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明烛舍不得他,更不愿放他走。
“先生真的没有什么想跟我说的了吗?”段明烛眸中流露出些许怨念,压低了声音。“手还有些疼……”
一听这话,沈扶顿时想起了三日前之事。他轻轻牵起段明烛的手,看了一眼,掌心处的红肿已经消退,但是指间却还有几处微微肿胀着。他心下不由一阵自责,确实是下手有些过于重了。
段明烛看着他眸中担忧的神色,若是放在从前,他不舍让他这样担忧,可是他马上就要走了,这点关怀,或许以后也再也得不到了……
“往后,臣不能再在陛下身边了。还望陛下定要珍重龙体。”沈扶嘱托道。“若有不决之事,多与向阁老、游阁老商议,还有游大人、楚大人、长公主殿下也可为陛下出谋划策。”
段明烛依旧怏怏不乐:“我记下了。”
该交代的,都交代完了,纵然心头还有万分不舍,沈扶也不得不放下心来。他后退一步,敛衽而跪,俯身叩地,行了一个君臣大礼。
“臣沈扶,拜别陛下,望吾皇珍重。”
段明烛看着他,眼眶里又泛了红,低声问道:“先生……真的不能留下来吗?”
沈扶忍痛不语,连看都没敢看他。
段明烛最终还是弯腰将人扶起,强行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你走吧。”段明烛带着颤音说。“不耽搁你了,否则晚上就到不了驿站了。”
“……臣遵旨。”
段明烛最终长叹一声,敛了敛神情,缓缓道:“先生,你让朕……生别离,朕会恨你的。”
“……”
沈扶张了张口,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比死别离还痛苦的,或许就是生别离。而这份痛苦,是他沈扶留给他的。
沈扶没有再说话。他强忍着肝肠寸断,缓缓再行一礼,转身上了马车。
马车辘辘行远,段明烛始终站在那里,看着马车走远。直到雪慢慢地越下越大,彻底模糊了他的视线。
--------------------
大概要短暂分开一段时间,但是别着急!会重逢的!如果不分开,沈先生可能永远意识不到他的身边不能没有小段……
等重逢后,两人的感情线会有一个突飞猛进,具体不剧透了,总是一定很甜!
另外521快乐!有看到有宝子问520为什么不发糖,作者表示十分心虚并不敢回答QAQ
第93章 雨霖铃(一)
三年后。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间,凤京府又过了三个春秋,如今已是昭宁五年。
三年前,翰林院掌院学士沈扶离开京城,前往地方任职。然而,天子近臣突然被下放地方,究竟是何原因,无人知晓。众人不敢猜测,也不敢讨论。
早朝上,观高位上的那位陛下,仿佛还是与从前一般无二,并没有因为沈学士的离开而发生什么变化。楚酌微微抬眸,只有他能发现,陛下变得话少了,性情更加深沉,处理政务也变得愈发老练。
人言,有其师必有其徒,陛下的身上,竟然渐渐有了昔日沈学士之风。楚酌心想。
就连得知靠近东南沿岸的韶州府出现海盗的时候,他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动容,只是下了个旨意,给了韶州府驻军一个期限,命其歼除海盗。
然而一个月过后,消息传至京城,海盗不仅没有抓住,韶州府驻军还沦陷了大半。似乎传出韶州府同知陈嘉洲与海盗暗通取款的消息,方才让海盗如此肆虐。如今,陈嘉洲已经下狱,案件仍在审理当中。
韶州知府赶忙上了请罪折子,又上疏称,能否请朝廷派兵来镇压。
今日的早朝又谈起此事,内阁的决议是,陈嘉洲押送京城候审;另外再派一名擅长抓捕贼寇的钦差前去坐镇指挥。
但是派谁前往,却没有商议出结果。
午后,段云岫进宫了一趟,恰好段明烛午睡刚醒来,正在看折子。
瞧见有人前来,段明烛便吩咐韩卓上了茶。
段云岫进了御书房,在一侧的座椅上落座,开门见山道:“我听闻,你要派人前去韶州府捉拿盗匪,到如今,人选尚未定下。”
段明烛放下朱笔,颔首:“你可是有推荐人选?”
段云岫饮了一口茶,说道:“我今日是来请战的。从前在岭南,那边的流民多落草为寇,我常年跟他们打交道,知道该如何整治。”
段明烛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韶州府那边的贼寇是海盗。岭南地处西南,韶州位于东南沿海,两地的贼寇习性,只怕也是有所差异,并不能一概而论。”
段云岫挑了挑眉,看向他:“抓个贼而已,你信不过我?”
“你也知道只是抓个贼而已,何必让你这个五军都督府的堂官亲自跑一趟?”段明烛面不改色。 ', ' ')