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平国大将军胡不归的儿子焉有不知之理,你叫胡里,虎父无犬子,堂堂一代少将军,老衲早有耳闻。方丈一口倒出了胡里的名字,甚至是背景也说得一字不差。
胡里纳闷道:我就奇了怪了,你整日在山上,怎么知道的那么详细,难不成你天生能掐会算,就像是东楚国开国的马皇后一样。
方丈摇摇头:马皇后乃是天下第一奇女子,我岂敢跟她比肩,不过是故人说的详细,老衲记得清楚罢了。说来也是缘,我跟你父亲也算是旧识。
当年我们这流寇横生,民不聊生,平国大将军带着军士曾来我们这清理贼寇,当时我们寺中武僧可是配合过将军剿匪的,这才还了这方安宁的世道。
阿福此时憨憨的开口问道:方丈,那我是谁你能说明白吗?方丈摸了摸胡子:呵呵,北魏国大内第一勇士萧福,外表淳厚,可是却是有勇有谋,天下人不可小觑也!
啥,你说他是北魏国大内第一勇士,不会吧,就他,有没有搞错!胡里一连串怀疑的语调,就差没亲自到北魏国打探一番。
不空方丈点点头,笑了笑,不做解释。倒是坐在一边的萧珍儿竖起了大拇指:方丈大师高明,被你说的一字不差呢!
不过是故人所说,我也只是转述而已,不足挂齿。不空谦逊的说道。
百里贤奇怪地问道:方丈大师所说的故人是谁?这般的神通广大,倒是不知可否引见引见。
不空指了指柳灵儿:这个人和你的王妃认识,不知贤王妃可记得在神妃庙中遇见的那个人,就是他让我在这条路等你们的。
柳灵儿脑中亮光一闪,想起了一个人,额,准确点说不是人,想不到不空方丈的故人竟是徐福,那货四处云游,没想到竟在这里听到了他的消息。
原来是他,不知道他让不空方丈转述什么话?柳灵儿好奇的说道。
方丈没有回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不知道你们可知道雍小强这个人?百里贤敲了敲桌子:我知道,他是丞相李丹青的部下,现在驻守在池潼关。不知方丈为何提起他?
方丈脸上露出一丝惆怅:说来不怕你们不相信,雍小强他是我儿子,我未剃度前是他的父亲。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份大礼
他们是父子,不会吧!就是百里贤那样情绪坚固之人脸上也露出了诧异之色:不空方丈,倒是不知你为何会来这出家呢!
阿弥陀佛,老衲看破了这个红尘,俗世中也没有什么是我要留恋的,名也好,利也罢。 到老不过是一场空而已,倒是贤王日后若有机缘,说不定还会来找我呢!不空大有深意的看了百里贤一眼。
瞧着不空脸上庄重的模样不似作伪,柳灵儿心中顿时咯噔一下,就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般。嘴角扯了扯,艰难地扯出一丝笑意:方丈大师说笑了,贤王怎么可能当和尚呢!
百里贤看了一眼心神不宁的柳灵儿,伸手握住了她的双手,对着不空说道:方丈大师何出此言,这世间我可做不到像方丈那样洒脱。
方丈呵呵笑了一声:我只说贤王可能来找我,并没有说他会出家,我已经透露了不少,二位就不要为难小僧了。
几人听了云里雾中,都没听明白,柳灵儿此时是心中牙痒痒:这老和尚,就知道打机锋,弄得跟神棍有的一拼。
谈论间,先前的那个小和尚慧可端着盘子走了上来,走到柳灵儿等人这石桌,在每人面前置好茶杯,然后从茶壶中往每个茶杯中注入茶水。
一杯倒好,其中汤色红褐明亮,萧怡啸闭眼深嗅了一下,然后睁开眼睛那眼睛都在发亮:想不到不空方丈这里竟有如此极品的普洱熟茶,越陈越香,方丈的普洱茶不简单不简单,看来今天我等有口福了。
茶为三品:一品舌尖,感受普洱茶的醇度;二品两颊,体会普洱茶的润滑和甘厚;三品喉韵,体会普洱茶的顺,柔软和陈韵。
在座的谁对茶都是略知一二,就是柳灵儿这对茶不懂的人,也能学着萧怡啸的样子,装模作样的品着普洱茶。偏偏在座的有个另类,阿福!
看着阿福喝茶,在座的都是惊掉了下巴:只见他举起茶杯,等水温刚好之后就一口喝光,如此牛嚼牡丹,简直就跟猪八戒吃人生果一般,不知其味。
更让人无语的是他喝完之后把空茶杯往桌上一放,憨憨的说道:嘿嘿,这茶水真好喝,比一般的井水来的甜,再来一杯。
丢人,我俩怎么就把他带出来了呢!萧珍儿和萧怡啸对视一眼,然后无比挫败的把头转向一边。
柳灵儿放下茶杯,对着不空说道:方丈大师,既然这茶我们也喝过了,你是不是应该说说把我们找来的的来意了,到底徐福跟你说了什么?
本来这种身外之事老衲是不该管的,若不是故人请求,和老衲想让你们帮个忙,也不会插入这趟浑水中。不知贤王妃可知道一路上都有人要贤王的命,而在前面的池潼关,更是布下了层层杀机。
不空说的是事实,柳灵儿也只能点点头:的确如此,从我们出了帝都便被人盯上了,若不是走在小路,恐是也被暗杀了许多回了。
贤王跟贤王妃一脸贵像,并非短命之人,这一路自会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不知先前的那个江东城不知王妃可有印象。不空一提江东城,柳灵儿就想起那个城边的一户人家,这抽烟抽得摔到地上的人,车上的两个女子可是印象颇深。
点点头,柳灵儿说道:自是记得,不知这江东城还有什么古怪不成?百里贤脸色一变,对着柳灵儿说道:你先前不是问我江东城有什么禁忌,我跟你说过江东城中有一人,我不能见他,其实那个人是我的弟弟百里顺。
当时我知道二哥百里海要千方百计置我于死地,便怕这杀身之祸引到了四弟身上,于是才绕城而过,难不成里面还有蹊跷不成?
不空放下手中的茶杯:你们没从江东城过那是正确的选择,毫不夸张的说,江东城内的皇上的眼线,不比一路上追杀你们的人少,若是进了江东城那才是糟糕的事情,或许你们会最终逃过一劫,可这顺王就不好说。
而眼下对你们来说又是一劫,池潼关就是一个局,你们便是入局之人,到底能不能破局今天至关重要。
柳灵儿疑惑的说道:先前我们抓到一个信鸽,不是改变了信鸽上面的消息了,理应这暗杀之事应该是取消了或者是减少才对啊!
不空笑了笑:贤王妃做的虽是高明,可只是那样做只不过是缓兵之计,有这两天时间的缓冲,他们早就反应过来了,虽说布局仓促了点,可是却不容小觑。
额,柳灵儿这才知道自己等人是钻了牛角尖了,胡里抓到了一个信鸽,并不代表那些人不会再发信鸽,第一次可能会给他们一些误导,其他的就不好说了。
既然他们布局,那我们不入局不就可以了,既然先前能绕城而过,哪过池潼关时,我们也绕城而过不就行了。萧珍儿提议说道。
百里贤摇摇头:池潼关不比江东城,那是东楚国一个枢纽之城,不管是大路还是小道,都需要经过池潼关,唯一可以绕过池潼关的便是走水路,可这水路要逆流而上,可走水路速度极慢,时间上我们会来不及的。
照你这么说,那是在所难免,难不成我们就这样去送死。萧珍儿有点情绪不稳。
不空摇摇头:这倒不是,你们遇到的危险一般是两种,一个是别人的伏击,一个是别人的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