后娘娘说,如果日后有机会,希望见您一面。”
这句传话大概梁承骁都不知道,因为纪闻见他不答话,马上表了态:“当然,我只是负责带个话。您如果不愿意,没有人会强迫您。”
梁承骁在景恒宫留下了不少影卫和随从,保护孟皇后的安全,但本质上这些人都忠于太子。梁承骁对谢南枝的重视,众人都看在眼里,如今太子没有发话,自然以谢南枝的意愿为先。
谢南枝蹙了一下眉,而后很快松开了。
尽管不明白孟皇后为什么要见自己,他并不觉得自己会在晋国停留多久,于是随口道:“那就日后再说吧。”
—
晚间时分,书棋捧了伤药过来,替他更换。
本来这些活计谢南枝自己也能做,就是一只手终究不方便,只好劳烦他人。
每次见那伤口,书棋都觉得触目惊心,难受道:“都过去这些日子了,怎么总不见好,这样划一刀得有多疼。”
谢南枝左手持着一卷书在看,失笑说:“皮肉伤哪会愈合得那么快。”
书棋撇了撇嘴,想说这肯定和您不按时吃药有关系,只是一抬头,忽然见房门口站着个熟悉的人,忙行礼道:“太子殿下。”
“……”
梁承骁刚从宫外回来,着一身皁色窄袖蟒袍,安静站在门外,仿佛能融进月色中去。闻言“嗯”了一声,迈步走进来:“我来吧。”
这话是对书棋说的。后者明显呆愣了一下,还没理解他的意思,就见梁承骁已经接过了他手中的药瓶和裹帘,淡道:“下去吧,这里不用你。”
书棋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偷眼瞧了下谢南枝,见他没有反对,低头应了声是,悄悄退下了。
这里本来就梁承骁的住处,他会过来也在意料之中。
谢南枝合上了书册,见梁承骁清创上药的动作并无生涩之处,仿佛经历过千百遍,意外问:“殿下还会这个?”
梁承骁并未抬眼,他跟着孟重云在军中待久了,自己流血受伤时并不当作一回事,此刻看见那道伤口狰狞横陈在谢南枝手臂上,却莫名觉得不虞和沉重,触碰时都不自觉地放轻力道,反问说:“你为何觉得孤不会?”
“嗯……现在我知道了。”
谢南枝倒是没什么痛感,只觉伤处像落了一片羽毛,既轻又痒。叫他忍不住移开眼,想说点什么,转移注意力。
他回想起梁承骁过去的经历,顿时了然。
上药时闲着也是闲着,他忖度了片刻,问:“晋国的北境,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他有时候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风雪和苦寒,才能教养出梁承骁这副强势、锋利又足够温柔的性子。
似乎没想到他会问起这个,梁承骁看了他一眼:“你想知道什么?”
谢南枝换了个姿势,以一种聊闲天的口吻,好脾气答:“气候,百姓生活,您的经历,都可以。”
梁承骁于是依他所言,平淡道:“北境又分并州、封州、雁门三郡,与外域胡族接壤。”
“孟家所握的军队驻扎在雁门关,处暑时接连三月无雨,寒冬又有风雪之灾,不是个好去处。”
谢南枝下意识代入郡守的视角,沉吟道:“夏日干旱,冬日雪灾,作物难以收成,当地百姓如何生存?”
“城中百姓畜牧为生。”梁承骁道,“北境有一作物,名为棘草,无论严寒酷暑均能生长,百姓常用其饲养牛羊马匹,低价贩卖给周边的郡县。但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的必需品仍然贵如金银,加之当地的氏族故意抬价,许多寻常人家吃不起糙米,在冬日用野菜和草根果腹,每到岁末,因饥饿冻寒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谢南枝虽然在此前有诸多猜测,却不想,当地实际竟是如此境况,一时有些语塞:“那朝廷……”
话音还未落,他也想到了朝中贪腐成风,尸位素餐的宗族世家,深深蹙起眉。
梁承骁讽笑了声,将用空的药瓶扔在一边:“皇帝忌惮手握重兵的孟氏,自然不会想着北境的百姓。每年年末意思意思发下来的赈济钱粮,也要被途中官员盘剥大半,真正用于生民的,十不存一。”
“舅父作为戍边将领,亦难左右城中的布政之事。只能在严冬时让手下心腹乔装成商人,用部分余粮接济百姓。”
谢南枝静默了一会儿,神情变得沉肃悲哀。
浊世中独善其身易,想要济世安民何其艰难。孟家与陈家类似,一腔碧血丹心反倒格格不入,不知什么时候就成了遭人猜忌的靶子。
“从那时起,孤便在想——忠君爱民,也要看忠的是什么君,爱的是什么民。”
梁承骁替他包扎好了伤口,以一种嘲弄的语气,说出了最大逆不道的话。
“倘若君主不仁,民不聊生,大可取而代之。”
“……”
屋子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唯一的听众怔愣了一下,许久没有说话。
初夏夜里还是凉,梁承骁将谢南枝脱下的外衫递给他,他不欲与谢南枝深谈这些沉重的话题,半带谑笑道:“给点反应,夫人。”
谢南枝眨了下眼,过了半晌,才由衷说:“我现在明白,过去那些关于您的传言是怎么来的了。”
梁承骁挑了下眉梢,没料到他的反应:“什么?”
谢南枝幽幽叹一口气:“我刚来东宫时,曾听人称赞您的韬略。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来,觉得确有道理。”
“如果您早生十年,莫说楚水两岸,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之处,当尽归于君。”
“……”
此言堪称狂妄。偏偏谢南枝的语气又是心悦诚服,仿佛他已经预见了,并且真心实意期盼着那样的未来。
梁承骁心中蓦然一动,深深地看向他。
许是没有旁人,又已经夜深的缘故,谢南枝的姿态也闲适了许多,一手拄着下巴,歪着脑袋望他,全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