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波粒二象性(1 / 1)

而此时北辰同样在沉思,看来以前的地球并非像现在这样灵气匮乏无法修炼。

他想到了上古时代的神话,后羿射日、刑天断首、共公触天、女娲补天,还有《西游记》中火眼金睛的孙悟空的原型无支祁,以及《山海经》里的四大凶兽饕餮、穷奇、梼杌、混沌,等神兽。

曾在仙界他也见过十有八九。

这些神话刚好证明这些强大的物种曾经也在地球上出现过,并非文人撰记而来。

那么曾经的上古时代会不会是个高度发达的修真时代呢?

后来因为某种原因灵气枯竭而没落了,而一些大能通过逆天手段穿越时空,飞升到另一个高级面位,比如仙界。

而仙界会不会就是一个面位,一方大宇中适合修行天宇的统称?

就像现代人常说的,人类在这茫茫宇宙中绝不会是孤独的,也许在亿万光年之外,也有人泛舟笙箫、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悲愤世道,轻叹岁月催红颜,遥望星空醉孤独!

又或在无尽星空的另一头,龙飞凤舞呈祥、仙光彩翼普渡、璀璨银河落九天、祥云连连、众生跪拜!

用现代科技来说,一切物质的本质都是波粒二象性。包括人亦是如此,因此有人提出我们身处在一个虚拟世界之中。

佛、道两教也有类似的理念。

那就是貌似对立、实则统一的“空”与“色”。

佛教认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大千世界(色)其实是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空”。就像一个矛盾体。

道家教义中的阴和阳、无和有、道和物等对立的词汇,实则也是相同的意思。

想到这,不得不再说一下维度与面位。

比如现如今科学所提到的暗物质,它可能是宇宙物质的主要成分,在宇宙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但我们却无法观测到它的存在。

又回到“波粒二象性”这个问题上,如果黑暗物质也体现出波粒二象性,那么可不可以这样解释,我们所处的空间其实充满了“波”,不同的波长代表一个频道,在一个频道中“波”以“粒”方式呈现出一方宇宙。

比如我们现如今所处的这片宇宙其实,就是一段相同“波”段内,以“粒”为形态而出现。

最新小说: 種之書 影帝的综艺BUG男友 溺爱成瘾(作者:池鱼竹) [海乙]笼中鸟 门外汉(同人) 恶役千金居然是伪娘! [综漫] 变成一个呱蛙子 慢热 咒术师不需要辅助 病娇向乙女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