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道衍为了使燕王下定决心,决意使出平生所学。
当时的那等情况下,恐怕最想行造反之举的并不是燕王,而是道衍这个黑衣和尚。
道衍知晓朱棣心中的顾虑,认为坐在龙椅上的建文帝,乃是民心所向,贸然起兵只会是一败涂地。】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衍的一双虎目直直盯着燕王朱棣,缓缓开口:“殿下,臣知天意,不论民心。”】
【也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使得朱棣的内心产生了动摇,朱棣遥望南京城,眼神逐渐变得锋锐而摄人,一双拳头紧紧握住。
多年征战沙场的朱棣,本就不是个懦弱之辈,他不愿就这样等着建文帝的屠刀落下,他不甘心!
他还有很多想做的事,他还想继续在上战场杀敌。】
【片刻后,朱棣便是彻底地下定决心,起兵!】
【无论走哪条路,建文帝这个没良心的小王八蛋都要对藩王挥动屠刀,干脆走上一条不归路,博一条煌煌大道。】
【后来的事实也是证明,朱棣的这选择做对了,他成了史上少数的在王朝初期造反成功的藩王。这和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还是有些许的区别。】
大唐
李世民脸色发黑,一只手捏着手里的奏折,不发一言。
这该死的天幕,朕本来看得好好的,你说说你,提朕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干啥。
朕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同样也是不得已为之。
和当时的朱棣,处于一样的境地,倘若朕不率先出手,李建成这家伙就会发难。
李建成不仅仅会对朕下死手,还会残忍屠杀朕的亲子以及诸多将领。
为了大家,更是为了大唐的未来,朕才会发动案那场事变。
皇帝的宝座,有能力者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